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秀丽
如今的中考题在保证考查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更突出题目情境创设的新颖性,试题常常将教材中的知识巧妙地融入到某个具体的情境中,考查同学们的分析能力、信息提取和处理能力。
下面这道题以智能手机解锁图形为情景,将金属、碳及其氧化物、酸、碱、盐的性质用途的考查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例(2019·湖北·孝感)小倩同学将妈妈的智能手机屏幕解锁图形设置为如图1所示,圆圈内每个数字分别代表初中化学常见的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条件省略)其中1为碳粉,7可用于工业上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等,1、2、3、5、7分别为不同类别的物质。请完成下列问题:
(1)7代表的物质化学式为 ;
(2)1和2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3)5和7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
(任写一个);
(4)小茹认为小倩设置的解锁图形太简单,重新设置了如图2所示的解锁图。若8为氯化钡,则6代表的物质类别为 (填字母)。
A. 单质或酸
B. 单质或氧化物或酸
C. 单质或氧化物或酸或碱
D. 单质或氧化物或酸或碱或盐
解析:(1)根据题意对7的用途描述,可确定7为Na2CO3;(2)由1是碳粉,1、2、3、5、7所属物质类别不同,结合碳的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知2可能是CO2或CuO(也可能是其他金属氧化物)之一,所以1、2之间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3)符合要求的连线物质可依次推断为:C—CuO—HCl—Ca(OH)2—Na2CO3或C—CO2—Ca(OH)2—HCl—Na2CO3,由此可知5与7发生的反应可能有两种;(4)与物质8氯化钡反应的9可以为硫酸、可溶性硫酸盐、可溶性碳酸盐、硝酸银,根据酸、盐的化学性质,与9反应的6可以为单质、金屬氧化物、酸、碱、盐。
此题属于推断题的一种,情境虽新,但其实是对已学物质性质的考查,答对本题的前提和关键都是对金属、碳及其氧化物、酸、碱、盐化学性质的熟练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