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桂兰
摘要:陶行知说过,教育是立国之本,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使用史料教学将会成为今后高中历史课堂上的一种主流讲课方式。历史教师使用史料教学的方式就是根据教学大纲,在给学生讲授历史知识时,把史料当作学生学习的基础和了解历史的证据,然后教师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创新设计,利用微课、游戏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等给学生讲课,让学生了解到历史课程的乐趣所在。文章对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上使用史料教学进行分析,研究史料教学的使用方法,为史料教学更加广泛地应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中历史 史料教学 应用
高中历史教师在讲授历史知识时,运用史料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上使用史料可以让学生形成“论从史出”这一意识,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加深其对历史知识的记忆都有很大的帮助。史料教学还能让学生更加简单地理解历史知识,对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有着积极作用。历史课本上的很多知识都是一带而过的或讲解得不全,史料教学正好可以对历史课本进行补充,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
一、教学史料的主要来源
1.选自课本的史料
基于历史课本选择的史料是需要围绕课本内容的,史料的重点和难度要和课本的难度相适应。而且,教师选择的史料要能够真正帮助学生,要典型,更要深刻。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对自己选择的史料进行充分研读,设计配套的教学内容,准备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以帮助学生记忆历史知识。
例如,人教版教材《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这一节课就可以用到史料教学。教师可以用“学思之窗”里的罗马法条例给学生讲解罗马法,在带领学生分析条例的同时,让学生了解古代罗马法的深刻内涵和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2.选自课外的史料
历史课本只有几百页,包含的内容有限,不能把所有的历史知识都记录在内,因此,历史课本上的很多重难点知识都没有佐证材料,大部分内容都只有一个历史结论,缺少过程。这就使得学生在课上听不懂教师在讲什么,无法很好地理解抽象的历史结论。因此,教师在讲课前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历史课本知识,选择合适的史料来补充。
比如,教师在讲完课本上的《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知识后,还可以运用史料拓展知识。比如,明朝和清朝都怎样加强君主专制,对二者进行对比,让学生结合记忆。通过在课堂上增加史料教学,让学生对唐朝的变化有更加直观的感受。
二、高中历史课上使用史料教学的方法
1.加强对历史课本上史料的运用
高中历史课本中还是有很多史料的,这些史料都是众多教育专家经过精心研究讨论选择出来的,是优中选优的结果,对教师来说有着很高的教学价值,对学生来说有着很高的学习价值。所以,教师在给学生讲授历史知识时,要加强对课本上的历史知识的使用。历史课本上的史料大多被教学内容选择,在难度方面也符合高中生的平均水平,非常有代表性,对学生的影响也很深刻。教师要有选择性地对课本上的史料进行分析和解读,在讲解时适当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教师讲课,这样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在讲人教版高中历史课本中《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这一课时,就可以根据“学思之窗”里讲的小故事对学生进行提问:秦始皇为什么会如此在意丞相减少车骑的事情?然后随机选择学生回答这一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秦朝中央集权制知识。
2.创设历史课堂情境
历史就是已经发生了的事情,历史是无法改变的,学习历史就是为了了解世界的发展变化,是今人说史。历史课本上的内容大多数都是叙述事情,或者是阐明事实,相对枯燥乏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感受到乐趣。所有的史实都是用时间线联系在一起的,学生要记住的东西比较多,知识点太过枯燥会使学生记忆困难。但是,如果教师通过史料给学生讲授历史知识,就会是另一个结果。史料相对于历史课本来说更加生动有趣,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在史料教学中,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设备,再现历史场景,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历史学习中,缩短了学生与历史的差距。比如,教师在讲人教版《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國联军侵华》这节内容时,就可以利用微课教学,给学生播放八国联军在中国犯下罪行的视频,如圆明园的焚毁、《辛丑条约》的签订,让学生对侵华战争有充分的了解。画面比课本上的文字更加生动,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3.应用史料要恰到好处
大部分高中生对史料的认识都不到位,教师在上课时引用史料要谨慎小心,不能乱用、滥用史料,以防适得其反,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加混乱。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鸦片战争》时,就要带领学生分析英国为什么会对中国发起鸦片战争。教师在上课时还可以引用义律在信中写的话:“这是把我们的将来和这个帝国(指中国)的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之上的最有希望的机会。”这段文字可以充分让学生了解虎门销烟并不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原因。通过对这句话的了解,学生不难发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非常简单,就是想开拓中国市场。如果教师在讲这节课时使用了别的史料,可能达不到这种效果,学生也不能真正了解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真实原因。
4.鼓励学生自主收集、整理史料
教育家陶行知的观点是: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要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就要改变传统课堂上的那种教师单向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自己走进课堂展开学习。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收集史料,然后教师在课上随机选择一名学生,就自己查找到的史料为同学进行讲解。这样不但能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还能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学生要想把自己找到的史料讲解清楚,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掌握史料知识,这样就不断促使学生进行学习。比如,教师在给学生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时,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收集资料,看看“百家”都有哪些“家”,他们的学说都是什么,然后再让学生对他们的学说进行讲解,进行知识共享。
三、结语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而课本上的知识有限,所以史料就成为学习历史的一种主流方式。历史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完善史料教学方法,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
参考文献
[1]袁顺.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开展史料教学的一些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19(16):63-64.
[2]黄剑武.高中历史课堂开展史料教学浅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9(19):78-79.
[3]张琴.浅谈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中史料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中学,2018(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