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课”建设中情景剧教学法的应用
——以《社会心理学》课程为例

2020-09-07 07:47雷静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情景剧金课

雷静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管理学院,重庆 合川 401524)

一、问题的提出

2018年8月,教育部发布《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明确提出全面整顿教学秩序,严格本科教育教学过程管理,要求对本科教育合理增负,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增加课程难度,加强过程考核。这是教育部首次正式提出高校“金课”的打造与落实,这也是在近年来高校办学规模快速扩张、教学质量严重下滑的背景下,对大学教学质量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

自2018年8月教育部提出建设“金课”的要求以后,国内不少学者对“金课”的特征进行了研究。李志义[1]从五方面论述水课特征:低阶课堂、灌输课堂、封闭课程、重知轻行、重学轻思;与之相对应,提出了“金课”的特征:高阶课堂、对话课堂、开放课堂、知行合一、学思结合。陆国栋[2]系统研究了如何打造“金课”、治理“水课”,他分析了高校“水课”存在的环境以及基础教育为何没有“水课”的原因,提出“金课”的基本特征:师生互动、关注过程、严格要求,进一步给出了治理“水课”、打造“金课”若干途径: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学生为中心、考试为中心转变为学习为中心、学科为中心转变到专业为中心。

通过文献分析、学生问卷调查,结合多年实践工作经验总结,笔者认为“金课”具有四个特征:学生自主学习、师生良性互动、过程性评价、学生学有所获。“金课”建设的目标是:过程目标——团结协作,师生、生生良性互动;学生参与课堂、自主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最终结果目标——学有所获,实现成长与发展。

二、“金课”建设中应用情景剧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情景剧教学法是让学生把课程内容中的知识点用情景剧表演的形式展示出来,教师和学生们再对展示内容所表达的主题进行评价与讨论的教学方法[3]。情景剧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其背后有丰富的理论作为基础。其中,教育生态论、参与式教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情景剧教学理论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教育生态论

教育生态论认为学习环境是由学习者、学习活动、工具中介系统、社会及物质环境所构成的生态学习系统[4]。在教与学的活动生态系统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和谐发展,实现教师与学生、师生与环境融合共生。情景剧教学通过创建学习活动,创建一个生态系统,在此系统中,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引导、指导,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环境之间的良好互动,共同发展。这样的系统是一个生态平衡的系统,有利于“金课”目标的实现。

(二)参与式教学

参与式教学强调在遵循师生平等的原则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设计教学参与形式,通过课堂小组讨论、辩论、竞赛、情景剧表演等活动,鼓励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最终形成知识的内化、实现其个人发展与成长。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关系,教师是教学主导,学生要行动参与起来,做课堂的主人。情景剧编排、表演契合当今大学生爱表达、爱创新的特点,是他们乐于接受的新型学习方式,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课下准备中的积极性高。情景剧教学中,教师尊重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发展,以每个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学有所获”在每个学生真正的参与中体现,不仅是来到课堂,更重要的是自主参与到课堂,人到、心到,“学有所获”,这与“金课”建设目标内涵不谋而合。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主动建构的。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情境中产生,情境创设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基础。“情景”、“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教学环境中不可缺少的四个要素。教师不是教学活动的主角,而是引导者,是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学生才是整个活动的主角,是积极参与者和建构者;教师不仅要构建与真实社会生活接近的情境,还要促使师生、生生之间协作、会话完成整个学习过程,最终实现学生自主对知识的建构。

情景剧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平等和谐的课堂情境、模拟的社会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带着这种积极情绪,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自主进行新知识的意义建构,有利于实现知识的迁移,获得成长与发展,这正是“金课”建设的目标体现。

三、“金课”建设中情景剧教学法的应用

“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主要涉及个体、群体、人际层面的人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管理类专业大学生毕业后工作对象是各种各样的人,因此,“社会心理学”作为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学习意义和地位不言而喻。但从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传统的课堂教学并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和领悟社会心理学所带给他们的精神价值。“说教式”的课堂教学和“考记忆力”式的考核评价方式让这门本该带给学生很多思考和成长的课程变得索然无味,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因此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打造“金课”,势在必行。

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法难以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热情[5]。而如果能把讲授法与其他的教学方法相结合,激活大学生的学习意愿,就能让课堂变成他们愿意去而不是不得不去的地方[6]。

为了打造“金课”,改变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社会心理学课程学习中学有所获,学以致用,笔者对重庆某高校2017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进行了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尝试:情景剧教学应用于课堂教学。

(一)激发兴趣: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习是学生主动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主动建构新知识。95后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渠道广泛,善于自我表达,情景剧表演这种新颖的方式既能将其这一优势发挥出来,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平等和谐的课堂情境、模拟的社会生活情境

首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以任务为导向,进行探究性学习。其次,创设和谐、开放、平等的课堂情境氛围,让学生产生良好的课堂环境体验。最后,创设模拟仿真社会情境。在情景剧中,把社会真实情况通过演绎再现,让学生在高度仿真情境中互动、协作、会话,从而实现认知升华,新知识的建构。其中,创设问题情境与组建学习团队是关键环节。

1.创设问题情境

在学期第一节课告知学生课程的总体安排和要求,并展示可以选择表演的知识点。情景剧表演期中、期末各一次。以此为依据,将教材分为两个部分,前六章知识点为期中情景剧表演的主题,后六章为期末情景剧表演的主题。在考查前两周由小组抽签决定表演的知识点。把抽签放在考查前两周,可避免学生在知道表演内容后选择性对自己不表演的堂课知识点不认真学习。

2.组建学习团队

准备7个数字签,分别代表组号,每4女2男一组抽签(该专业女生与男生数量比大约2:1),抽到数字几就代表是几组成员。这样的方式组成组建团队,既避免了“熟人”组成小组有同学“蹭吃蹭喝”,又可以增进同学们与班级“不熟”同学之间的交流。6人一组,团队规模人数合适,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社会懈怠”现象出现。

(三)教学生态系统创建:师生、生生互动

课上互动合作主要体现在第一周至第六周、第九周至第十五周。这两个阶段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团队小组讨论学习为主,目标是实现对知识进行初步储备,为课下合作奠定基础。

课下互动合作,主要体现在生生互动。各团队推选团队负责人,在负责人的带领下进行分工。教师在准备期间对思想性进行引导和把关。各团队选择知识点,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及见闻、感受,自编剧本,准备道具,组内排演。这个过程有效实现了学生通过合作,自主学习、探索知识的全部环节。

(四)评价导向:过程关注,自评、他评、互评三评合一

让大学生在课堂学有所获、获得成长,需在平时教学中增加课后作业强度和难度,把考核放在整个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进行过程性考核[7]。将课堂参与情况、情景剧准备与表演情况、课程论文按4:4:2计入成绩,以考查的方式进行考核。课堂参与情况主要针对学生课堂中出勤情况、参与讨论、发言等表现;情景剧准备与表演情况针对剧本编写、表演、心得总结、团队合作四个方面,由团队自评、其他团队评价、教师评价组成。自评、他评、互评三评合一的课程评价导向,既能避免老师“一评定局”,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良好课堂情境氛围的创设。

(五)“金课”目标达成:学有所获、成长与发展

每一团队情景剧表演完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思考。先由台下学生对情景剧表现的主题结合自我感受进行总结发言,然后由表演团队对表演主题进行诠释,即概括总结。这一环节,教师要鼓励其他团队成员根据情景剧表达的“社会心理学”主题知识进行互动交流,甚至辩论,最后由老师进行点评。教师点评主要针对剧本内容、演绎、诠释、团队合作等方面,特别引导学生对情景剧所表达的理论进行深入领悟,在大家笑过之后将主题升华,使学生学有所获,获得成长与发展。

四、效果评估

(一)“金课”特征突显,“金课”目标实现

1.师生、生生良性互动,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得到提升

教师指导把关、点评,同学们确定表演主题,编写剧本,如何演绎,每个环节都体现了互动与沟通,实现了师生、生生人际间良性互动;为实现团队共同的目标,团队成员顾全大局,通力合作,懂得退让,单打独斗和个人英雄主义都消失遁形,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大大增强。

2.学生自主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氛围活跃

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同学们对情景剧表演这种方式非常认可,为了将情景剧表演好,个个都积极主动、全力以赴做各方面准备,这也使得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高涨。

情景剧表演进入课堂,课堂变成一个舞台,学生成为舞台的主角,演绎和诠释他们对一些社会心理现象的理解。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典型事件,通过他们的生动再现,投入的表演,理论的说教变成“润物细无声”的内化升华,课堂不再死气沉沉,而是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3.学生通过“行动”实现认知体验内化,获得成长

教育的实质就是建构人脑。教育是若干年后,忘掉了学校所学的知识,脑子里还剩下的东西。脑子里剩下的东西是内化于心的东西,这才是教育的目标与价值。

“过程性评价”下进行情景剧准备——表演,同学们主动学习,细细揣摩,互相交流,并通过有声语言、身体语言将角色塑造出来,体验、表达其中的情感,演绎知识点主题,最后互相评价、教师点评,达到认知、行动实践、反思三者合一,也完美地实现了认知体验的内化,促进学生获得真正的成长。

(二)实效性分析

通过阅读文献,结合“金课”特征与目标,笔者初步设计了课堂教学实效性模型及实效性量表。量表设计了学习态度、课堂氛围、情感体验、获得感四个维度,共24道题目。采用1-5分5级计分,分数越高,这一维度的实效性越好。笔者通过对重庆某高校2017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137名学生与未进行课程改革的2016级人力资源专业110名学生进行对比调查,以此来检验改革的实效性。

此量表在该校2017、2016级人力资源专业247名学生中施测,收回有效问卷237份,问卷回收率96.0%。

图1 课堂教学实效性模型

模型量表经过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信度检验,表明模型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实效性量表包括四个维度。学习态度是指学习者对学习较为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行为倾向或内部反应的准备状态。它通常可以从学生对待学习的注意状况、情绪状况和意志状态等方面加以判定和说明。这一维度用以测量情景剧教学法引入课堂是否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了正向的改变。题项如:上社会心理学课比上其他课更认真;让我对社会心理学感兴趣;加深了我对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意义的理解;我喜欢社会心理学;我不会无故请假、缺课。课堂气氛指课堂上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是在课堂中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教与学的活动而形成的某种占优势的综合的心理状态。题项如:课堂上我们有饱满的热情;课堂活动井然有序;我们在课堂上思维活跃;我们与老师之间情感交流充分;我们都能够参与到课堂中来。情感体验指学生获得认知的状态。题项如:我觉得社会心理学课堂让我感到快乐;我觉得有价值感;我觉得被重视;课堂不再那么乏味。获得感指学生在课程教学中所获得的实际的知识、持续的内在发展力量。题项如:课程学习改变了我的恋爱观;让我对如何与人相处有了更深的认识;让我懂得如何应对压力;让我对爱情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让我更能坦然接受自己。

1.两个年级学生量表总平均分的分析

对2016、2017两个年级学生的测试,得到每个学生量表平均分数,分别是2.4105、3.5139,2017级学生的得分明显高于2016级学生得分;再对平均分数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F的相伴概率为0.862,大于显著性水平0.05,不能拒绝方差相等的假设;再看方差相等时T检验的结果,T统计量相伴概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说明仅应用传统讲授法学习社会心理学课程的2016级学生与将情景教学法引入社会心理学课堂的2017级学生在量表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见表1、2)

2.两个年级学生量表四个维度平均分的分析

表1 组统计

表2 独立样本检验

(1)两个年级学生在量表第一维度(学习态度)平均分分别是2.435、3.583,2017级学生的得分明显高于2016级学生得分;再对第一维度各项目得分及平均分数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其中,第一维度平均分数T检验表明:F的相伴概率为0.158,大于显著性水平0.05,不能拒绝方差相等的假设;再看方差相等时T检验的结果,T统计量相伴概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说明仅应用传统讲授法学习社会心理学课程的2016级学生与将情景教学法引入社会心理学课堂的2017级学生在量表第一个维度(学习态度)上存在显著差异,2017级学生在学习态度维度上更积极肯定。

(2)对2016、2017两个年级学生在量表第二维度(课堂气氛)平均分分别是2.416、3.460,2017级学生的得分明显高于2016级学生得分;再对第二维度各项目得分及平均分数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其中,第二维度平均分数T检验表明:F的相伴概率为0.036,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说明仅应用传统讲授法学习社会心理学课程的2016级学生与将情景教学法引入社会心理学课堂的2017级学生在量表第二个维度(课堂气氛)上存在显著差异,2017级学生的社会心理学课堂上师生、生生互动更充分、更好。

(3)对2016、2017两个年级学生在量表第三维度(情感体验)平均分分别是2.4227、3.5433,2017级学生的得分明显高于2016级学生得分;再对第三维度各项目得分及平均分数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其中,第三维度平均分数T检验表明:F的相伴概率为0.004,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说明仅应用传统讲授法学习社会心理学课程的2016级学生与将情景教学法引入社会心理学课堂的2017级学生在量表第三个维度(认知体验)上存在显著差异,2017级学生的情感体验更积极。

(4)对2016、2017两个年级学生在量表第四维度(获得感)平均分分别是2.371、3.474,2017级学生的得分明显高于2016级学生得分;再对第四维度各项目得分及平均分数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其中,第四维度平均分数T检验表明:F的相伴概率为0.002,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说明仅应用传统讲授法学习社会心理学课程的2016级学生与将情景教学法引入社会心理学课堂的2017级学生在量表第四个维度(成长性)上存在显著差异,2017级学生认为学习社会心理学课程后收获更大,对自己的影响更长远。

五、结论

(一)情景剧教学法的应用,有利于实现“金课”建设的目标,可在某些课程中选择性推广

通过课堂效果观察及实效性数据分析,情景剧教学法被证明教学效果良好,既能够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又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学有所获,获得成长,应用效果与“金课”目标一致,有利于“金课”的建设。

社会心理学课程比较特殊,诸如知识点与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研究对象是各种各样的人,情境易于模拟创设,所以将情景剧教学法应用于课堂教学成为可能。诸如:市场营销、公共关系、领导科学与艺术、招聘实务、培训实务都具备以上几个特点,因此,情景剧教学法作为一种既能够激活课堂活力又具有实效性的教学方法,可以在这类课程中选择性推广。

(二)教师全程引导,将思想性与趣味性结合

在情景剧准备——表演中,学生们热情高涨,无论在查找资料过程中,还是在编写剧本,排练过程中,都积极参与。90年代末期出生的他们,思想开放,敢于表达,能够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用幽默风趣的表达将知识点主题演绎出来,表演过程中课堂里充满了欢声笑语。但由于他们的理论水平的局限,对于某些知识点的理解不够精准,所以在思想性上还有一些缺陷。比如会出现团队总结的主题与观众同学总结的主题有偏差的情况,这也就说明团队想要表达的主题与实际表达出来的主题不一致。究其根本原因,还是由于对某些理论知识点的理解不够准确,对内涵理解不够全面所致。因此,教师需在整个过程中给予引导,注意思想性与趣味性的结合,而不至于跑偏、让“情景剧”流于形式。

猜你喜欢
社会心理学情景剧金课
新媒体时代下情景剧的“新”呈现
——以情景剧《半条被子》为例
以本为本“金课”打造之精讲精练与发散思维在微积分中的应用举例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基于“金课”标准的《管理会计》课程改革思考
探讨如何打造“金课”在中西医结合眼科教学上的实施
(情景剧)一江之水
浅议农村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情景剧创作
浅谈青少年犯罪心理的成因与预防
伯科维茨:攻击、愤怒和助人行为研究的巨匠
青少年自尊发展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