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瑞芸
【摘 要】创新是推动人类科技以及文化进步的动力,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社会的长远发展都有着深远影响。而小学语文是一门能够充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创新教学方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挖掘学生创造的潜能,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夯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学生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7.127
长期以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直是教学目标中的重点,得到了很多教师和家长的关注。创新能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前进的不竭动力,更是提升综合国力的关键所在。小学阶段作为帮助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的时期,需要小学教师在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注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是一门知识量丰富、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学科,可以说是培养学生习惯和意识的苗床,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培养创新能力。而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也必须有创新意识,无论是教学方式还是课堂内容都要有所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敢于向传统说“不”,让课堂真正从学生出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古人曾言“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意思是周虽然是一个古老的邦国,但是它的使命却在于创新。这句话有着深刻的哲理,也代表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其内涵就是一个国家想要长久稳定的发展,就离不开创新。同样的,这句话也适用于个人的发展,一个人如果故步自封,则会停止进步,而不断地学习、体验新鲜事物,并且尝试去创新,则能够学会更多的技能,了解更为广阔的世界,为长期发展提供动力。语文教学也遵循这个道理,语文里蕴含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同时承接近代以来的新兴文化,因此,語文的教学需要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上有所突破,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输出创新型人才。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从兴趣入手,诱发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越早培养对学生来说就越有意义,学生在小学阶段对世界的认知还未成熟,容易先入为主,很多意识和习惯一旦形成将会伴随一生。而不同的小学生在接受新鲜事物以及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除了自身天赋的影响,还有一个决定性因素——兴趣。学生本身就有着探索外界的好奇心,教师和家长只需要正确进行引导,就可以让学生的好奇心转换为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帮助学生更加快速地吸纳学习要点,还能够产生各种奇思妙想,而这些想法就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它会引导学生去接触或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一件事物,进而让学生产生再创作以及创新的想法。
首先,可以利用创造教学情境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产生创新意识。传统的语文课堂没有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只是将课本上的知识直接搬移到学生的脑海中,造成很多教师和家长对语文学习产生了错误认知,认为语文是一门依靠背诵来进行学习的科目。事实上,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不仅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压抑学生的天性,还会让教师忽略学生潜在的天赋,无法启发学生去创造新的事物。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课本内容精心设计一些有趣的教学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以更加有趣的方式去讲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给学生埋下创新意识的种子。
其次,利用多媒体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科技的发展,不仅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还带来了信息传递方式的变革,传播知识不再局限于课本和黑板,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而现在的学生对科技的接受程度非常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图片、视频等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另外,在播放相关知识的过程中,还可以插入一些关于创新的热点新闻,一方面让学生开阔眼界,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创新的过程、创新带来的改变,增强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加深学习、自己创新实践的想法。
(二)贴近实际生活,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果说兴趣是培养创新能力的种子,那么生活就是让创新生根发芽的肥料。发明家和科学家创新一件事物的初衷,都是要改变或者解决生活中的一些不便。而语文是一个贴近生活的课程,很多语文知识皆来自生活。所以想要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在利用学生好奇心的同时从实际生活中出发。
首先,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创新能力不仅仅体现在创造一件新的事物,还体现在行为和思想上。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善用身边一些常见事物带来的感官体验,将其作为引子引入课堂教学中,利用巧设疑问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启发学生从其他方面、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打破单一的固定思想,创新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
其次,引导学生记录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任何创新举措的最终呈现效果,往往是基于多方面的考察,因此,观察在创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语文的学习需要不断积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督促学生养成写日记和随笔的习惯,让学生观察记录生活中的大小事,并用自己的方式去描写。一方面可以积累语文的学习素材,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发现平时忽略的一些现象。
(三)开展实践活动,制造创新的实践机会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创新大多是在无数次模拟以及测试中逐渐完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样需要大量的实践来夯实基础。教师可以组织创意类的课堂活动。小学生虽然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但自制力不足,往往不能专注做一件事。因此,教师可以组织话剧、朗诵、小组合作等活动,帮助学生提高专注力,同时,将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用创新的方式参与,增强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另外,还可以在写作教学中增加学生的锻炼机会,比如,给学生布置一个题目,让学生自己寻找角度完成写作,并鼓励学生从生活出发,提出新颖的观点进行写作。
三、结束语
近年来,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不再是专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加强学生的个性塑造,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意识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将学生的兴趣转化为动力,帮助学生提高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