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聪光
白色塑料袋、农膜等制品为日常生产、生活常用的便利产品,生活中基本离不开塑料用品,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但也制造了大量的环境污染问题,制约着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是我们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近期,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围绕白色污染治理的重点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塑料制品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同时,那些街头偶尔飘散的废旧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快餐具,也成了较大的污染问题。
生活塑料用品。鸡泽县城镇人口13万,日均产生垃圾约140吨,其中塑料制品占4%左右;农村人口20.4万,日均产生垃圾约155吨,其中塑料制品占3%左右。主要来源于超市、农贸市场、餐饮、小摊贩、小商店、快递、外卖等用品。按照《邯郸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要求和鸡泽县重点工作安排部署,鸡泽县依托农村垃圾回收网点以及县、乡镇垃圾填埋场,对村庄内外、道路两侧、连村道路、坑塘河道、城乡结合部积存垃圾、杂物、杂草,以及县城生活小区、学校、医院、公园、河道内的垃圾进行了彻底清理。达到了地面无白色垃圾、树木无白色树挂、绿(林)地无白色树裹、“窝风死角”无白色废弃物、河道无白色漂浮物的整治目标,实现了对白色污染的长效管理。
农膜污染。鸡泽县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以及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2019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6.76万亩,蔬菜播种面积10.95万亩,主要覆膜作物有辣椒、棉花、甘蓝、油葵等,其中辣椒使用地膜面积2万亩,棉花使用地膜面积7000亩,甘蓝使用地膜面积3万亩,油葵使用地膜面积2000亩,设施蔬菜使用棚膜面积8000亩。常规农膜材质为聚乙烯吹塑膜,地膜厚度0.004毫米,棚膜厚度0.06毫米,使用量地膜约3千克/亩,棚膜约20千克/亩,全县共使用农膜337吨。从农膜使用量、回收量、回收率以及标准膜使用量等方面的调研情况看,鸡泽县农田地膜当季残留量平均每亩0.75公斤左右,残留率在25%左右,2019年全县农膜回收率达到了75.78%,实现了年初制定的农膜回收率目标。
2008年6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限塑令”,但据调研了解到,农贸市场、超市、电商、快递、外卖等使用不达标塑料袋现象扔时有出现。鸡泽县还存在境内无塑料回收企业、垃圾无分类、全县规模化种植还不完善等问题。彻底清除白色污染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
为此,鸡泽县制定实施了《鸡泽县白色污染综合整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在全县范围内深入推进白色污染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县直各有关单位、各乡镇进行了明确分工。
清理白色垃圾杂物。对乡村内各类塑料(包装)制品、纸张等废弃物进行彻底清理,科学安排农具、农作物秸秆及杂物的堆放地点。清理了坑塘河道垃圾、水面漂浮物。按照“河长制”属地管理的原则,集中对本辖区内漂浮物、白色垃圾等废弃物进行了清理,将清理上来的漂浮物、垃圾倒入垃圾桶或中转厢内再统一转运至垃圾处理站处理。清理了道路两侧林带、绿地。对各道路沿线两侧绿化带、绿地进行了全面排查,集中清理塑料、废纸张、饮料瓶、食品袋等“白色污染”。清理了城区内白色垃圾。集中整治了县城内小区、公园及周边建筑工地、企业周边死角生活垃圾、塑料制品、纸张等废弃物。及时清理了公共墓地及其他坟头场所因祭扫产生的各类塑料(包装)制品、纸张等废弃物。
狠抓农业面源污染治理。2019年,鸡泽县农膜回收率达到75.78%以上,农膜“白色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加强地膜源头控制。加强对国家颁布地膜生产标准的宣传贯彻,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地膜污染防控意识。积极组织农业系统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地膜打假工作,严厉打击不合格地膜产品的经销。引导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地膜,杜绝不达标地膜产品入田,从源头控制和减少“白色污染”。2019年深入田间技术指导30余次,发放明白纸等宣传资料2000余份。
逐步提升废旧农膜回收利用能力。依托鸡泽县垃圾填埋场、垃圾回收网点,重点建立从田间地头到垃圾处理点的残膜回收“通道”,积极探索企业回收、农户参与、政府监管、市场化推进的运行机制,逐步建立涵盖地膜捡拾、回收等环节的回收利用体系。
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了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通过印发宣传单、悬挂横幅标语、召开培训会议等方式,广泛宣传农膜残留对生活环境、土壤及农作物产量品质等方面的危害,加强对群众在残膜揭膜、清除时间、清除方式和方法等方面的技术指导,教育引导群众自觉捡拾残留废旧农膜,做到及时收集、定点堆放,最大限度降低农膜残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