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思
抗美援朝的苏联飞行员和苏联战机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时,苏联空军也参加了抗美援朝,中苏两国都为朝鲜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但过去人们对于苏联空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贡献有所忽略。在纪念抗美援朝战争70 周年之际,这一史实值得记上一笔。
1950 年6 月25 日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领导人和苏共中央领导人都高度关注局势的发展。朝鲜战争每天的战况材料,毛泽东、斯大林都在第一时间阅读、分析。支持朝鲜人民军是中共中央和苏共中央的共同想法。6 月27 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美军直接介入朝鲜战争,并命令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7 月7 日,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并纠集15个国家拼凑成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紧急入朝,支援南朝鲜李承晚政府。美军仁川登陆后,朝鲜战争局势发生了变化。此时,中共中央开始考虑派兵入朝作战问题,斯大林也在考虑这个问题。考虑到如果苏联直接派兵入朝作战,将与美国发生正面军事冲突,很可能触发第三次世界大战,而当时苏联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损失很大,还没有完全恢复,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不仅没有伤筋动骨,而且捞到了好处。此时如果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明显对苏联不利。因此,中共中央和苏共中央都考虑由中国派兵支持朝鲜人民军作战的可能性。但是中共中央在作出这个决定时,考虑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还没有建立起空军部队,没有制空权,无法为志愿军地面部队提供支持,而美国则有空军支持,志愿军入朝作战将遭受美军空军轰炸,会遭受很大损失。因此,中共中央向苏联方面提出,请求苏联派出空军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地面部队作战。
斯大林早在中共中央决定出兵朝鲜之前,就初步考虑了由中国出动地面部队,苏联出动空军部队,共同对美李军作战的方案。7 月13 日,斯大林在经苏联驻中国大使罗申转给中共领导人的一封电报中说:“我们尚不知道您是否已经决定在中朝边界部署九个中国师。如果您已经做出这样的决定,那么我们准备给您派去一个配备124 架飞机的喷气式歼击师,用于掩护这些部队。”“我们打算由我们的飞行员培训中国飞行员两到三个月,然后把全部装备转交给你们的飞行员。我们打算让在上海的航空师也这样做。”斯大林主动与中国方面联系,目的是想敲定这个方案。
斯大林的这个电报,不仅明确了苏联要派空军入朝作战,而且确定了派出空军入朝作战的具体数量,特别是苏联方面答应为中国提供空军装备,将已经在上海的空军师也交给中国,这是最实际的支持,对中国尽快组建起空军十分有利。收到斯大林的来电后,中方由周恩来主持起草、经毛泽东审定,于7 月20 日发出了一份以毛泽东名义给斯大林的回电。回电表示:对于您的这一提议我们十分欢迎,对您和苏联政府所给予的援助和支持深表感谢。电报中还提出了空军装备交接、改装、人员培训的方案。25 日,苏联政府通过苏联驻华大使罗申转告毛泽东、周恩来,受斯大林的委托,拟议的训练中国的喷气式飞机飞行员的方式和期限,已经通过。这份电文与此前的斯大林口径相同,大意是:已经确定把苏联移交给中国军机之事敲定下来了,还特别提到将在上海的苏联空军师交给中国。另外,斯大林还决定,派苏联空军到中国东北地区担任防空任务。
当时的东北地区,实际上已经是抗击美国侵略朝鲜的后方基地。随后,苏联空军在1950 年8月和9 月,仅仅用两个月时间,就把一个喷气式歼击机空军师派驻到中国东北,这个师有3 个团,120 架喷气式飞机。当时苏联的喷气式战机是世界上比较先进的,美国的战机比之也稍逊一筹。有这个苏联空军师进驻中国东北,无疑使中国东北地区的防空力量大增,美国派空军对中国东北地区进行大规模轰炸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中国有了东北地区这个大后方基地,派出志愿军入朝作战就有了底气,减少了后顾之忧。
苏共中央与中共中央领导人在1950 年7 月共同作出的决定和当年8 月和9 月就实施到位的这个计划,对于中共中央在10 月作出派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决定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9 月15 日,美军在仁川登陆,朝鲜人民军主力遭受重大损失。美国军队和“联合国军”以及李承晚部队不顾中国方面的警告,先后越过三八线持续向北推进,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处于被灭亡的危险境地,金日成写亲笔信派人送到中国,请求中国派兵支援。毛泽东于10 月初收到这封信后,中国是否派兵赴朝参战的问题迅速提到中共中央日程。10 月5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出这个决定,是以苏联派空军掩护中国入朝参战部队为重大考虑因素的。但是中共中央没有想到苏联却在这个问题上开始犹豫不决了。
同是10 月5 日这一天,斯大林召集苏共中央政治局成员讨论朝鲜危机问题。经过反复研究,最后形成了一个一致意见:如果苏联与美国发生正面军事冲突,将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而苏联目前的情况没有把握打赢第三次世界大战。苏联应该不惜任何代价避免苏、美在朝鲜的直接冲突。而对于苏联方面的犹豫,中共中央还一无所知。10 月8 日,毛泽东发布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志愿军的先头部队已经集结在中朝边界准备进入朝鲜。
斯大林为什么在这个重大问题上态度变化了呢?原来,他是在审视世界军事格局和苏联的实际情况后才犹豫不决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蒙受重大损失的苏联在整体实力上,不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损失不大却获得很多利益的美国。战后,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当时苏联与美国对抗的主要方向是欧洲。在欧洲方向,美国建有很多军事基地,有包括空军在内的大批驻军,苏联方面当时并不知道美国在欧洲到底部署多少战机,但把西方阵营中其他国家的军事力量综合起来考虑,认为苏联在欧洲方向上不占优势。苏联在西伯利亚方向上的军事力量总体看也不强,如果苏联在远东与美国发生正面军事冲突,必将把欧洲方向的一些军事力量东调,这样会造成苏联总体战备失衡。如果此时在欧洲方向上发生两大阵营的军事冲突,对苏联会产生致命威胁。另外,苏联如果把主要军事力量东调,需要时间。从军事角度看,调动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很多军事漏洞,调动后苏联在欧洲方向上对西方军事力量的对比将大为降低。苏联如果派空军赴朝鲜参战,就不能只调一两个空军师的兵力,必须在远东地区形成对美国的空中优势才有打胜的把握,否则只能是给对手提供空中靶子。如果马上调动欧洲方面的空军去朝鲜参战,欧洲方向上的空中防卫结构也会被打破。这是任何有军事常识的人都不能匆忙作出的决定。
1959 年的毛泽东
10 月8 日下午4 时,麦克阿瑟派出两架美国F-80 战斗机侵入苏联滨海地区领空做低空飞行,并对苏亚哈河地区距边界100公里处的一个苏联军用机场进行机枪扫射。这个事件不能不引起斯大林的注意,他要对美国的军事意图进行研判。他至少认定,美国这次挑衅,是对苏联的警告。在远东苏联空军与美国空军占比处于很大劣势情况下,他要考虑出动空军赴朝鲜参战的后果。
然而斯大林毕竟是一个国际主义者,他虽然从世界政治格局整体考虑,在出动苏联空军赴朝作战问题上犹豫了,但他在内心还是有支援朝鲜人民军和中国志愿军作战的打算的。他当时一方面从苏联面对的军事危险状况考虑问题,另一方面他也考虑远东方向的战略问题。朝鲜与苏联,朝鲜与中国,都领土相连。中国与朝鲜是唇齿相依的关系,苏联与朝鲜也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对苏联来说,朝鲜如果亡国了,对苏联也有一个唇亡齿寒的问题。斯大林为首的苏共中央不可能见死不救,眼看着让朝鲜灭亡。中共中央在出兵朝鲜问题上是动了脑筋的,使用的是志愿军的这种表面民间的名义。对此,苏联方面是知道的,那么,苏联出动空军进入朝鲜上空与美国军队作战,是采取民间名义还是采用秘密方式,也要考虑成熟才能行动。更重要的是,斯大林要考虑调整欧洲方向上的军事防务,要考虑调动空军时需要新增多少力量和多长时间才能补上哪些可能出现的漏洞。在今天看来,在当时这个重大历史背景下,斯大林犹豫不决,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斯大林出兵朝鲜的决心是下定了的。在他和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与到访苏联的周恩来、林彪会谈时,斯大林明确表态:苏联方面可以为中国的志愿军提供武器装备,在两个月或者两个半月后出动空军支援中国的志愿军。但他没有回答苏联派出的空军是否要进入朝鲜上空支援志愿军作战的问题。他为什么这样表态,就是因为他需要在欧洲方向上进行一段时间的军事防务调整。这也是从苏联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的。中国与苏联毕竟是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斯大林这样表态,已经确定了一个大原则:苏联要出兵朝鲜。但他不可能把一切细节全部说清楚,更不能讲明出动空军作战的范围。考虑事关重大,周恩来建议,采取周恩来与斯大林联名致电毛泽东的方式回复。苏联方面同意这样做。这封电报于10 月11 日发出。
10 月11 日当天毛泽东收到了这份电报。对于电报中说的“苏联可以完全满足中国提出的飞机、坦克、大炮等项装备,但是苏联空军尚未准备好,在两个月或两个半月后才能出动空军”这句话,毛泽东反复琢磨,觉得苏联是否派空军进入朝鲜领空协助志愿军作战还是没有准确的话。如果苏联不出动空军,志愿军将付出比原来估计大得多的牺牲且不说,还极有可能在朝鲜站立不住而被打回来。而且,美国有借机将战火烧到中国东北地区和南部中国地区的可能,刚刚建立起来的新中国人民政权将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对此,毛泽东不能不慎重考虑。因此毛泽东复电周恩来,要他明确提出希望苏联方面为志愿军提供空军支持。
周恩来收到毛泽东电报后立即面见斯大林,双方又进行了会谈。周恩来明确提出中国派志愿军需要苏联空军支持的意见,但斯大林仍然没有表态。周恩来则表示,中国志愿军在没有苏联空军支援的情况下无法进入朝鲜作战。讨论中,斯大林也试探性地提出一个方案:如果中国方面不派志愿军入朝作战,让金日成及其政权和军队暂时退到中国的东北地区。对此,周恩来和林彪没有表态。
周恩来与林彪联名将会谈情况致电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后,毛泽东反复研究了电报中斯大林说的话,感觉斯大林并未把话说死,只是做了两手准备,说的是可进可退,进退自如的话。不仅毛泽东这样认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很多同志也持这种看法。在13 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紧急会议上的讨论中,大家都相信,苏联会在两个月后出动空军支援志愿军,甚至能进入朝鲜领空直接配合志愿军作战。因此会议决定,不管苏联方面派不派空军支援志愿军,中国人民志愿军依然出兵朝鲜,与朝鲜人民军一起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作战。毛泽东把这个决定电告周恩来,同时在电报中还说了这样的话:“两个月后,苏联志愿空军就可以到达。”斯大林高度关注朝鲜战局。当周恩来告诉他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在没有苏联空军支援的情况下仍毅然决定派志愿军进入朝鲜作战时,斯大林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10 月19 日,早已集结于中朝边境地区的志愿军秘密进入朝鲜。10 月25 日,志愿军首战告捷,歼灭包括美国军队在内的大量侵略军,迫使美国军队不得不停止北进。
关注朝鲜战况的斯大林对志愿军首战告捷十分高兴。他知道,志愿军进入朝鲜作战,朝鲜这个中苏两国共同的友好邻邦有救了,远东地区的战略格局将对社会主义阵营有利。他下定决心,派苏联空军进入朝鲜领空参加抗击美国侵略者的战争。苏联情报人员经过细心调查,发现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空军已调出一部分去朝鲜半岛作战,美国在欧洲仅剩150 架作战飞机,编制不足一个师。虽然美国的盟友有大量空军战机,但与苏联新制造出来的飞机相比,性能要落后一些,因此断定:美国和它的西方盟友要想在欧洲方向与苏联打一场大规模战争,空军力量是不行的,没有三年的准备,他们不敢轻举妄动。苏联经过对欧洲方向苏联空军的战略调整,在确保能够保卫苏联领空的情况下,决定不能坐视美国在远东扩张势力,不能坐视朝鲜灭亡。如果朝鲜灭亡,日本海将被美国所控制,苏联的符拉迪沃斯托克不冻港将被封死,苏联在太平洋的舰队将无用武之地。如果朝鲜灭亡,苏联将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来自欧洲和亚洲两个方面的夹击,苏联将在战略上处于极为被动的局面。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损失惨重,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急需休养生息,积聚国力,迫切需要搞和平建设,不想打仗,但美国把战火烧到中国家门口,也烧到苏联家门口,就不能任由它欺人太甚。因此,斯大林决定秘密出兵,狠狠地打击美国侵略者,给它一个教训,使它再不敢在远东胡作非为。斯大林的这种战略考虑,与毛泽东的战略考虑,有总体相似之处。
斯大林下达秘密命令:将苏联部分空军部队调到远东方向,大部分空军秘密进驻东北地区的中国机场,进入朝鲜上空参加作战。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第一次战役胜利还不到一个月的11月的第一个星期天,苏联第六十四防空集团军军长罗波夫率一个只有32 架飞机的缺编团队悄悄飞抵丹东浪头机场。当11 月初,中国人民志愿军再次向“联合国军”发起进攻并取得胜利时,苏联空军也出现在鸭绿江上空,并且越过鸭绿江,掩护中国人民志愿军运送武器装备的通道,而且苏联空军飞行员作战十分勇敢,对美国空军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可见,斯大林虽然口头上没有向中国领导人保证要派空军赴朝直接支援志愿军作战,但仍然秘密命令苏联空军进驻中国,并且在刚刚进驻、还没有完全准备好的情况下,就飞到朝鲜上空支援志愿军作战。
斯大林经过慎重考虑,决定苏联空军不使用志愿军的名义,而是采取将苏联空军扮成中国军队的方式。这样,能够防止暴露身份,避免与美国发生正面军事冲突。在斯大林亲自过问下,苏军空军制定了多项保密措施,如将苏军飞机上涂上中国军队的“八一”标记;飞行员穿中国空军服装;禁止飞行员到美军控制区和海上作战,因为一旦迫降,极有可能被美军俘获;飞行员不能在电台中讲俄语;苏联空军不在苏联机场起飞,只在中国东北机场起飞等。
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得知苏联方面已经决定派空军进入朝鲜领空作战,空军先头部队已经进驻中国丹东的消息后,非常高兴,也同意苏联空军采取的上述做法。中朝两国共同商议后,决定中朝成立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即空联司),便于统一指挥空军并提供统一的地勤服务。这个司令部,指挥的实际上都是苏联空军。因此,空联司提出请罗波夫中将参加。罗波夫按照苏联国内的指示谢绝参加,但他参加实际的作战指挥工作。
第一批苏联空军进驻中国东北地区后,陆续又调来一些空军精锐力量进驻中国,而且调动速度非常快。仅仅1950 年11 月一个月内,斯大林就派出13 个航空兵师进入中国,担任防空任务,同时寻机进入朝鲜领空直接支援志愿军地面部队作战。1951 年1 月,随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战线向南推进,斯大林又命令苏联两个航空兵师直接进入朝鲜,掩护志愿军清川江以北100多公里的交通线。
斯大林在直接派空军和志愿军携手作战的同时,还下决心以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建制为依托,帮助中国组建一支强大的空军部队。除了此前已经移交给中国的两个空军师外,斯大林亲自拍板决定,以半价或者折价的形式出售给志愿军大量空军武器装备,其中很多是赊购的,赊购的贷款年利仅为1%。1950 年底中苏两国进行购买战斗机谈判时,苏联军方只同意卖给中国性能略微落后于美国F-84 型战斗机的米格-9 型战斗机。中方没有提出异议。报告送给斯大林看时,他十分生气,立即把苏联空军领导人叫来进行严厉批评,并当场决定,苏联向志愿军提供372 架性能优于美国F-84 型战斗机的米格-15型战斗机,而且一个卢布也不要,是无偿给予。这种战斗机是苏联刚刚投入生产的,当时只有不到500 架,却一下子给中国372 架。到朝鲜战争结束,苏联共向中国提供了64 个陆军师和22 个空军师的装备,其中有20 个师的装备是斯大林亲自作出的特别决定,无偿赠送给中国的。斯大林的这个决定,不仅是对赴朝作战的中国志愿军最切实的支持,也是对中国空军建设的极大帮助。来到中国的苏联空军官兵们,为培养中国飞行员和地面部队花费了大量心血。他们帮助中国培训飞行员、教中国空军技术人员掌握飞机机械修理技术、教中国空军地面指挥、教中国飞行员空中战机之间协同作战,尽心尽力,毫无保留。可以说,中国空军是在苏联帮助下建立起来的。中国志愿军飞行员刘玉堤、罗沧海能够在空战中单机打掉多架敌机,勇敢是主要因素,但也与苏联教练员的培养是分不开的。
大批苏联空军赴朝与美国空军直接作战不久,刚刚建立的中国空军也进入朝鲜上空与美国空军作战。经过重组的朝鲜人民军空军虽然数量不多,但也升空对美国战机作战。当时在朝鲜战场上与美国空军作战的空军,分属三个国家:苏联、中国、朝鲜,而以苏联空军为作战的主力。我国空军原司令员王海上将在他的自传中写道:抗美援朝战争的“空战主要是苏联空军打的。后来的大机群作战,特别是与F-86 大机群作战,仍由苏联空军唱主角”。
尽管苏联空军采取了伪装措施,还是被美国发现了。奇怪的是,美国一直没有把这层窗户纸捅破。美国这样做,也是迫于现实:美国当时要想与苏联打一场全面战争,也没做好准备。它也竭力避免与苏联发生正面军事冲突。
苏联并不是随便派空军飞行员进驻中国并飞到朝鲜上空与美国空军作战的。苏联军方知道,当时美国的空军飞行员是世界一流的,每个飞行员都有长期实战经验,飞行技术相当高。因此,苏联空军派空军飞行员去朝鲜参战,对飞行员也是选了又选,必定是优秀的飞行员才能参加朝鲜空战。选拔出来的这些优秀飞行员,在与美国空军飞行员作战时,既表现出高超的技术水平,更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牺牲精神。由于苏联赴朝空军飞行员是千挑万选才派来的,因此,一开始飞行员很少,每个飞行员都要连续作战,经常是执行任务回来降落不久,立刻又接到起飞作战的命令。美国当时派到朝鲜战场上的空军数量比苏联空军多,因此在朝鲜战场的空战中,常常是苏联飞行员驾驶一架战斗机迎战数架美国战机。有一位苏联空军飞行员在与美国战机的空战中,以一架战机对几架美国战机。他在击落两架美国战机后,自己的战机也严重受伤,根本无法飞回,此时,美国战机围了上来,这名苏联飞行员驾着战机撞向美国战机,与敌人同归于尽。
抗美援朝的苏联空军飞行员
在抗美援朝的几年时间里,苏联空军先后出动了12 个空军师,直接投入与美国空军进行了1872 次空战,共击落1097 架美国飞机,并且为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后方及交通运输线提供了掩护。除了派空军航空兵赴朝作战外,苏联还派出高射炮兵进入朝鲜作战。这些高射炮兵在朝鲜战争中,共击落212 架敌机。由于当时苏联的轰炸机性能与美国比还相差很大,因此苏联没有出动轰炸机作战,但仅仅上述战绩,就堪称骄人了。更重要的是,苏联空军的支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在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作战中取得节节胜利的重要因素。
苏联空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也付出了很大牺牲。在整个抗美援朝作战中,苏联共损失战机335架,牺牲飞行员200 名,牺牲179名高炮部队官兵。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苏联空军和高炮部队官兵的遗体,全部安葬在中国旅顺苏军烈士陵园,一直到今天。
朝鲜停战协定签字后,苏联空军仍然在中国东北机场驻扎了一段时间,防止美国方面出现反复。在朝鲜局势基本稳定后,苏联把他们派驻中国东北地区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全部空军战机和地面装备无偿地移交给了中国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