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石门问归期

2020-09-10 07:22蔡晓鸿
初中生学习指导·提升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清溪茅屋王昌龄

蔡晓鸿

常建与王昌龄是同科进士及第好友。常建做了一段时间的县尉,便辞官归去,途经王昌龄入仕前隐居的石门山,便在那里歇了一晚。睹物思人,他不由得感触良多。常建看见了什么?生发了怎样的情感?阅读下文,你会找到答案。

■诗歌先读

宿王昌龄隐居

[唐]常  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①苔纹。

余亦谢时②去,西山鸾鹤群③。

注释:①药院:种植着芍药的院落。滋:生长着。②谢时:辞去世俗之累。③鸾鹤:古代常指仙人的禽鸟。群:与……为伍。

■诗意放送

清溪蜿蜒,流入石门山深处,一眼望不到尽头。少伯(王昌龄,字少伯)曾经隐居之处,正在这石门山上。远远望去,山上飘着一片白云。云朵徘徊于西山之上,似不愿离去。少伯早年清贫,当年,同样孤单的白云陪伴着这位孤寂的寒士,正有“相看两不厌”的意趣。

攀上石门山,寻得故人栖隐处,不过是一间孤零零的茅屋而已。但屋前植松,墙边种花,院里栽芍药,环境清幽,加之天色已晚,何不在此小住一晚呢?

夜宿茅屋,举头望见明月从松树梢头渐渐升起,透过枝叶间的缝隙,洒下点点清辉。待到明月悬空,那清辉便散入院落,照着不眠的我。如此多情的月色,想必是不知道主人已经离去了吧!

良辰美景,深夜难眠,不如到月下漫步。茅屋四周一片寂静,芍药长得旺盛,山风拂来,淡淡的清香沁入心脾,让人生出超凡脱俗之感。因为长久没有人到来,路面布满了青苔。青苔染绿了小径,芍药装点了庭院。身在远方的少伯,你是否会思念它们呢?

世俗多杂务,隐逸得清闲。清溪、石门山以不变的清幽眷恋着少伯,而远在武昌的鄂渚、西山又何尝不在眷恋着漂泊他乡的我呢?如今,我已决意远离纷繁的俗世,回到西山隐居。那里同样有松梅菊兰装点我的居室,那里同样有明月白云与我相伴。传说西山多有鸞凤白鹤,这些高洁的鸟儿,渴了就喝木兰的坠露,饿了就吃秋菊的落英,我将和它们一起徜徉于西山的芳林与溪谷,这是何等的惬意!

少伯啊,宦海少平安,仕途多风尘,何日才是你的归期?

清溪依旧在流淌,芍药依旧在飘香,石门山依旧在翘盼。少伯,归去来兮!

猜你喜欢
清溪茅屋王昌龄
天堂是所茅屋
茅屋
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偶拾
驰骋边疆的王昌龄
接连被贬的“九品”芝麻官
喜清厌浊 清高脱俗
清溪河
初上金马仑开始吟诗消遣
爱国情怀永流传
出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