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方法

2020-09-10 07:22:44王雷雷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2020年9期
关键词:苏洵粽子语文课堂

王雷雷

提问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一味地为学生灌输教材中的知识,让课堂提问流于形式,而应该科学地、有效地提问,让教学活动可以顺利开展。对此,本文就以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劝学》为例,介绍有效提问的方法。

一、把握时机,适时提问

问题只有在适当的时间和场合提出,才能发挥积极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语文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心理状态和思维活跃度,把握时机,适时提问。

在讲解《劝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导入新课:“知识就是力量,这是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的名言。知识对人类社會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那么,大家知道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什么吗?没错,就是学习。学习应该是一个自觉的过程,著名的教育学家荀子就在《劝学》这篇文章中着重点明了学习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荀子的《劝学》。”之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文章,然后适时提出问题:“标题中的‘劝’字是什么意思?在文章中起了什么作用?”这个时候,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回答问题。经过思考,学生发现“劝”字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所以,这里的“劝”是劝诫、劝勉的意思。教师在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进行提问,就能让他们大胆思考,为后续的教学作铺垫。

二、层层递进,注意问题的难度

通常来说,提问是为了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注意问题的难度,不能将问题设置得过难,也不能太简单,要体现问题的引导性和启发性,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解决问题,进而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

在讲解《劝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一讲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洵的故事:他小时候很贪玩,直到二十七岁才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从此开始发愤读书,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有一年端午节,苏洵从早晨起来就扎在书房里读书。他的妻子将一盘粽子和一碟白糖送进了书房。等到中午,夫人收拾盘碟时才发现粽子已经被苏洵吃完了,碟里的白糖却原封未动,而旁边的砚台上还有不少糯米粒。原来,苏洵只顾专心读书,误把砚台当成了糖碟。沾着墨水吃完了粽子却没发现,可见他在读书时有多么认真。正是凭着这种认真刻苦的精神,苏洵成为了文学大家。讲完这个故事,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苏洵到了27岁还要用功读书?如果想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我们在平时应该怎么做?年龄大的人还有没有学习新知识的必要?这三个问题层层推进,难度适中,正好对应了课文中的三个分论点。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自主思考,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有的学生深受启发,说道:“‘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说明优越的客观条件不是成功的唯一条件,只有坚持才能取得成功。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应该做到坚持不懈。”有的学生补充道:“‘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这说明除了坚持不懈,我们还应该专心致志,不能一心二用。”最后,教师可以总结:“我们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因为学习能开阔人的视野,学习能增长人的学识,学习能改善人的生活,学习能提高人的品位,学习能改变人的命运。”

综上所述,教师要注意以上两个方面,适时提问,并注意提问的难度,进一步优化语文教学,实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

(作者单位:安徽省临泉田家炳实验中学 )

猜你喜欢
苏洵粽子语文课堂
好吃的粽子
大灰狼画报(2022年6期)2022-08-06 07:39:36
苏洵发愤读书
快乐语文(2021年18期)2021-12-22 09:00:28
苏洵焚稿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54
论苏洵的史学成就
ПРАЗДНИК ДУАНЬУ И ЕГО ИСТОРИЯ
中国(俄文)(2019年6期)2019-07-05 07:02:58
端午节,粽子香
娃娃画报(2018年6期)2018-08-15 13:03:20
苏老泉大器晚成
端午节吃粽子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