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哲
一个企业真正的公益和社会价值的实现不是为了公益而公益,而是通过打通原产地农特产品与外界需求的双向链接,助推产品线上销售,将田间地头与厅堂餐桌强势直联,促使农副产品的供需精准匹配。
2019年,贵州家有购物集团结合自身媒体与销售双重属性,推出了全国性原产地电视购物直播IP《大国好物》节目,节目组走遍华夏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寻找中华好物,挖掘区域原产地经济,助力特色农产品上行。2019年6月28日,《大国好物》第一季在贵州肇兴侗寨拉开帷幕,“黔货出山”首战告捷,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和经济效益,成为贵州广电企业助农、文化助农的知名品牌。
时隔一年,《大国好物》第二季再度从贵州启程,甫一推出,便售出原产地特色农产品12000多罐经典装红糖、10万多瓶刺梨饮料、23000多斤糯米蕉、55000多箱百香果、2.3吨特色土豆……一批批品质优良、有着浓郁原生态气息的贵州特产,由原产地直发至用户家中。
与第一季相比,《大国好物》第二季特邀林珊珊Sunny作为扶贫助农体验官,携手淘宝直播聚划算·划算聚乐部,首次尝试大屏、小屏互动,北京、贵州两地连线的模式开启“大国好物·贵州公益扶贫专场”直播。北京主要进行演播室直播销售与大屏引流,贵州主要与聚划算·划算聚乐部、淘宝直播合作进行主播带货。
“做《大国好物》的初心就是看到我们的家乡有很多好的东西走不出来,希望借此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有购物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王金燕表示,通过“原产地名优特产+直播带货”模式,家有购物打通了电视大屏与手机小屏等多种形式的跨平台融合直播,以联合体形象对外宣传《大国好物》。
“电视购物的实质是‘媒体+货架,我们的公信力来源于媒体属性。在进行商品销售的同时,也需要担起媒体的社会责任。”王金燕希望通过升级的“全媒体+大直播”的带货模式,让观众重新认识电视购物的销售能力以及媒体的社会责任,展现家有购物集团在精准助农、扶贫攻坚的决战阶段作为电视媒体的公信力和传播力。
今天的电视购物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电视”购物,更是以“电视媒体”为聚合,集合互联网电商平台、网络直播等多种媒介形态而形成的电商矩阵,虽然体量并不大,但是在融合创新上却有着独特之处。第二季《大国好物》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再度启程。在第一季的基础上,家有购物进一步挖掘优质“好物”资源,继续调动电视媒体、企业社会、网络平台等多方资源,组织直播团队,直入农业生产原产地,发掘好产品,打造精品消费。
“我们不能只去销售我们认为好卖的东西,而更应该销售对消费者来说有需求的东西。”王金燕說,家有购物希望通过这一新类型的活动,在助力农产品上行的同时,也能够为消费者、为会员挖掘更多更好的新鲜道地的特色原产品,让他们能够足不出户就体验到全国各地的新鲜道地物产,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需求。《大国好物》这一模式成功地将传统电视购物带入到“新消费”概念之下,将田间地头与厅堂餐桌有效链接起来,将企业发展、扶贫助农、消费升级等,更为契合地结合在一起。
“将大量原生态的真东西、好东西介绍给国内的消费者,这既解决了‘种出来,如何卖这一阻碍当地农业发展的大难题,也将这些优质的产品推荐给了有诉求的消费者,满足了老百姓对健康生活、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这也是我们在走中国电视购物融合发展新消费模式的一种尝试。”王金燕表示。
自2017年起,家有购物集团便通过“开发式”项目,不断推进助农扶贫工作,将企业经营与助农扶贫工作灵活结合,取得了积极效果。2019年,更进一步响应国家助农扶贫政策号召以及贵州省“文军扶贫”行动的要求,创新打造直播节目《大国好物》。
“此前我们一直在做助农扶贫的项目,也开始做走进原产地的探索,但都没有形成一个体系。”据王金燕介绍,2019年,为契合国家助农、助力特色农产品上行的政策,尤其是在精准助农、扶贫攻坚的关键战役阶段,家有购物希望能够通过走进原产地直播的方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依托贫困地区资源优势,将直播搬出演播室,帮助优质的农资产品走出大山,以产品带产业,向消费者、观众展现地方产业定位,形成地方特色产品标签记忆点,养成循环消费习惯,不断增强扶贫开发内生动力,建立长效消费促进机制,开启企业扶贫、电购助农、文化助农的新典范。
以互联网为依托,构建一体化、产业化的帮扶助农体系,通过产品挖掘,品牌打造,宣传推广,多平台联合销售,努力实现“一乡一产业、一村一精品”,实现农副产品供需的精准匹配,《大国好物》构建起了全媒体助农扶农新零售生态。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大国好物》团队再次从贵州出发,体现了服务民生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