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培蕾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都是采用讲授的方法来进行教学的,导致学生无法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教学的效果也不理想。笔者认为,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适时地追问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做呢?下面,笔者就详细谈谈。
一、明确教学重点,适时追问
在语文课堂上,我们最不想看到的就是教师在自说自话,学生则安静地听讲。从表面上看,教学活动好像在顺利进行,实际上,学生到底有没有在认真思考,教师无法知道。这样的课堂可以说是毫无生机可言的。所以,笔者建议教师要明确教学的重点,通过追问的方式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通过追问,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解《肖邦故园》一文时,教师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探究肖邦故园与肖邦音乐之间的联系。文章的题目是“肖邦故园”,那么作者在文中必定会详细描写肖邦的故园。我们可以让学生阅读文章,从中寻找出描写肖邦故园的片段,并且在这些片段中提炼出比较有代表性的词语。这个小任务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通过阅读课文,学生提炼出了“简朴”“清寒”“简陋”等词语。这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作者在文中写道:‘这瘠薄的土地,这平原小道和麦草覆盖的屋顶,跟肖邦音乐所赐予我们的无限财富和充分享受有何共通之处呢?但是,只要我们进一步观察,就不难发现,事情并不那么简单。’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学生经过思考可以得出:“这句话很好地引出了下文,让读者对肖邦的故居更加好奇,想迫不及待地了解肖邦故居与他的音乐有何共同之处。”然后,教师就可以适时追问:“那么,肖邦的故居与他的音乐到底有何共通之处呢?”通过阅读和思考,他们就可以得知:“其实肖邦的故居恰好体现了肖邦音乐的特色,‘这四季景色里包含的美,是何等的朴素、淡雅,然而,又是何等的持久、深沉’,所以才滋养出了这样的音乐。这故园的景色和肖邦的音乐有着共同的色调。”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看似提出了不同的问题,实际上每一个问题都是对前一个问题的拓展,使学生可以深入探究。
二、抓住文本中的细节,适度追问
在听讲的过程中,一些学生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因为教师讲课的节奏是非常快的,而课本上的知识点又是零碎的,他们根本找不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连接点,思路很容易被打乱,这时他们就容易走神。所以,笔者建议教师抓住文本中的细节,通过追问的方式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让他们更好地跟上教师教學的步伐。
例如,在讲解《发现》这首诗时,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个问题:“这首现代诗的题目是‘发现’,那么作者发现了什么?”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学生很快就能找到答案:“‘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作者回国之后便发现‘眼前这个残破的祖国不是我的中华’。”很明显,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只能理解诗歌的表层义。此时,我们可以追问:“那么,作者是借助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写自己的‘发现’的?”学生通过讨论得出以下答案:
1.诗中接连用了三组“我来了”,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日夜思念的美丽祖国如今竟是满目疮痍;回国后得到的却是“一场空喜”。
2.诗人直抒胸臆,“我来了,我喊一声,进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一反常规,单刀直入,用悲痛的惊呼展现了自己忧愤、失望的心情。
3.诗人采用了浪漫奇幻的想象,写出了“我”在梦中见到的场景,如“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4.诗歌中设置了悬念,诗人问天擂地寻找如花的祖国,可是“总问不出消息”,竞至“呕出一颗心来”。此时,他才发现:原来祖国深藏“在我心里”。诗歌的最后一句揭示了悬念,这才是诗人真正的“发现”。
在探讨的过程中,学生其实已经找到了前一个问题的答案,明白了教师的用意。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追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和探究,进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市立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