故都消夏闲记

2020-09-10 07:22张向天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消夏什刹海中南海

张向天

清闲的故都在夏天更显出她身姿的轻寂,虽然是遍城蝉声,哑哑鸦啼,但是仍然没有破坏了清寂故城的静寂沉默。笔者在北平住遍城内、厢外、东城、西城等地方,总觉得故都确有一种不可形容的闲雅宜人处。譬如说住在西城,有积水潭、后海等去处,什刹海尤其著称;住在东城,离中山公园、中南海等处又近;住城外有西山、香山、圆明园可玩,这些都是故都平民的消夏盛地,不过只有西山和香山算是专为另外一种人士所特有的罢了。

如果分开来说,只论故都的平民在炎夏时日所欣喜忘暑的地方,也就是以上所举的地方。什刹海、积水潭、后海等地都在西城,游人众多的时期是六月中旬至九月初,每日中午以后,以上各地就渐渐满了歇夏避暑的平民游客。什刹海是单单在众水环夹的一块土上,占据了一个狭上面积,上面搭好了席棚,满布着吃食摊、茶馆、说书唱戏等玩乐场。下午两三点,游人渐多,你拥我挤,顿成繁荣世界。四围是水、是柳,水上铺着荷叶,伸出荷花,晚风送过来,游人在拥挤中也就记忆了炎暑。常有一家老小结队出游,坐茶馆,听大姑娘说书,跑跑停停,吃碗八宝莲子粥,又嚼着新出水的白藕,也倒有趣。

什刹海虽然是故都平民的消夏盛地,但从另一方面看,那确又像是一个夏天晚集,商人小贩均占一席地方,摆上红绿线袜、女人用品等。更有摔跤、吞剑、打跟斗的卖力气的江湖艺人,冒着暑天在众人面前做出向人乞钱的把戏。游客们有了这些消心歇念的玩意,便特别舒心地稳坐在木凳上,一面摇着蕉扇,一面掷出“大枚”来报答所欣赏的才艺。

至于积水潭则完全是清幽雅静之地,若不是所谓诗人骚客之流,真少有人有那样的耐心,闲静地高坐在积石之上静观麦浪、柳摇、鱼游。原来积水潭是清西太后时候的玩乐池,潭上还有乾隆御笔题字的一所庙,庙在潭上,是石土积垒成的一所小山,层石为级,有大松古柳作蔽障。山下是水潭,有马足似的形状,水与故都的北海、什刹海、后海等相连。水作浅绿色,水中多是麦稻、荷、菱之属,水边尽是芦苇、垂柳。在山石上坐下,下望全水潭、绿稻、荷叶、苇草、垂柳形成了一年奇雅的清凉胜境。远望去像有雾、有烟,野鸟在苇丛里吱喳,装点清趣。

坐在这里的人们,如果没有什么世外之思、脱尘之想就真不能耐得住在这里閑守。这里既没有玩乐场,更没有食物摊,穿红挂绿的俗人怎又当得起。

此外的如北海公园、中山公园、中南海公园等到底不能算是平民的消夏地,因为那二十枚的门票限制,许多检食省用的住户小家是被隔在外面了。

以上不过就故都的平民住户而言,假使家属稍微有些“子儿”,也就不去什刹海或积水潭,他们的去处是城内中南海游泳池和城外的香山、西山。

故都所有的人的消夏方法都与外地不同,在唱戏上有“京派”“海派”之分,在消夏的事上恐怕也是有如此的分别。通常,故都中下之家,在夏天的后半天歇了工务,在家里脱了衣褂,或者赤脚、赤膊,拿了一柄蕉叶扇,横卧在一张放在庭前荫下的凉竹奇上,或者口里还呷着热香片、龙井之类的茶,无思无虑地过了一个下午,直到凉风吹来的晚夜才返室入睡。这也是一种消夏方法。

稍微再讲究些的,不过全家老小守在庭院荫下闲卧之余,有懂得会玩无线电的便开了无线电,听一听什么西单商场大面包的对口相声,或是荀慧生的戏罢了。再好的才是全家老小雇了几辆洋车,拉向公园或什刹海、后海等地去寻乐,消磨半个下午。以前所论的什刹海或积水潭等地,虽然说是故都平民的消夏地,算起来说已经不是很“平民”的了。

看看那些守坐木凳子上的男人、妇女,呆呆地摇着蕉叶扇子,已经不知是凉是热了,一双眼睛完全贯注在江湖艺人的动作上,这岂是消夏?当江湖艺人向观众打拱、打躬地要钱时,只听着那些江湖艺人的乞钱声:“一站一立地太太老爷们!帮个钱缘!好财买脸的老爷们!”于是观众掷下钱去。其实故都人士并没有什么意思,或什么拿定的主意去消夏,说起来又不能不归之于“北京人”的“讲谱”了。他们都是“好财买脸”的人们,当在说书场上掷下“一大枚”的时候,江湖艺人却高声地报着“赏二百!”旁边多人便应一声:“谢——。”故都人士的消夏,大多是在与此类似的地方,既或在北海公园里坐在“漪澜堂”前的茶桌上,呷着“香片”,看着有钱之士,在北海里划着每一个钟头八角资的小船,心中羡煞、妒煞,这又岂是消夏?

香山与西山自然是故都消夏的“最胜”之“胜”地了,如果较起什么刹海,那真有天上人间之别。那些乘了汽车兜风避暑消夏的贵人们,才真是故都的消夏者。他们有的是来自南方热地的,专以消夏为事的。

最值得记的是故都中南海游泳池里的消夏客。最不作美的是北平古都只有这一所公共游泳池。到了七月故都最炎热的时候,游泳池里常告客满。因为是男女分游,所以客满多是在男人游水的时间。不过女人游水的时候,客满的却是游泳池四周摆好欣赏游女的茶座。

这或许是京派海派之不同罢,中南海游泳池的四围满摆着藤椅、藤桌。茶役送水、送手巾与付钱道赏的喊声,常是比游泳池里的水声更高,不知道的人一定是以为游泳池是某一所茶馆的附庸买卖。那些水中消夏客们呢,一面游水,又不时地穿着游泳的衣服跑上来,坐在自己的茶座上呷上几杯热茶,茶喝得够数了,再跳下水去玩一玩。所以称这些游客为故都的真正消夏客者,乃是因为这些游客不会游水的居多。常是在七月间天气最热的下午,在游泳池最浅的地方,游客都是到了只许站着不能卧泳的拥挤程度。他们就是站着也甘心,因为他们确实不会游,也不想游,密密地排立着确实尽了消夏的目的。

故都夏天的炎热是随着蝉声而起衰的。在夏初,故都遍街厢、各处的树上都可有“知了”的鸣声,七月最盛,天气也顶热。直到初秋,这些蝉声显得有些精疲力竭了,那也就是秋天来临了。当七月天气最热的时节,故都的孩子们专是用胶之类,放在竹竿的一端上,用以粘取蝉。他们也常是在树权处捉取蝉蛹,唱着一种儿歌。就是捉取一种叫水牛的,也是如此。他们常唱的一只儿歌:

到底是北平的住户,夏天多吃烧羊头,他们的儿歌也是因此。

另外故都有一种鸟,它是随着夏天来的,有时在春季中末也有,有人叫它杜鹃或鹧鸪,但是真名还没有人说定。它的鸣声是“咕咕咕咕”四个音奏,两个音段。故都的孩子将它的鸣声译为“光混好苦”四个字,仔细听起来,真是一般无二。它的鸣声在清晨最多,午间为次。它常是绕住一个树林区,故都的什刹海及后海此鸟最多。夏去,鸟也不见。

故都的夏天确有另一种味道,尤其住在故都胡同里的,午间天气顶热的时候,仍有肩商小贩吆喝着走人胡同。专卖儿童冷食的货摊敲着代表卖冷食、汽水、梨桃的铁器,发出一种清冷的响声。在黄昏里,有发胡苍苍的老者守着柳树,为群儿讲述故事,以及“八国联军进北京”的史事,触动了故都里幼小者的心弦。终日拉车的“双足马”也卸了轭似的,坐在道旁石头上呷茶。一直到萤火乱飞的黄昏过去,凉夜来临,家家掩门睡去,胡同里还可听见夜行人疾走的足音,飘绕着“我好比——”的颤巍巍的一声京戏。柝声响两遍之后,夏夜却已经是秋夜似的萧杀了。

猜你喜欢
消夏什刹海中南海
风雨闲
竹笏消夏
名画中的故事
习近平
消夏
什刹海冰场的味道变了
我们得为属地留下些什么
最美什刹海
中南海:曾是寻常百姓家
中南海:曾是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