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立群
有仪式感的生活会不一样吗?法国童话故事《小王子》中狐狸对小王子说:“你每天最好在相同的时间来。比如说,你下午四点钟来,那么从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我就会发现幸福的代价。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准备好我的心情,我们需要仪式。”
“仪式是什么?”小王子问道。
“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狐狸回答道。
可见,仪式感是对生活的尊重,让我们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独特,充满热忱地去面对生活。
那么在环绕生活各处的消费金融场景中,某一种消费金融与其他消费金融不同,某一种支付与其他支付不同,它们也让我们对生活中的消费有了不一样的期待,这样的期待其实是渗透在每一处细小的微观改变中,而微观的不同正是科技加持下创新的体现。
宏观的金融与科技的微观切入
重视金融服务的科技微观模块化。你听过“无科技不金融”吗?是的,随着“金融服务无处不在”的银行4.0时代到来,金融科技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金融行业参与者在给业务和产品加载科技属性的同时,还将科技属性放到了中台能力建设上。一方面通过各种科技手段的加持,有助于打破金融机构前台与后台效率不对等的情况,加快整个组织的敏捷反应。另一方面,创新科技手段必然能够快速响应用户需求变化,加速金融机构模块化能力的打造。而模块作为组织架构中的微观存在,不容小觑。
科技的硬实力需要微观植入精细化服务中。用户,是一切产品业务的出发点。银行或支付机构应该重构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业务体系。如何真正从用户需求出发,提供极致的用户体验和服务,也是各金融机构比拼的重点。当我们登录金融类App时,面对人脸识别、智能投顾、信用就医、无感支付等科技应用见怪不怪时,就说明科技已经“润物细无声”地切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甚至会因为想要让镜头中的自己更好看些而装扮一番,仪式感就这么出现了。所以说,“魔鬼”在于细节,科技与金融服务的融合需要根植于服务细节,让用户有体验的仪式感。
微观场景加速金融平台开放融合生态化。开放融合的智慧生态体系建设是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战略方向,其基础是科技加载下的创新技术发展。无论是通过开放平台API和金融生态云形成行业生态合作,还是对外构建To G、B、C 端以开放共享的理念对外赋能,或者是零售、对公等生态化经营的新业态发展思路,都离不开生活各处的微场景与产业的联合。中国银联搭建的“云闪付·金融+”消费券共享平台,就是为产业链提供开放式的消费券聚合、分发、撮合及增值服务。合作机构不仅可以通过“云闪付”App完成全流程发券操作,也可通过自有App派券在“云闪付”中进行核销。平台在帮助提升合作机构运营效率与品牌影响力的同时,有效地联动了产业上下游,充分发挥“1+1>2”的叠加作用,并为产业各方数字化转型推波助澜。因此,只有融合到用户所在的场景中,才有可能打出数字化转型的好牌,构建起生态化的金融开放平台。
仪式感在上微观思考向下延伸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据 CB Insights (中国)统计,2013 年以来,中国金融科技营收规模不断上升,2018年和2019年,中国金融科技营收金额规模分别为9699亿元和14365亿元,预计2020年将上升到近2万亿元。从规模来看,中国金融科技产业在产业链上下游参与方的共同推进下已居全球领先地位。这是仪式感之上的成绩。
而在仪式感之下我们需要明白的是,科技一方面推动金融转型发展,另一方面也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科技需要合规于金融业务需求。监管层对新技术敏锐,对科技创新支持。正是由于中国人民银行长期关注并支持相关科技的发展,无论在金融基础设施的发展,还是金融科技的应用,或者在金融产品的创新上,都带领产业各方在服务實体经济的宗旨中摸索前行。作为突破自身传统定位,向科技公司、数据公司转型中前进的银联,无论是分别入选北京、上海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的“手机POS创新应用”“基于区块链的金融与政务数据融合产品”项目,还是率先建成的银行业首批“黄牛党名单库”以及自动化对“黄牛”的侦测和拦截系统,都是金融科技属性的创新而并非颠覆。
金融科技要有金融本质属性。科技并未改变金融的功能属性和风险属性,还可能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和风险挑战。比如,机构、账户、数据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关联性不断增强,金融与科技边界日益模糊,可能导致责任认定不清的问题;金融活动突发性与跨界性,会让金融产品跨行业、跨市场特征日益突出……而上述可能,则会给监管层和现有的监管模式带来新的挑战。
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不断深化,对于金融与科技的关系,一方面,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科技带给我们的仪式感,另一方面,我们不能否认科技虽然对金融效率有不可忽视的提升作用,但也不能将科技的创新夸大为科技的颠覆,常保敬畏之心,脚踏实地地以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之势为主线,践行普惠金融、“支付为民”之心。
毕竟,为者常成,行者常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