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破碎与反思

2020-09-06 13:46杨千乐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9期

摘    要:在影视美术中,场景空间往往是电影情节展开的特定环境,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最近大热的《1917》更是如此,影片描绘了两个英国士兵在八小时内穿越敌区传达消息的过程,通过“一镜到底”的形式展现。导演将“内容本体”颠倒成了“影像本体”,因此在空间设置上更是别出心裁,并且借鉴了许多文艺片的手法与构造,配合其独特新颖的形式打造出了别样的战争美学。

关键词:一镜到底;场景设置;战争美学

一、叙事场景空间下的沉浸感

影片的故事很简单,一切都主要发生在行进过程中未知的危险,《1917》的新颖之处在于观众仿佛是接受任务的第三人,一直参与其中,而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就是“一镜到底”的应用。“一镜到底”能最大限度展现时间和空间的连续性,更好地传达内在情绪的动向、过程以及完整状态。

战争是冷酷无情的,影片前半段出现的场景主要是壕沟、司令部、铁网之后的泥泞战地、充满老鼠的防空洞、草地和被废弃的房子。这些场景布置是为了还原大众所认知的真实的战争图景。同时腐烂的尸体、嗡嗡的苍蝇也一直出现,更加增强了画面感。

与此同时,光影的把握也参与到叙事场景的空间中。由于是战争题材,影片将室外天气设定为阴天,用以体现战乱环境下阴沉、压抑的氛围。直到最后一幕的温情时刻,才允许一抹阳光的进入。但阴天并不是时刻都有,在一些场景中导演利用“三分打,七分遮”的方法来构建。如布雷克和斯科菲尔德两人进入到被废弃的房子中时,光源主要在破漏的房顶,和残缺的墙壁,导演画面中的两处光源都加了适量的遮挡营造出阴郁的氛围。

在场景和表达形式的共同构建下,观影者和主人公合二为一,沉浸在影片精心布置的时空之中,此时的紧张氛围不需要过多的渲染,之后的惊吓感和恐惧感是瞬间爆发出来的本能。

二、表意场景空间下的破碎感

人在战争中的死亡,不一定是死于枪林弹雨、炮火横飞,这些巨大的战争表象,也有可能是死于一只乱窜的老鼠,一次本能的善良,以及一种无法摆脱的荒诞与绝望。[1]影片中的铁网、乌鸦、苍蝇、尸体、白骨,展示了战争的恐怖和残酷,但是这几乎是所有战争片的标配。比感官刺激更触动心灵的,是那些碎片式的温暖,不连贯的感受,和随着长镜头一起绵延的虚无。

表意场景中大量的道具设置让我们在沉浸的未知危险之中感受到了不经意流出的温暖:突然出现的牛奶带来希望与生命的延续;漂浮的花瓣带来战争中的诗意美感和唤醒;结尾孤独的树象征了危险的希望;还有一直在影片中贯穿出现的照片。

照片是战争片中的常用道具,是在巨大创伤下的个人温情体现。影片《1917》的立足点就是从个体出发,因此照片的表意功能加倍放大。当布雷克和斯科菲尔德在进入德军防空洞,发现床架上有一张德军紧急撤退时遗留的与家人的照片;继续往里走时,老鼠引爆了地雷,斯科菲尔德被埋,当布雷克救出他,斯科菲尔德走出来便掏出装有照片的铁盒,确认照片的存在。正是死里逃生,激发起此前比较冷漠的他对家人的牵挂之情。布雷克临死前,让斯科菲尔德帮他掏出家人的照片,斯科菲尔德举着照片给他看,布雷克死后,斯科菲尔德将照片放回布雷克的衣服,让其家人“陪着他”。

影片由战地的草丛开场,也从战地的草丛结束;近乎一样的两片草地,一个是后方的景色,一个是前线的景色。结尾斯科菲尔德靠着一棵树,掏出家人的照片端详后,如释重负地闭上眼睛,就像影片开端那样,二景何其相同,历经艰险和生死的斯科菲尔德像完全没有移动过一样,从一点到另一点,这样的刻画透露出了战争的荒诞性,我们不由得开始代替斯科菲尔德思考:战争为了什么?

三、对比环境设计下的战争反思

影片前半部分,现实主义叙事手法和沉浸的感觉让观影者和送情报的士兵一起走向目的地。当布雷克遇难后,斯科菲尔德从迎来了转变:从一个被迫前行转变成主动且坚定地前行。这明确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了对比环境的设计之下。

场景的转变在一个二十秒的黑屏后,沉浸其中观看者由此暂时逃脱出来,当再次亮屏的时候,太阳般刺眼的照明弹将影片的色彩点亮,影片由此开始诗化的表达,超现实主义的倾向开始凸显。斯科菲尔德逃离废墟之城,是全片光线处理最为烂漫的段落,过于明亮的光效将废墟之城描绘成看人间的炼狱,一团团燃烧的光源划过天空,照射在残垣断壁上,拉出长长的影子和流动变化的光影,噩梦般的鬼魅氛围在这其中蔓延,孤独的科菲尔德在其中奔跑,画面节奏也因此变快,到达目的地的愿望变得迫切起来。逃离段落的最后片段,导演将拍摄时间设定成黎明时分,在即将逃出的一瞬,画面主体色调由狂热的红黄色变为理性的冷蓝色,利用天光的色调与燃烧房屋的色调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士兵一瞬间处境的转变,也让我们暂时放下了悬着的心。[2]

前后写实和超现实的对比在环境设计的色彩光影中凸显出来,后半段诗意的表达让我们开始随着漂浮在花瓣与尸体之间的斯科菲尔德游走、迷茫,以及再次在思考自己置身于何处。

四、结论

伴随着技术的不断更迭,一切形式变得有了可能,“一镜到底”的沉浸感给我们带来全新的观影体验。影片《1917》对场景设置的精心雕琢,用真实而又诗化的设置在视觉以及感受上呈现出了别样的战争美学。对于战争美学的探讨,其美的延展则一定要包含对物外之追求——或以社会批判隐喻,或以弘扬人性升华,或以追求正义与和平之不易,凡此种种无一不在拓宽美学视野衡量战争的广度与深度。[3]

但我们需要承认的是,影片《1917》形式精巧很大程度上盖过了深度的挖掘,就如绵延的长镜头久而久之虚无感会腾空而上。面对当下的数字技术时代,传统影视美学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场景空间设置作为影视美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也要随之要改变而适应发展,我们应积极学习片中的表达方式,与艺术化的诉诸手段,而对于形式与内容的结合上还应继续探索,不断尝试。

参考文献:

[1]杨帆,微电影研究

[2]木勾君,解电影

[3]张晶;石宕川.刀锋之美:藝术媒介视域下的战争美学建构.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年(03):89-96

作者简介:杨千乐(1999.2-)女,籍贯:河北保定,学历:河北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戏剧电影与电视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