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文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力度不断加强,教师就初中语文教法与学法进行深入研究。课程的深化改革有助于为教师的教学方法提供新的思路,在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上也有了新的突破和进展。因此,解决语文教学的关键问题就在于如何创设高效的学习环境,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文章主要针对初中语文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以及教法与学法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教法 初中语文教学 学法
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共同构建了语文教学体系。每一位教师都有鲜明的自身特点和个人魅力,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式都各不相同。完美的课堂效果的呈现,不仅要依靠教师的个人魅力,同时也看重学生的接受程度。新课标提倡让教师主动转变教学思路,发散教学思维,积极进行创新改革,这是发挥素质教育重要作用的一項有力措施。
一、教师教法要科学化
1.积极创新,灵活多变
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会禁锢教师的思维逻辑,进而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不利影响。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目的、课程类型以及在课堂上的学生反馈情况及时做出调整。改变教学方法也并不意味着完全摒弃旧的方法,而是在其基础上,取其精华部分进行加工升华。教学活动的自身性质就是灵活多变的,要避免出现模式化教学。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特点,充分考虑实际情况,以便于呈现最好的课堂效果。
2.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
(1)正确认识学生的差异性
古人云:“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生活环境、学习习惯、看待问题的方法角度都是不同的,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在学习时,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掌握的具体情况有明显差异。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见解,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要做到了然于心。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选择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收获。
(2)平等相处,充分了解学生
教师要注重营造民主的学习课堂,耐心倾听每一位学生的诉求。做学生的朋友,从内心关爱学生。这样有利于消除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隔阂,教师更容易获取学生的信任,倾听学生内心的真实感想。教师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是良师,也是益友。在与学生互动时,面对学生情感方面的诉求,要站在朋友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帮助学生。
(3)博采众长,分层施教
教师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在擅长的领域内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正确引导,辅导纠偏。这就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爱护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在教学时,对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的学生,要帮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适当对其进行专项提升训练;对于偏科严重的学生,要布置专项提升性学习任务,分层施教。
3.注重生活教育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一些教育理念至今还被广泛应用,其核心思想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教师应致力于发展生活教育。
语文学科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应用范围广泛,知识体系庞杂。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属性。学习其他理论课程、日常生活实践都需要具备语言基础。出于语言实用性方面的考虑,语文教学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机会,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开展创设性课堂。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做”的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生活中,将“做”与自身紧密联系,全面提升素质。
二、学生的学法要高效化
1.善于思考,归纳总结
思考能力和总结能力对于语文知识学习尤为重要。在学习中,我们要勤于思考,培养思维能力。同时,对于每一节课、每篇阅读、每次写作,我们都应做好总结,善于思考借鉴,边学习边思考。学生可以通过记笔记的形式,对书中信息进行整合,梳理文章结构内容。过段时间再进行翻阅,能够清晰看到思想的变化,便于构建自己的知识脉络。如果平时疏于归纳总结,学习效果就不能直观明显地呈现出来。学习语文不仅能了解历史,丰富知识,还可以形成自己的见解。
2.温故知新,循序渐进
(1)及时巩固知识
《东都赋》和《论语》都对“温故知新”这一学习方法展开描述,可见其重要性。任何新知识的学习都是基于对旧知识的掌握。温故知新有利于加深对文化知识的掌握,养成良好的习惯。对旧知识复习巩固,构建自己的学习体系,并产生新的见解。由此看出,温故知新,是学习的重要方法。
(2)教学要符合发展规律,不可揠苗助长
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违背客观规律只会反作用于事物本身。语文学习也具有自身的规律性。知识的掌握都是从简单到复杂、从表面到概念、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在学习中,如果一开始就接触较为抽象的概念,学生就很难理解;如果一直停留在浅显易懂的知识层面上,学生就得不到提升。只有循序渐进,遵循学习的发展规律,按部就班、由浅到深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同时做到对旧知识及时巩固总结,才能真正理解掌握知识。
3.注重平时积累,构建知识体系
语文知识的学习应注重平时积累,知识掌握的丰富程度直接影响语文成绩。课本上的语文知识有明确体系,但更多的课外知识庞杂无章,分类也并不清晰明确。平时课外读物的赏析,包括杂志、报纸的阅读,都是语文素材积累的过程。只有做到平时处处留心,多阅读、多思考,才能在写作和表达时有词可用,有话可说,胸有成竹。
三、教法与学法要有机统一
1.教与学相互作用,不可分割
教师的授课形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共同构成了教学体系。它在形式和内容上是相互统一、不可分割的。教法要以学生掌握情况为前提,学法要以教师的授课方式为基础,两者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但是,由于教与学的主体不同,又具备自身的独特性,所以它们辩证统一,不可以相互转换。
2.教与学有机统一的具体表现
教学方法是为了服务于学生而存在的,它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近年来,教师积极探索、深入研究,提出多种科学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归根结底,这些方法都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致力于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这种模式符合教育改革的具体要求。
四、结语
学法依靠教法的实施,教法为学法提供保障,教和学在理论上是相互促进的。学生积极地配合互动,有助于使教师的教学事半功倍。好的教学方式同样也对学习过程有推动的作用。教师和学生都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思考学生的需求和想法,了解学生真正需要什么、想要得到什么。教学的实施过程,也蕴含着师生的相处模式。师生情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一种情感。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合作,才能收获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周毕文.互动式教学法研究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104.
[2]石红袅.新课程下的初中语文教法与学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1(16).
[3]冯胜本.初中语文教法与学法之浅见[J].信息教研周刊,2012(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