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丽娜尔·卡尔甫江
摘要:近年来,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起来,这为新媒体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互联网的互联互通,新媒体技术应用得越来越广泛,各种形式的媒介资源也不断出现。电视编辑指的是选择、分析以及重新组合所收集到的信息,随后再以电视媒介的方式向人们呈现。技术的发展不仅推动了新媒体的出现,同时也提高了观众的鉴赏要求,对电视新闻画面的要求变得更为苛刻,新闻行业的竞争压力逐步增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对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进行创新以满足观众的观赏需要是当前新闻编辑业必须予以认真的第一问题。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创新;思考思路
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日渐成熟,为新媒体技术的出现提供了重要帮助,新媒体就像雨后的春笋一般,逐步占据了广播电视新闻的主要阵地,网络媒体的实时性、便利性对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产生了巨大冲击。亦然,网络媒体的冲击同时也对广大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具有两面性的,网络媒体在冲击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同时也为其发展与创新提供了契机,在网络媒体或新媒体的打压下,广播电视新闻唯有创新以求发展,这是该行业革新的重要力量和源泉。当然,从现有的实践情况来看,在新媒体或网络媒体给予的巨大压力下,虽然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界也认为应予以创新以求得生存与发展,但对于具体如何创新仍存在诸多疑问,这也是本文予以分析的要点。
一、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应当坚持的重要原则
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主要责任就是展现社会事件的发生经过,根据事情的真实经过展开相关内容,以此来确保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以及准确性,因而新闻工作者在报道新闻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真真正正地报道社会中发生的事情。要想做到真实这一点,广大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就必须从真实的社会实践中选取材料,杜绝捏造虚假新闻,不能对真实发生的事件加以主观臆断,要有理有据地加以展开和论述,让新闻报道能够准确无误地反映事情的真实情况或者当事人的真实情。时效性的保障要求新闻工作者在事件发生后的最短时间内加以报道,让新闻启发人们思考事件背后的社会意义。
二、当前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问题与不足
显然,新媒体或网络媒体的冲击是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创新的重要缘由,但更为重要的因素可以认为是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自身的不足,这也是阻碍该行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当前电视新闻内容单一化、广播电视新闻与观众互动较少、节目内容过时、电视新闻的完整性较弱等问题非常凸显,亟待研究和解决。
(一)电视新闻内容单一化
从政治宣传角度而言,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存在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必须着重播报关于社会民生的相关新闻。随着新媒体和网络媒体的极速发展,传统的观众的角色也开始发生变化,从以往的新闻接受者开始向新闻发布者转变,每个人不仅可以接受到每天的广播电视新闻,还可以就自己的所见所识发布新闻,新闻的类型也逐渐变得多样化,更能够满足广大观众的现实需要。然而,从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来看,新闻的类型长期未能得以创新,新闻内容异常单一化,电视新闻的吸引力大幅下降。另外,再加上广播电视新闻为官方媒体,播音员的言辞一般都较为谨慎、严谨,这使得观众听起来非常枯燥,无法充分地吸引观众的兴趣。
(二)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忽视与观众的互动
新媒体和网络媒体不仅为观众提供了新闻接收的功能,更为他们提供了新闻发布的功能,观众们在利用新媒体获取自己感兴趣的相关新闻信息时,还可以将自己对新闻的看法与意见给予实时发表,在评论区展示自己的见解,这样一来,新闻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就更为紧密,两者的交互性更强,新闻的自身价值也更能够得以体现于现实社会之中。但是,从广播电视新闻来看,观众只是被动的接受者,无法对新闻作出自己的评论,两者的互动非常少,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打击了观众观看新闻的积极性与兴趣,同时也阻碍了新闻影响力的拓展。
(三)电视新闻节目内容过时
从新闻本身的特点与价值看,它最重要的特性就是时效性与真实性,新闻的责任、义务与目的就是让观众在第一时间内了解相关事件的发生。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也必须在繁多的新闻材料中选出最有价值、最具吸引力的材料并进行相应的编辑和组合,提高新闻的吸引力,帮助观众更为真实、更为直观地发现社会上所发生的各种事件。但是,近年来,电视新闻的重复报道、内容冗长无味等问题也更为明显,电视新闻的时效性大打折扣,这也打击了广大观众对电视新闻的信赖。
(四)新闻创新意识较弱,模仿性较强
目前,广播电视新闻行业的抄袭问题十分严重,虽然社会中发生的各类事件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完全满足众多新闻节目的要求,但这并不能成为新闻“不端”的原因。当一个新闻节目取得非常显著的社会效果时,其他电视新闻节目就纷纷模仿,这其实是当前广播电视新闻界自身意识不足所导致的,新闻创新意识较弱的问题导致有些电视新闻节目只能通过模仿热门新闻节目来获得人气和热度,但是,时间一长,观众就会失去新鲜感,丧失对该种类节目的兴趣,可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不仅如此,现在电视新闻工作者的创新意识也十分薄弱,只知道抄袭改编、盲目跟風,这样便很难得到观众的喜爱与欢迎。因而,如果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想要吸引更多的观众,就必须彻底改变以往的编辑意识与观念,注重创新并将其运用到工作之中。
三、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创新的思路分析
任何问题的出现都不是一方面的,必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想要彻底的解决问题,就必须深入分析问题背后隐藏的各种原因,从原因入手,对症下药,以求得问题的根本性解决。
(一)重点培养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的创新意识
在科学技术推动新媒体或网络媒体出现的当今社会,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首先离不开创新意识的培养,不仅要在整个广播电视新闻界形成浓厚的创新意识,更要培养起广大工作者的创新素养,因为工作者是新闻编辑的主要行动者,工作者的创新意识决定了整个行业的创新意识的高低。各大电视台必须高度重视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培养,进一步地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以期逐步地提高其工作能力和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保障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质量。创新意识的培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培养工作人员的问题意识与质疑能力,定期总结既有经验,在反思的同时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继而不断地优化现有工作;第二,定期组织培训或专家讲座等活动,提高工作者对于新闻素材的整理和累积能力,同时也可以组织同行业的相互交流,借鉴同行的先进经验,取长补短,从而达到培养创新意识的目的;第三,广大新闻编辑工作者也应该与时俱进,学习相应的互联网技术、网络编辑技术,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来提高新闻的质量与水准。
(二)倡导“个性化”编辑,增强新闻节目时效性
不同的广播电视台有不同的风格与特征,不能盲目模仿,一蹴而就。在落实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时候,要重视不同节目间的编排风格与播出时间,例如,财经类节目多为早间、中午播放,时政类节目多为晚间播放,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多为下午播放。从此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的新闻节目的播放时间是截然不同的,从播放时间段的不同也可以看出观众对于新闻节目的需要也是各不相同的,新闻编辑工作中有着强烈的“个性化”需要,因而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必须在新闻材料收集、编辑以及播放中融入“个性化”的特征,收集最新最近的新闻材料并加以整合,提高新闻节目的多元性与时效性,新闻信息播放与吸引观众并举,因而只有确保节目能够吸引观众才能够确保节目的收视率与吸引力。广大观众对趣味十足、特色鲜明的新鲜事物的兴趣更加浓烈,所以广播电视新闻工作也必须朝这一方向转变,尽力拓展发展路径,提高新闻节目的样态和形式,增强新闻节目的“个性化”特征的同时增强新闻的时效性,满足既定的观众的需要,给予观众不同的观看体验。
(三)拓展互动渠道,丰富新闻内容
在创新的大背景之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必须改变陈旧的节目策划形式,丰富新闻节目的内容与类型,并通过各种渠道增强与观众的互动。网络愈加发达的今天,有些人不怀好意,别有用心,肆意捏造并传播虚假信息,扭曲新闻广播的观点,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极大地打击了广播电视新闻的“公信力”。新闻报道通过图片、文字、视频以及声音的组合向观众展现社会所发生的各项具体的事件,因此,电视新闻工作者应当抓住重点,明确中心,创新新闻编辑的方式,通过加入新兴技术收集更为丰富广泛的材料,兼具国内事件与国外事件来丰富新闻内容。此外,广播电视还可以通过在线电话、微博、自媒体等方式建立自己的官方平台,让观众可以在这些平台中发表对某个新闻的见解与看法,以此来增强与观众的互动,激发观众对于新闻观看的积极性,促进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与转型。
结束语
总之,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必须进行创新,唯有通过创新才能够切实地吸引观众,增加节目的人气与热度,让新闻的影响力变得更加深远。当然,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张亚娟.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创新意识的培养探讨[J].传播力研究,2019,3(16):119.
[2]徐晓丹.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编辑工作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才智,2019(15):231.
[3]田翠平.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创新探究[J].电视技术,2019,43(09):29-31+39.
[4]徐纪枫.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创新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19(02):102-104.
[5]徐艳.融媒体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与民族地区特色文化创新探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9(03):155-156.
[6]孙静.新媒体下电视台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与编辑能力提升[J].传媒论坛,2018,1(08):53+56.
[7]朱健华.试论新时期电视新闻编辑应具备的素質与提升策略[J].西部广播电视,2018(07):138-139.
[8]刘倩.浅谈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如何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J].新闻研究导刊,2017,8(23):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