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2020-09-06 13:38赵磊
建筑与装饰 2020年22期
关键词:配合比设计混凝土

摘 要 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適用性、舒适度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混凝土具备质量好、使用周期长、稳定性强等诸多的优势,就使得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建筑工程的质量也进行了大幅度的提升。混凝土作用的发挥需要建立在掺和料质量保证、混凝土配合的科学性基础上,从而进行混凝土的配比设计工作,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本文结合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问题,提出了几点配合比设计策略,对相关行业工作人员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使用周期

引言

建筑行业是与人们生活和工作过程息息相关的部分,建筑物的安全性与质量也直接影响到人们居住和使用的安全性,许多建筑工程企业过分地追求施工方面的经济效益就会导致在施工质量方面的控制能力降低,从而影响到整体工程的发展。混凝土可以在此过程中起到保证施工质量的基本性作用,从而提升混凝土施工中的强度和工程的质量,增强建筑物结构的稳定性。在最佳的配合比的情况之下,可以在根源上提升整体工程质量[1],部分标号的混凝土配合比见表1。

1混凝土在配比设计时存在的问题

混凝土的设计和配比的工作需要具备相关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但是在目前的设计工作中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骨料配比不当,在进行混凝土掺和料的配置工作中,粗细骨料以及其相应的类型都会影响到混凝土的使用性能。因此,在混凝土设计方面需要对于骨料的种类、级配进行相应的探究和标准的制定。骨料配合比的严格控制工作,可以更好控制混凝土内部的空隙面积,从而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混凝土生产企业的原材料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为对于混凝土配合过程中的粗细骨料的认识不完全,虽然水泥的质量比较高,但是在砂石配比和规格上难以满足混凝土的质量要求。混凝土的质量问题还有可能出现在骨料的含水率的问题上,通过工作技术人员的经验式的判断方法是十分不科学的,应该根据天气、气候以及人为等原因进行综合性的判断工作。第二,设计标准的缺乏,也是混凝土设计工作方面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设计的不规范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混凝土的功能发挥。普通混凝土的设计标准并不能适用于混凝土,单纯根据设计工作人员的经验进行分析,就很难进行规范化的生产工作。第三,生产企业为了赢得较高的经济利益,对于成本控制工作的落实将生产过程中的生产配置工作标准下降,对于生产过程中的控制关注度不高。要想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需要将各项工作进行优化,需要根据对应工作的标准进行全面的优化与分析,从而通过反复的校核发挥更好的作用[2]。

2混凝土所适用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2.1 合理选择原材料

高性能的混凝土由骨料、凝胶材料和外加剂组成,混凝土的质量保证就需要在原材料方面进行严格的筛选和控制。首先,在骨料的选择方面,要将混凝土的强度、抗裂性、弹性模量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提升混凝土的硬度和质量。其次,凝胶材料方面也需要进行水泥和矿物质掺和料,需要将水泥型号的控制和选择进行匹配,原材料中水泥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原料,对于混凝土的质量影响也最大,水泥的质量检测是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步。

2.2 控制原材料质量

混凝土质量的控制需要从原材料的质量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工作,进场阶段需要对于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筛选,也在整体工程的要求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检测。混凝土的材料包括了粗细骨料、外加剂、水泥等,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性能与原材料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集料的质量验证和控制工作是需要工作人员对于工作中进行细节的把握,落实好工作的内容,验证工作包括了对集料的压碎值指标、集料的含泥量以及集料的级配程度的检验工作。在混凝土生产中的质量控制需要从集料的云母含量、氯离子含量等进行及时的检验工作,每一阶段的施工工作结束之后就需要进行及时的检查工作,检查完成之后可以进行后续的工作[3]。

2.3 合理选择配比参数

(1)水胶比。更低的水胶比可以延长使用的周期,混凝土的强度与水胶比呈现反比的关系,内部的缝隙率会进一步降低,也就可以更好地发挥水泥粒的作用。

(2) 浆集比。浆集比对于混凝土的强度有着较为明显的反应,水泥浆的作用仅仅局限于连接骨料方面,当骨料与水泥浆的使用比为65∶35 时混凝土的性能更加稳定。

(3)减水剂掺加比。减水剂掺和比的高低对于混凝土强度和使用周期有着严重的影响,可以增加混凝土流动性,保证在施工过程中的便利性。

2.4 对配比环节进行细化

混凝土的具体生产过程中,配料比需要进行科学化的设计工作,在对于混凝土的强度、硬度等方面的工作要求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工作,使得混凝土可以满足后期施工的基本要求。生产技术人员对于生产过程中的分析,要提升自身责任感和自身理论技术的水平,在针对性的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来使得其质量进行提升,尤其是在运输工作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科学配比来减少其硬化。具体的配比工作中要对于搅拌工作、水量控制、减水剂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应砂率的最佳比值约为34% ~ 44%。

2.5 计算过程中的问题

关于多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是基于多变量环境考察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能够对自变量的影响系数进行量化。在回归过程中,有5个问题值得考虑:①样本的问题。样本问题包括样本的数量和样本的质量。在预拌混凝土实际生产中,只要原始数据的样本数量足够大,回归系数就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这些因素的影响。在预拌混凝土实际生产中,因生产控制、原材料波动、取样、试件制作等各种各样的原因,总有一些数据严重偏离正常值,在回归时,对这些数据的取舍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4]。②权重的问题。在预拌混凝土实际生产中,不同品种的混凝土生产频次是不一样的,如果不对生产原始数据作一些技术处理,由于权重不一样,会导致回归方程的小幅偏离。对于不同的混凝土等级,对原始数据进行分类平均,再进行回归有助于解决权重不一致的问题,分类平均后的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较直接回归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也证明了这一点。③回归方程外延使用的问题。回归使用的原始数据中各种因素存在一个数值范围,一个或几个因素大幅度偏离这个范围时回归方程是否继续适用,应慎重对待,有条件时应进行实际试验验证。④回归方程的修正问题。在实际生产中,原材料总是波动的,而且强度也不仅仅只受回归方程中这几个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回归方程中引入一个修正系数是必要的,这个修正系数综合反映了材料波动及其他因素的综合影响。⑤回归方程的使用问题。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种数据分析工作,即回归的方法是通用的,但回归的结果是专用的,不要轻易尝试用其他企业或不同材料的回归结果来指导配合比设计[5]。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建筑工程不断发展,混凝土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其质量的控制和科学配比工作的进行,有助于保证整体工程质量,从而促进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宁兆魁.浅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其存在的问题[J].广东建材,2019,35(2):13-15.

[2] 童雪峰.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常见问题及解决[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0):484,486.

[3] 吴佳健,林国雄,张荣,等.利用水胶比与强度的回归关系解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问题[J].混凝土世界,2012(7):76-81.

[4] 张英志.增加外加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问题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4):173-174.

[5] 马保国,王信刚,李相国,等.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其存在的问题[J].混凝土,2005(2):12-15.

作者简介

赵磊(1983-),男,天津人;学历:本科,职称:工程师,现就职单位:湖南株洲南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荷塘分公司,研究方向: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猜你喜欢
配合比设计混凝土
浅谈商品混凝土使用控制技术措施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混凝土
隆潘卡尔电站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研究
高性能绿色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泵送施工
论配合比设计在公路建设施工中的运用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