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 维, 何玉蝶
(1.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402 队,湖南 长沙410000;2.湖南省勘测设计院,湖南 长沙410000)
天然矿泉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水资源,有着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为此需要在开采等实际工作开展前切实做好水资源形成的调查、分析与评价,明确形成机理,为后续工作顺利进行提供参考。为了进一步开发绥宁丰富的矿泉水资源,助力区域经济发展,需对该区矿泉水资源形成机理进行分析与评价。
工作区整体位于瓦屋塘花岗岩体,区域性铁山庙—武阳压扭性大断裂(溆浦—桂林压扭性断裂)F86 的两侧。 以工作区的地貌情况与特征为依据,其地貌形态可以分成以下两种:侵蚀构造中低山地貌;侵蚀堆积沟谷平原地貌,如图1 所示。
图1 水源地地貌形态
工作区位于扬子陆块(Ⅳ-4)的桂湘早古生代陆缘沉降带(Ⅳ-4-8) 的邵阳坳褶带(Ⅳ-4-8-1)。 属雪峰加里东期褶皱带东缘,印支期祁阳山字型构造前弧内带,构造线方向多呈北东20° ~30°,工作区构造纲要如图2 所示。
工作区构造较为复杂,主要发育南北向主断裂、北西西向断裂以及北北东向断裂。
1.2.1 南北向主断裂
该断裂可能在印支期形成,到达燕山期后开始产生活动,是长时间处在活动状态的断裂带。断裂带上有山间谷地,部分地段可为地下水汇集提供有利场所。
图2 工作区构造纲要
1.2.2 北西西向扭性断裂
F1 断裂:走向北西290°,推测向北东20°方向倾斜,倾角较陡;向北西延长3.2 km 到图幅外,沿线有7 处泉水呈北西西向线状展布,流量在0.15L/ s以下。
F2 断裂:位于F1 断裂北侧3 km 的拖木岑—水庙—冷水坪—冷水丫冲—百家坑,走向290°; ZK4孔揭露该断裂,位于孔深111.36 ~120.00 m、147.60~157.08 m 处,厚度18.12 m;向北东20°方向倾斜,倾角70°左右。
F3 断裂:位于F2 断裂北侧3 km 的长岑—相片村—瓦2 井,走向290°;钻孔瓦2 揭露到该断裂,揭露位置位于孔深32.84 ~70.80 m、82.00 ~110.00 m处,总厚度78.80 m;向北东20°倾斜,倾角70°左右。
F4 断裂:位于F3 断裂北测约800 m;钻孔瓦3揭露到该断裂,揭露位置位于孔深164.91 ~240.44 m、277.00~282.00 m 处,总厚98.53 m;推测向北东20°方向倾斜,倾角75°左右。
1.2.3 北东向张扭性断裂
F5 断裂:该断裂为推测断裂,位于双江—祖山脚一带,长约1.3 km。F20 断裂:即大安源—杨家坊压扭性断裂,为铁山庙—武阳南北向压扭性断裂( F86) 次一级的断裂。
瓦2 与ZK4 钻孔的矿泉水都出露于地势较低的溪水旁,即F2 和F3 断裂带的上盘。 F2 与F3 断裂走向为290°,间隔距离为3 km,具有张扭性质,规模相对较大,延伸可达5 ~7 km[1]。 断裂分布地层属印支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2]。
通过对矿泉水所在水文地球化学环境的分析可知,含水层的硅含量很高。 根据岩矿分析成果,石英(含量约45%)主要由二氧化硅(含量约66.5%) 组成[3]。 一般降水下渗以后,沿岩石的裂隙发生运移,因断裂带的岩石较为破碎,且裂隙发育,具有良好的储水与导水性,所以地下水将在断裂的交汇处汇聚。 运移时,地下水和围岩直接接触,受水解与溶滤等作用后,偏硅酸大量聚集,含量明显增高,成为偏硅酸含量可以达到国家现行标准的优质天然矿泉水。 地下水运移时间明显较长,且循环深度大,使水温较低。 以瓦2 孔为例,其水温只有21 ℃,这说明有冷水混入[4]。 除此之外,瓦2 与ZK4 孔处的地下水为HCO3-Na·Ca 型,矿化度相对较低,为淡水型,说明地下水有活跃的交替循环,冷水混入,如图2所示。
图3 矿泉水循环交替示意图
工作区中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地层岩性,特别是断裂破碎带,都对矿泉水的形成与富集有利,其富集特征为:
(1)北西西向张扭性断裂带矿泉水富集。 由于南北向铁山苗—武陽(溆浦—桂林) 压扭性大断裂(F86)促使西盘向北产生了6 km 左右的平移,局部应力集中释放形成次级北西西向张扭性断裂带F1、F2、F3、F4。 由于花岗岩较脆,受力后会出现弹性形变,以拉裂为主,中心处主要是疏松角砾岩[5],两侧是裂隙率与张开度均较大的裂隙密集带,张开性很好,并且延伸距离也较远,可形成带状空间,具有良好导水性能,利于蓄水。
(2)北西西向断裂和南北向断裂交汇处矿泉水富集。 由于F86 断裂性质比较特殊,其导水性相对较差,而沿北西西向分布的断裂带有较好的导水能力,因此该区域地下水会从北西西持续向南东东运移和径流。 因F86 具有阻挡的作用,所以这一区域的地下水和其他部位相比较为富集,以瓦2 钻孔最为显著。
(3)从北西西到南东东不断富集。 矿泉水以西部广大花岗岩为主要补给来源,在地形及断裂带因素的影响下,地下水自北西西向南东东发生运移,其富水性具有从北西西到南东东越来越富集的特点[6]。 如ZK4 孔和F86 的水平距离相对较大,约为3 320 km,单位涌水量仅为0.273 L/(s·m);而瓦2孔和F86 的水平距离相对较小,约为1 400 km,相较于ZK2,单位涌水量从0.273 L/(s·m)增加至0.843 L/(s·m)。
根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环境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同位素液闪仪实验室) 矿泉水的年龄测试报告(2015 年12 月20 日),本工作区瓦2 孔14C 表观年龄为3.35 kaB.P.(±0.11 kaB.P.),由此推算出矿泉水的年龄为3.24~3.46 kaB.P.。
2.5.1 矿泉水微量元素含量和季节之间的关系
瓦2 孔偏硅酸实测结果在39.0 ~41.66 mg / L 范围内,均值为40.17 mg / L,最大值为41.66 mg / L,产生于2016 年7 月6 日;最小值为39.0 mg / L,产生于2016 年3 月3 日,含量变化系数为1.068,该钻孔偏硅酸实际含量保持稳定。
由于矿泉水偏硅酸实际含量和季节有一定关系,在每年的4~8 月,即丰水期,偏硅酸实际含量较高,而平水期相对较低。 其原因为雨季地下水有着丰富的补给,加剧了地下水的循环和交替,但总体上的变化并不大[7]。
2.5.2 矿泉水中H2SiO3含量和平面位置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偏硅酸实际含量的综合分析可以看出,F86 断裂中,矿泉水偏硅酸实际含量具有从北西到南东不断增多的特点,如表1 所示。其他断裂带由于采样数量相对较少,而且比较分散,所以无法统计其规律。
表1 地下水偏硅酸含量统计结果
(1)工作区地貌类型属于构造侵蚀、剥蚀中低山和侵蚀堆积沟谷平原,地质构造相对复杂,南北向区域性铁山庙—武阳压性大断裂( 溆浦—桂林断裂)F86 构成轴部,东西两侧分布北西西、北东东次级张扭性断裂,北西西向断裂富含偏硅酸矿泉水,属承压含水层,补给充沛;
(2)工作区中矿泉水主要分布于北西西向张扭性断裂带,主要受南北向F86 主断裂影响,在北西西到南东东的方向上,地下水越来越富集,最终在两个断裂的交汇部位富集,形成工区内优质矿泉水;
(3)根据工作区矿泉水富水部位、储存条件与分布特征,应对北西西向断裂带,尤其是与F86 交汇、地质较低的部分进行深入的工作,以此确定水源地具体状况。 但这需要基于全面的地面调查及物探,待综合研究完成后,进行探水工程;
(4)对于不同级别的保护区,需要以保护级别为依据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以此不断提高附近居民自发保护水源的意识,减少或避免污染及破坏,使水源地水质始终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