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明 李承宇
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十余年后的1884年,国会大厦开始动工建造,并于1894年竣工,由德国建筑师保罗·瓦洛特设计。
这是一座长138米、宽96米的长方形建筑,中间有半球形穹顶,四角均配有角楼。
这座建筑既体现了文艺复兴盛期的古典主义风格,又融合了新巴洛克式建筑风格:正门高大的爱奥尼立柱和上方的三角形山墙是古典建筑的典型特征;精美雕刻的立柱和栏杆,方尖塔造型的装饰则流露出新巴洛克式风格。四座角楼上矗立着16尊雕塑,分别象征着艺术、科学、教育等;建筑中央高高的穹顶,则以顶部的皇冠昭示着德意志的统一。
1933年,国会大厦因纳粹党人制造的“国会纵火案”而不幸失火,部分建筑被毁。
1945年4月30日,苏联红军攻下柏林,欧洲战场的反法西斯战争宣告胜利。国会大厦在战火中损毁严重,外墙残破不堪,穹顶及顶部建筑也被炸毁。
1961年至1971年,西德对国会大厦进行了重建,并对建筑进行了简化,没有修复大厦的穹顶部分,国会大厦变成了平顶的模样。
两德统一后,1994年至1999年,英国建筑师诺尔曼·福斯特对大厦进行了重新规划和修缮,保留古老庄严的建筑外墙和两个内院不变,内部体系采用钢结构重建,重新修建了玻璃穹顶,使这里成为一座现代化的议会办公大楼。
整修后的国会大厦保留了19世纪的内部摆设和战争留下的痕迹,甚至苏联红军的铭文涂鸦等也被保留了下来。
9AxnUYdn9JqgpqwGAxztyA==
“透明”的设计理念
议会大厅有两层,上层设有旁听席,据说市民可以自由旁听议会的讨论。大厅顶部就是著名的半球形玻璃穹顶。
进入穹顶内部,透过玻璃可以清楚地看到下方的大厅里政治家讨论国家大事的情况。这一设计的理念是:增加议会的透明度,让普通民众监督国事。
玻璃穹顶直径40米,高23.5米,穹顶最高处距议会大厅地面足有47.5米。如今的玻璃穹顶大约只有历史原型的一半高,以钢为骨架,以玻璃为幕墙,和中国科技馆的球幕影院很像。从顶端悬下的漏斗状柱子,就像一朵巨大的、盛开的喇叭花,上面镶嵌着360块由电脑控制的活动镜面,可以通过角度变化,调节议会大厅的光照强度。
穹顶内的螺旋通道
在玻璃穹顶内,有两条230米长的螺旋式对称坡道,一条上行,一条下行,方便游人到距离地面近50米高的瞭望平台参观。
这两条交错的环形通道,使上、下楼的参观者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不仅人性化,还增添了几分设计感。
爸爸说,一般国家的国会大厦都会陈列本國艺术家的作品,但因为柏林有着被占领的历史,所以德国国会大厦不但陈列着本土作品,还陈列着英国、法国、俄罗斯和美国艺术家的作品。我想,这可能是为了提醒人们铭记历史,不要忘了反思和自省吧!
新玻璃穹顶的设计者诺尔曼·福斯特,是现代建筑史上的泰斗级人物。好多知名的建筑都出自他手,比如位于英国伦敦的瑞士再保险公司总部大厦(绰号“小黄瓜”),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 号航站楼等。
我还见过很多古典美和现代美相融合的杰出建筑,比如已故的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yù)铭设计的卢浮宫金字塔,大英博物馆内半透明的中央大厅等。
德国国会大厦,是一座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古老建筑,也是一座集艺术成就和绿色建筑技术成就于一身的新时代建筑。
建筑的美学,凝重的历史,高效能的环保科技,权力与监督的理念融为一体的德国国会大厦,被称为“改写人类历史的建筑”“全欧洲最引人注目的艺术品”,这真是再贴切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