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剧场舞台作为新时代背景下新兴的舞台空间形式,它顺应了文化消费时代的发展趋势和文化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本文通过分析观演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探析小剧场舞台空间特征。
关键词:观演心理;小剧场舞台;空间探析
小剧场和传统的剧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剧场作为舞台艺术的媒介,它区别于普通的建筑形态,他需要为观众和演员双方提供精神交流和融合的一个空间,而小剧场是近几十年以来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舞台形式。这种舞台形式能够更加的促进观演双方的理解与融合。小剧场的出现,不仅仅是顺应了新时代背景下文化消费的体验、深度参与的心理,更顺应了新时代背景。
一、小剧场舞台空间观演群体的心理需求与特点分析
观众和演员无论他们在哪种类型的舞台空间他们都存在着某种链接,是观众和演员双方的相互反馈,相互交流,直至表演过程的结束,但小剧场和大剧场中的观演关系在物理和心理空间上都有很大的差别。传统的戏剧舞台为镜框式,观演双方关系就像是舞台的“第四面墙”,无法逾越,观演关系是单向的,缺少互动;但小剧场的产生使得观演出关系流动性更强,互动性更强,小剧场空间突破了传统剧场的制约,使得演员和观众之间能够在一个“小”的空间了共同演绎戏剧,进一拉近了观演双方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演员和观众相互感染,释放激情,得的精神的满足,实现了文化消费的共同目的。
首先,小剧场舞台空间满足了观众和演员双方对舞台艺术生活化和逼真性的心理需求。戏剧作为一种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作为文化消费方的观众自然期待艺术能够用更平易近人的方式演绎生活中的阳春白雪,希望艺术是自己能摸得着看得见,而不是像镜框式的传统大剧场演员和观众之间距离那么远,貌似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传统舞台在空间上的大空间造成了观演双方的空间距离进一步的加大,这种信息上远距离的传播很难满足观众和演员双方对戏剧生活化和逼真性的心理需求。而小剧场的舞台空间的革新,如降低舞台高度、抛弃镜框式,采用分散式、伸展式等舞台形式使舞台与观众席不存在明显的划分,甚至演员和观众双方能观察到对方表情的变化,以空间上的改变来贴近与观众的距离,从“近距性”的角度出发来消除与观众的心理隔阂,进一步使舞台艺术生活化和逼真性。
其次小剧场舞台空间满足了观众和演员双方深度参与和体验的心理需求。在小剧场演出中,演员的出场方式传统剧场演出不一样,传统剧场都是从幕到台前,但在小剧场中演员有可能会中观众中走出来,甚至从观众的身边出现,舞台的边界变得更为模糊使得演员和观众演员和观众之间全然融为一体,让观众认为自己成了一名群众演员的同时也让演员让自己觉得自己是一名观众,在某些戏剧中,演员表演可能是根据现场观众的情况进行即兴表演,令观众感到喜出望外,听到观众窃窃私语,演员可能会根据剧情需要说道:“嘘,有人在议论咱们”。小剧场舞台边界的模糊性,满足了观众和演员双方深度参与和体验的心理需求。
二、基于观演心理的小剧场舞台空间探析
小剧场舞台从物理空间来看,与传统的舞台空间相比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小”而“空”舞台空间狭小,但边界模糊,可谓是小中有大,以狭小的特点发挥无限的舞臺空间效用,在舞台布置往往采用白色,去除复杂布景,舞台空间布景的“空”反而为观众和演员双方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观众随着戏剧演绎和空间的假定性,可以在过去、现在、将来的三个时空中想象穿越,给观众带来深度的戏剧体验,在小的舞台空间里发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和精神创造与戏剧表达实现同频共振,得到思想升华,体现了小剧场舞台空间设计的流动性和开放性。
小剧场舞台空间中观众和演员深度参与,体验,融为一体,需要舞台空间的“近”来实现。和传统剧场相比,小剧场是其体量的十分之一,而舞台大小是其六分之一,但小剧场和大剧场最大的不同不仅仅是表项在“小”上,最本质的差别在空间上的“距离”差异上,即“近”,通过近距离实现观众和演员双方在物理空间上的空享,缩小观演双方心理的距离,让他们区别于传统剧场这种观剧体验的输入与输出关系,使他们在一个平等关系上共鸣,让剧场空间提供一个整体创作的环境。
小剧场在我国发展近三十年,是舞台空间设计的一种探索和革新,并不是对传统舞台的否定,虽然还没有完整的体系,但小剧场在激发传统民间艺术和城乡文化生活必定会带来相当大的活力。小剧场空间“小”“空”“近”等这些特点使得小剧场的变得更为实用,更为平易近人。根据剧情特点和需要,观众和导演和演员能够就地设计出效果惊人的演出剧场。小剧场的空间设计特点体现出来的流动性、开放性、友好性使得剧场演出更为逼真、更为生活化真正让戏剧艺术看得见摸得着,更接地气,更平易近人,满足了普通民众对艺术的心理期待和精神需求。
参考文献:
[1]何博翔.小剧场话剧舞台空间解析[J].山西建筑,2008(06):41-42.
[2]杜聪.小剧场戏剧空间结构中的美学探索[J].戏剧之家,2019(05):23.
[3]欧阳方圆.基于观演心理的剧场空间研究[D].广东:华南理工大学,2015(04):166
[4]苑航铭.小剧场戏剧观演关系间的重建[D].吉林:吉林艺术学院,2013(04):28
基金项目:2018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时代小剧场戏剧舞台空间在传统舞台美术空间的演绎与传承》[项目编号:18SKGH205]阶段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龙佳梅(1985-),女,汉族,江西永新人,专职辅导员,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