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年末我国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传染性比较强,在2003年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IZS),也就是非典疫情暴发期我国同样采取了限制人员流动等措施,因此我们要具体了解预测这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就要同非典疫情作对比。本文将从消费,投资,出口,宏观经济背景等方面对两次疫情做以对比,从而合理预测这次疫情带来的经济影响。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非典;经济预测
2019年12月,武汉市部分医疗机构陆续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人。武汉市持续开展流感及相关疾病监测,发现病毒性肺炎病例27例,均诊断为病毒性肺炎/肺部感染。日内瓦时间1月30日晚,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日内瓦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已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国各地自2月4日左右陆续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响应。至2月13日,全国累计确诊59885人,死亡1368人,死亡率为2.28%。显然,新型冠状病毒对我国的经济将造成一定的影响,影响到底如何,我们将同17年前的非典疫情进行对比,进行客观分析,并做以合理预测。
一、对于消费的影响区别
受非典影响的主要是第三产业,如餐饮,旅店,娱乐,旅游,运输业等行业。以运输业为例,2003年4月份至5月13日,全国客运量同比下降6.9%,疫情高峰期,国内每月客运量迅速下降至3300万人次,约为正常月份的三分之一。就旅游而言,全年对外旅游收入减少50%——60%。全年入境人数9166万人次,比上年下降6.4%。居民消费在疫情期间猛跌,但疫情结束后报复性增长,甚至超过了前期水平。在物价方面,疫情初期,CP7与PPI增速有所上升,而之后随着疫情的控制物价有所回落,以后经济开始复苏,物价又开始上涨。在农业方面,据当时媒体报道,各地的农产品无法由于受航班,列车等交通的影响无法及时销售.只能烂在地里。
今年消费情况可能比2003年更加严重。由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2018年末,全国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740.9萬亿元,在二、三产业中占比为81.0%,首次超过八成,比2004年末高7.3个百分点。所以受疫情影响严重的第三产业占比大大增加将会导致此次疫情的影响大于非典。非典暴发期在4,5月份,而今年在春节期间,直接打击春节消费。餐饮行业许多饭店春节囤了大批货物,导致无法消费,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据环球时报报道至2019年3月1日,为期40天的2019年铁路春运结束,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4.1亿人次,首次突破4亿人次。而就目前中国铁路网最新发布,已经暂时停运多辆列车,并多次调整免费退票措施到3月I日,各地复工时间大多推迟到2月9日之后,开学时间推迟为3月I日之后。从2月11日起连续四天,铁路发送旅客低于100万人,可以确定,春节期间的客运量将比往年大幅下降。就旅游业来讲,2019年春节假期,人民网测算,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同比增长7.6%;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同比增长8.2%。如今随着各地一级响应措施,大家都宅在家中,春节收入可想而知。
物价方面2020年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4%。食品中,畜肉类价格上涨76.7%,影响CPI上涨约3.38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116.0%,影响CPI上涨约2.76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上涨17.1%,影响cPI上涨约0.45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3.8%,影响CPI上涨约0.07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上涨2.4%,影响CPI上涨约0.02个百分点;粮食价格上涨0.5%,影响CPI上涨约0.01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下降5.0%,影响CPI下降约0.09个百分点。
但当前快递物流方面比2003年要普遍发达的多,所以当物流全面恢复后,我国居民消费受到的冲击会比2003年小。比如在农业方面,淘宝等企业已经推出了“吃货助农”等项目,与顺丰,中通等物流公司合作,通过网购的方式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虽然价格比以往稍微低廉,但是相较于2003年,农民的损失已经大大减少。当然就电子产品手机而言,大部分还是线下销售,所以冲击还是比较大。而疫情结束后,应该会向2003年一样,消费迅速恢复,甚至是报复性增长。
二、对投资和出口的影响区别
2003年非典疫情暴发后,有不少外商取消了原定的投资计划,我国在外商投资方面很大的受到影响。例如2003年春节广交会成交额仅为44.2亿美元,只有16400多位客商到会,而2002年春节广交会商逾12万人,成交额168亿美元。但我国2003年出口贸易总体不降反升,上半年我国外贸出口持续高速增长,同比增长了34%,前五个月实现贸易顺差23.8亿元,仅疫情最重的五月当月就取得了顺差22,3亿美元。因为当时外商看重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巨大的市场,所以会大量投资。
如今,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重,人口红利减少,内需不足,经济增长动力不必以往,再加上中美贸易战,不少外商已经把目光投向了40岁以下人口占70%的东南亚地区,这次疫情应该会影响部分外商的决策。而美国商务部罗斯发言,此次疫情有利于就业回流美国和墨西哥,尽管这个言论被大部分人驳斥“愚蠢”,但是也不失其道理。如今的延迟开工让许多中小型企业,甚至大型企业宣布财务危机。但中国正在参与的“一带一路”倡议,和正在商议的RCEP等组织充分的显示出中国对周边国家经济的影晌,从这次疫情日本,韩国,俄罗斯,德国等国的极力帮助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如果出现断崖式下跌,对他们的经济也会造成影响,所以疫情结束后,这些国家应该至少会继续以前的投资,帮助中国渡过难关。而且目前英国脱欧,使中国海外投资的不确定性增加。目前暂时没有国家宣布对来自中国的进口物资进行限制,在出口方面应该所受影响和03年大致相同。进口方面,至2月13日,目前我国进口口罩7.3亿只,由于中国为贸易大国,现在已出现全球紧缺口罩现象。
三、在宏观经济方面的区别
2003年我国正逐步进入新一轮经济快速增长的扩张期,我国强劲的经济内力部分抵消了疫情的负面影响经济蒙受了较严重的损失,疫情虽然影响面广,但并没有改变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本格局,且2003年国际形势较好所以疫情影响不大。
现如今GDP增速已经放缓,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内部结构分化和外部风险,我国经济内在动力显然没有当时强劲。2019年GDP增速6.1%,在所有产业中,第三产业保持最快的增速,拉动GDP增长3.8个百分点。我国目前内需相对疲软,出口下降加内需不足,进口增速下降较快,出现了衰退性贸易顺差,支撑了经济增长。目前国内2月3日央行单日公开市场操作投放1.2万亿元之后,2月4日人民银行继续充足供应流动性,当日公开市场操作逆回购投放资金5000亿元,央行两日投放流动性累计达1.7万亿元,用以稳定市场。
就目前国际形势来看,自2018年3月开始,美国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钢铁和铝等产品开始加征关税。到2019年12月19日中研网报道,中美双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就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美国对我国进行一年多的贸易制裁,对我国经济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针对这次疫情,2月13日左右,美国将赴华旅行凤险级别提升到最高级别,并从2月2日起临时禁止过去14天内曾赴华旅行的所有外国人员入境。美国已禁止近期有中国旅游史的外籍人士入境。可见这次疫情,不光国家内部经济动乱,同时也会受到美国等国家对中国经济的外部打击。
四、总结
有的经济学家认为,非典疫情对我国2003年GDP的影响是0.5个百分点,甚至是2个百分点。这次疫情形势更为严峻,截至1月28日,我区各级财政累计紧急拨付资金3.2亿元,专项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各项经费保障。而各地开工时间不定,2月头钟南山院士接受采访时说,2月中旬会是高峰值,2月20日有可能会是新冠状病毒肺炎的拐点,有望在4月之前攻破结束这个病毒。这样看来全面复工还需要段时间,我国第一季度GDP会大幅下降,而且目前我国还面临美国等国家的外部压力。但我国2019年GDP增速仍为第一,且我国经济对于周边国家经济有巨大的影响力,所以我国经济应该不会出现断崖式下跌。目前对于我们居民个人,应该保持对国家的信心,听从国家的安排,科学防疫,不信谣,不传谣,期待疫情的结束。
参考文献:
[1]戴自力·非典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和疫后经济复苏[J].前进论坛,2003(10#:28-29.
[2]杨柳.正面认识非典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05):74-75.
[3]石晶.反思非典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网·管理科学文摘,2004(04):22.
[4]图胜科技首席经济学家李文龙图胜科技高级研究员张国力.新冠肺炎疫情与非典疫情的对比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N].第一财经日报,2020-02-05(A11).
[5]于春海.中國宏观经济:内部结构分化与外部风险增加[J].中国经济报告,2019(06):26-37.
作者简介:邱文静,女,甘肃武威人,现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