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选取中泰成语“三从四德”和“??????????????”,通过阅读文献及咨询老师,来了解这两个成语的对古今女性和社会的影响。但无论是中国还是泰国古代对女性传统行为规范对当今社会都是有借鉴意义。对这些传统文化,应批判地继承,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关键词:行为规范;三从四德;??????????????
一、 “三从四德”的简述
(一)内容
中国古代对女子的要求是“三从四德”。“三从”:即未嫁从父(此处“从”指的是听从);出嫁从夫(此处“从”指的是辅助);夫死从子(此处“从”指的是抚养)。 “未嫁从父”顾名思义,女孩子在未出嫁时都应该听从家长的安排。东汉时期的曹娥为救落水的父亲而不幸遇难,世人欣赏她,为之感动,便立下“曹娥碑”来表彰她的孝行。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帮助家庭解决危难的花木兰更是被后人赞扬1。
“既嫁从夫”指女子在出嫁后应该尊重丈夫,听从丈夫的训导,与丈夫共同持家执业、孝敬长辈、教育儿女。
“夫死从子”是丈夫不幸先己而去,女子要坚守本分,尽己所能把小孩抚养长大,还应尊重自己子女的生活方式。孟子的母亲不畏艰辛为寻找适合孟子生活发展的环境而三次搬家,终将孟子培养成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妇女遵从“三从”能自主选择,而是必须按照“父命”、“夫旨”和“子意”来做事,以达到“为女孝”、“为妻贤”和“为母良”。“三从”要求女性应该服从男性。古代女性不能参政参军,没有独立的经济收入,加上社会文化教育女性为男性发展服务,女性屈从便由来已久。在商朝时期的甲骨文中,“女”字是以人屈身下跪的形象出现的。在汉字中,以“女”字作为偏旁部首的也往往是贬义词。而且在《周易》一书中所提到的也是主张妇女要顺从且专一,恒久事夫。而到了后来,更是要求妇女殉夫来守节,严格地限制寡妇改嫁等2。 “三从”是道德规范,而“四德”是实行“三从”时必须具备的风度修养、礼仪规范和执行技术。
(二)出处
“三从”出现于《仪礼·丧服·子夏传》(周、汉儒家经典)中。在讨论出嫁妇女为父亲和丈夫服丧的年限时说,“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3。
“四德”出现于《周礼·天官·内宰》中。“内宰”原本指的是教导后宫妇女的官职4。主要负责逐级教导后宫妇女“阴礼”、“妇职”,其中较高职位的“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5。原先是宫廷妇女教育门类,之后和“三从”一词连称,就成对妇女道德、行为、能力及修养的标准,即“三从四德”。 6
(三)提出的原因
周灭商以后,因为权位的分配和继承需要确定贵族男子本位的婚姻、家庭制度来作为组织上的重要保证,通过男女分工位置的劃分来排除女性在军事政治活动中的参与,就形成男女内外有别的制度。
这样的制度下,男性拥有无限的、开放的外部空间和职分,还有极大个人发展潜力。但女性的内部空间是有限的、封闭的。婚姻家庭制度中,要求男主女从,就是女性处于依附从属的地位。“内外有别”是维护家长制和决定妇女“三从四德”等一系列要求的重要依据,还是数千年中国文化中男尊女卑观念能够延续的基础。
(四)发展与影响
伴随男女平等思想发展,“三从四德”的影响不断被弱化。在太平天国运动、传教士的东来和早期维新人士的宣传后,男女平等思想便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了产生的基础和发展的条件。7“三从四德”的传统行为规范造成的影响便日益削减,这个词汇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观念。
虽然我们几乎没受到过三从四德观念的深刻灌输,但自幼就被教育要尊重师长,谈吐之间注意措辞,注重个人品德修养及仪容仪表。“三从四德”虽然束缚、剥削女性在政治、经济上的权力,降低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有值得借鉴的一面。
二、“??????????????”的简述
(一)内容
泰语中“??????????????”(三屋四水)一词分为“????????”(三屋)和“??????”(四水)。其中“????????”包括“?????????????????”(居住的房屋):保持房屋内的清洁,物品摆放井然有序,擦拭光亮;“???????”(秀发):细心护理秀发,用利于头部皮肤和头发生长的产品来护理,使秀发看起来柔顺美丽;“????????”(身体):保持身体皮肤清洁,整个人精神健康。去除死皮,为使新皮肤更好地生长,看起来更美。
“??????”(四水)包括“?????”(善心):首先要有善心,客人来访时要端水迎接; “?????”(言辞):说话要得体、动听,不说脏话,不失礼于人;“??????”(手艺):指的是烹饪的手艺;“????????????”(石膏水不干涸):不能让家里的红石膏水干涸,要保持湿润。因为古代的泰国人喜欢嚼槟榔,用来招待客人的槟榔需要配上蒌叶和红石膏水,以便有客来访的时候就可以很方便地端上来招待。8
(二)提出的原因
泰国处热带,植被丰富,容易获取生存资料,但全年湿热,会加速蚊虫细菌滋生繁衍,严重危害到居民的身体健康。居住环境卫生条件和个人卫生状况会直接影响该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炎热的气候也容易使人心烦气躁,房屋整洁和身体洁净会带给人清爽的感觉,平复烦躁的内心,使生活更加和谐,也有利人的身心发展。无论是打扫房屋还是沐浴,自然都需要用水,泰国可用的水资源也相对比较丰富。泰语中许多词汇也都与“???”有关。
(三)发展与影响
泰国古代婚姻制度是一夫多妻制,传统社会要求女性为男性服务。该词并不强调对女性学识的要求,可看出泰国古代女性需要打理家务,做农活,需要依附丈夫生活。泰国传统文化把女性比喻作象的后腿,仅能依附家庭生存。
拉玛五世王废除奴隶制,使女性摆脱当奴隶的厄运,并在经济上自食其力,为泰国社会的发展献出力量9。在拉玛五世王时期,贵族女性和普通女性的地位有所提高,因为拥有接受教育的机会。1921年通过《初等教育法》,规定对7-14岁男童实施义务教育。接受初等义务教育的女童,1921年仅占学生总数的7%,1925年就达到38%。10佛历2504年的教育发展改革之后,女性几乎拥有了和男性同等的就业机会。在现当代,即便还存在一些行业性别歧视或者苛扣女性薪水的现象,但总体上来说,泰国女性在经济、政治和社会方面的作用也几乎和男性同等了。
社会制度和社会观念的变更,加上女性地位不断提高,在经济上能独立,通过教育扩展视野,就不用依附家庭和丈夫生存后,这样具体的传统行为规范要求的影响就弱化了。我在泰国向老师问起“??????????????”时,也只有几位老一辈的老师知道,而相对年轻的老师都没听过,只能通过在网上查阅资料来了解。经年长的老师介绍,这个词在过去会作为男性挑选配偶的标准。
三、两者内容的异同
(一)相似之处
都是男尊女卑的封建制度下社会对女性的传统行为规范,是为巩固当时一夫多妻婚姻制度和男尊女卑封建统治制度而确立的。性别特权就是传统糟粕的一种表现,对女性有着各种各样的限制。这两者只对女性进行要求,并不要求男性。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會思想观念的改变等因素而弱化影响力,在现当代也鲜有人完全再以此来要求女性或作为男性选择配偶的标准。两者都没有对女性的个人能力或者自助谋生能力提出要求,而是都关注女性仪容仪表。在这样的行为规范之下,女性权益遭到不同程度剥夺,严重限制女性个人发展。
(二)不同之处
两者内容的侧重点不同。“三从四德”是在各个方面对女性进行限制,并且强调女性在每个年龄阶段都要以男性为核心,无论是对父亲、丈夫、还是儿子。而“??????????????”更关注的则是对女性的具体行为进行要求,比如要打扫房屋、护理秀发、锻炼烹饪技术等来为家庭和男性服务。
四、当今的借鉴意义
由“三从四德”延伸出应尊敬师长,在少不更事时多听取师长教导;“德”重在文明礼貌修养,延续中华文化中的礼仪,以礼待人;“言”和“功”重在才能和创造性的培养,要注意自己的言辞是否得体、恰当,培养言谈交际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创造性能力,通过不断学习来开阔自己的眼界,丰富内涵;“容”便是对外表进行适当,但不过度修饰,可以改变外在的精神风貌,给他人留下良好印象。
在“??????????????”中,可见个人卫生和健康、居家环境的重要性;以及热情周到的待客之道,同样有利于人与人之间良性互动;从厨艺中延伸出的是生活自理能力,并非限于烹饪手艺。虽不说必须做的一手好菜,但至少能做到生活能力上的独立,能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在去泰国交换学习的十个月中,泰国老师介绍过现当代的泰国人至少每天早晚都要沐浴,绝大多数人也都会使用香水,每天都要更衣。虽然并不要求每个女性都必须烧得一手好菜,但泰国老一辈女性依然会以高超的烹饪技艺而自豪。在学校组织的学做泰国菜活动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泰国菜制作、摆盘的细腻精致。可见这个词的影响虽然弱化很多,但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泰国女性的生活和行为方式。
注释:
1郭茂倩.木兰诗.乐府诗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2姬昌.全本周易[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1995.
3郑玄.仪礼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4郑玄.周礼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5班昭.女诫[M].东汉.
6郑玄.周礼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7陈文联.近代中国男女平等思想的历史考察[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04).
8thaistylebeauty.wordpress.com
9贺圣达.东南亚文化发展史[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p316.
10肯尼黑·兰登.转变中的暹罗[M].纽约:格林白德出版社,1932,p109;111.
作者简介:李浩楠(1996—),女,云南昆明人,云南民族大学亚非语言文学专业在读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