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与无

2020-09-10 07:22郭丽
今古文创 2020年7期
关键词:本原道家老子

【摘要】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的道论是其思想的核心概念。“道”不可名状,没有实体,自然而然的滋生万物而不为其主,“道”以虚无用,主张“无为而无不为”。“道”有“有名”和“无名”的两种表现形态和存在形式,剔除欲望复归“无名之朴”是老子向往的状态。

【关键词】 道;无;无名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6-8264(2020)07-0033-02

一、老子“道”的思想

道家之“道”与现象界是有差别的。它是指自然流行的,没有感情、欲望、意志,不是人格神。它是天地万物即可名状、有形象的现象世界的本始、本体。现象世界的一切发源于道最终又返归于道。

(一)“道”的含义

“道”在中国哲学独有的一个重要范畴。“道”在《说文解字》中指“所行道也”本义指道路,《诗经》中“道”的含义开始与本义分离,用作比喻事物之理论。《尚书》中的“道”,掺入了好恶、正直、法则、理义等含义。《左传》《国语》中社会、伦理、自然方面逐渐融入“道”的含义。根据其自身的字形构造结合特有的内在含义,“道”从一个表示具体事物对象的名称上升为一个抽象的哲学范畴,老子的贡献则是在此基础上,把“道”上升为一个统摄宇宙和人生的最高本体概念。

“道”指自然。老子曰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道”即是事物的存在状态,也可说是万物自己自然而然地生存或存在的方式。“道”即是正确的方式方法。“道法自然”的“自然”不是“道”取法自然,道之法是其自己如此的意思,世界和事物之存在就是“自己如此”或“自己这样”的一种独立存在,自然而然的状态。符合“道”的万物能够做到自生、自化、自然。“道”即是“自然”,或者说道便是万物自己自然而然。

“道”不是实体之物。老子曰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之名曰大”(二十五章)“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二十一章)根据以上材料,人们通常将“道”理解为具有物质属性的东西,或者“为无限性之实体”①。认为“道”是实体之物,但是道家之“道”是描述事物存在自然而然无侍人为的状态。冯友兰说“自然只是形容万物无目的、无意识的程序,自然只是一个形容词,并不是另外一种东西”②。自然无为之道是对某种状态的描述或形容,由于这种状态对于生而言具有基础性意义,因此道家将这种状态视为事物生存或存在的本原,但此本原并不是事物存在的实体性本原,而是方式性本原,自然而然的事物本身才是实体性本原,而“道”是事物自身的,未经人为影响的,自然而然的状态。

(二)“道”与“无”

“道”以“无”为用。“道”以虚无为用,表示的方式是否定的负的方式。“道”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微妙且不容易被说明白,而“无”的性质、作用与“道”最相接近。老子曰:“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这里的“反”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指相互对立、关联;二十指返回于“道”。一切都在永不停歇的变化之中,看待事物要看到其两面。老子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十一章)无即是虚无。“道”的功用源于道之体的虚无、空灵、不盈,也就是无,因此有无限的,神妙莫测的功能作用。对于反面事物的观察,重视是老子思想的特点。

“道”指无为。无为,即无所作为,即无名、无知、无形、不争、处下、不有、守弱等。“道”普遍存在于现象界,在天地万物形成以后依然存在,循环不息。“道”生万物,生而不辞,功成不名,蕴养万物而不为其主,不做干预,任万物各遂其性,各按自己的性状自然而然地生存变化,无为而无不为。“道”的作用,只是万物自己的作用,故说“道常无为”。但是万物之所以能成万物,又只是一个道,故说“而无不为” ③。王弼本第三十七章说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道”总是默默无名的,侯王若能像“道”那样安守无名,万物将会自然归化,归化后贪欲又会发作,我将用无名镇定他,使他回到质朴上来,那样就不会受到困辱,不受困辱就可以获得宁静,天下自然就会安定。老子奉劝侯王追求无名,侯王有为的动机往往不是顺其自然的,而是出于个人功名之欲,只有安于无名、不名,舍弃一己之私的功名利欲,才会实现无为。“道”常无名。老子曰:“人生人死,人命常在,雪落雪消而雪名永存”。故说“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二十一章)后人能识万物是名的作用,老子深知名的用处,但是他又认为名是破坏人类一切美好的利器,所以老子极力推崇无名。

针对“道”而言的无名,一切形而下的事物都有名字,或至少有命名的可能。但是老子指出,除了“可以命名的”之外还有“无法命名的”,比如说“道”就是“无以命名的”。“道”作为万物的本原,无从命名。但是我们又想说明它,就不得不用语言来形容,因此称它为“道”。称道为“道”,与称地为地是不同的,称“道”不是因为它有某些可以名状的属性,“道”只是一个指称,应该称它为无名之名。

“无名,天地之始”。这只是一个形式命题,就是说,他并没有提供任何信息。道家认为,既然有万物,万物必定有它们的由来,于是便把这个“由来”称作“道”。“道”既然是万物之所由来,他就不能是万物之一;如果它是万物之一,他就不能是万物之所由来。每一个事物都有一个名字,道不是一个事物,因此,它没有名字,所以“道常无名,朴” ④。老子认为最高道就是“无名之朴”即是那个“绳绳不可名的混沌状态”。无名则质朴,质朴就是不经雕琢,不伪饰这样就不会有虚情假意,以纯粹来待人接物;无名则无言少言,国君少言,群臣就无从效仿,无从谄媚奉承,少生事端,从而达到了无为而无不为的效果。

二、老子的知行观

中国古代的“知”有多种含义,通常“智”与“知”的含义相同,“知”指认识能力;“智”指知识。“行”多指人的行为活动,尤其是道德行为。“行”也有“为”“实践”等含义。道家老子的知行观学说内容丰富,含义复杂,其中主要有三点:“无知”“知常”“不行而知”。

(一)“无知”

老子向往的是原始的、自然的生活狀态,主张“无为”“无欲”。他认为“知”是一切不良品行的根源,会使人们脱离这种原始的、自然的生活状态,所以他在认识论上强调“无知”。老子曰“民之难治,以其多智。故以智治国,国之贼”(六十五章)“贼”是害的意思。老子认为,治理国家的根本是使人民无知无欲,达到这种境界,人民弃尽智慧,消除制造混乱的分别心,国家才能治理,这也是有利于人民的。 老子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 ,以至于无为”(四十八章)他认为,我们从事于学习,知识就会增加,从事于道,知识就会日日有所减少,减之又减,最后到达了无知无欲的境界,无知就不会对于外物起偏执心,也就不去追求什么,自然就无所作为了。只有这样,最后才能到达那个无为无欲的自由境界。

老子主张“绝圣弃智”“绝知弃偏”。“绝知”就是要杜绝知道那些不该知道的东西,是在“无知”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要杜绝无益的知识。杜绝了分别心,自然就会摒弃对事物的偏好,也不再受外物的困惑。老子认为平常那些赏善罚恶,尊贤去不肖都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人们创造了一些名词,并赋予特定的含义,其实是为那些追逐和看重这些名的人创造了痛苦。根本的解决救济的方法是把善恶美丑、功名利禄等一切对应的名词都消灭了,复归于“无名之朴”的混沌时代,就可以让人们处于无欲的状态了,没有欲望自然就没有了一切罪恶。

(二)“知常”

老子并不是反对一切的知,只是要杜绝无益的,不该知道的知识。比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这种顺应自然的经验知识老子是不反对的。老子主张通过静观“知常”,老子曰:“夫物芸芸,复各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十六章)“常”是指恒常的法则,“复命”是指复归于本然。意思是万物都应反归原来的本根,回复天性的本然,这才是恒常的规律,认识了这种规律,按照规律执行叫做“明”。心中如没有这种规律把持着,轻举妄动,擅动妄为,必然会导致不好的结果。老子提出通过“静”能认识把握这种规律,通过内心的极度空虚,就会使万物呈现在前面,也就可以看到它们本来的原始的状态。老子成这种静观为“玄览”,通过“玄览”能够“知常”,认识恒常的法则。

(三)“不行而知”

老子提出通过内心的极度虚静达到“知常”,可以认识万物,所以老子反对接触外加,反对通过感性经验认识事物。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十二章)“爽”是败坏、破坏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各种各样的颜色、声音、气味会使人眼盲、耳聋、味觉丧失,损害感官,这样也就很难从其中获得知识。老子进一步阐释了“不行而知”,他说:“不出户,知天下,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四十七章)意思是,你走得越远,接触外界越多,你实际获得的知识就越少,相反的是圣人不出门,眼部看窗外,天下事物及其总规律却都能知道,即使不去急切地想着有所作为也会有一番成就。这才是宇宙间的大智慧,不偏执于某物,自然复归于原始的最优的状态。

道家文化思想千百年来对中华民族人民的思想行为、人生境界、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今天批判地吸收作为传统文化思想的“道”学,也有着深远积极的意义。

注释:

①陈鼓应:《论道与物的关系—中国哲学史上的一条主线》,哲学动态2005年第7期,第55页。

②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试稿》,三松堂全集第七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54页。

③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11年版,第30页。

④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10页。

作者简介:

郭丽,女,汉族,黑龙江省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先秦哲学。

猜你喜欢
本原道家老子
交错群与旗传递点本原非对称2(v,k,4)-设计
回归教育本原的生物学教学
漫画道家思想
本原性问题驱动下的高等数学变式教学
漫画
挖掘课本原题潜能,焕发课本习题活力
《庄子说》(二十五)
漫画道家思想
《庄子说》(十九)
智者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