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来清
摘 要 “安全生产无事故”属于所有工程人员为之奋斗的目标,但是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建筑安全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水平不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等,本文就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应对策略,旨在全面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质量。
关键词 建筑施工;安全;问题;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投资项目数量的增加,相关单位的数量也呈现出大幅度上升的趋势。作为高危行业之一,建筑施工往往会隐藏着较多的危险源,继而增加安全事故出现的概率。对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围绕着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问题应对策略展开论述[1]。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意识薄弱。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不少从业人员均不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安全意识也处于薄弱状态,致使对施工安全工作管理不明确。就相关的法律缺乏一定的了解,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缺少系统性的培训。所以,现场管理的工作混乱而发生安全事故。
(2)建筑安全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水平不高。建筑工程现阶段并不具备健全的安全体系,尽管有的企业构建了与之相匹配的安全管理机制,然而基于市场日益发展的背景之下,这些企业的安全管理也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价值。不仅如此,我国安全管理机制的改变也在无形当中致使建筑领域上的政策发生了变化,令不少企业的安全管理体制的执行存在难度。不少企业没有将目光放在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上面,显然这样久而久之下去必然会阻碍到施工安全管理开展的脚步。
(3)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待提高。随着国内基础设施的蓬勃发展,施工技术含量与日俱增,建筑安装的质量要求也愈来愈多,致使所包含的专业逐渐趋于烦琐化。不管针对哪个专业来说,均要具备与之相匹配的特定位置以及技术要求,并且还要迎合其他专业施工的顺序要求以及空间位置要求。倘若在技术层面上不能进行充分考虑,尤其是没有将目光放在交叉部位的细节上面,那么就会衍生出各种问题。从客观的立场出发来讲,因为现代建筑的专业化,所有建筑物都属于一件独一无二的产品,技术工作难度会在无形当中加剧各专业之间的矛盾。基于我国国民经济水平快速提高的背景之下,各种新型技术以及新型产品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施工人员依然采取已经落后的技术来熟知新的技术,这种行为会给安全管理带来一定的压力[2]。
2针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提出的应对策略
(1)强化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现阶段,因为不少企业中的施工管理人员均不具备较强的管理意识,也无法熟知安全管理条例,所以作为企业需要采取必要手段强化他们的管理意识,并在此基础上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以此来降低安全事故出现的概率。不仅如此,在指定的时间内还应当加大对这些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目的是为了促使他们构建起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因为在开展施工期间,一些安全管理人员并不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所以很容易导致施工安全得到不应有的保障。因此,强化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是势在必行的。
(2)构建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就现阶段建筑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来说,应当及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生产安全管理体制措施,对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加大安全管理力度,以此来降低安全隐患发生的概率。不仅如此,还应当在全面了解工程基本状况的基础上,构建一套与之相匹配的安全管理条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对全体员工的工作行为加以规范,以此来强化他们的安全责任意识。如果想要从根本上提高安全施工整体水平,那么就需要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针对那些安全管理不健全的企业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手段,这样做不单单可以妥善处理建筑安全的问题,还能促使公众以及企业深刻意识到建筑安全的重要性[3]。
(3)重视施工人员的技术培养。为了从根本上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确保每一个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相关单位应当时刻关注安全技术管理在施工生产期间的有效运用,并在此基础上对以下几方面予以高度重视:一是国家及行业的有关规定,二是工程特征,三是现场环境,四是机械设备使用状况等;以便可以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护手段。不仅如此,相关单位还应当在指定的时间内将目光放在人员技术的培养上面,促使他们掌握新的知识与技能。在开展施工的前期阶段,应当提前以书面形式来对全体员工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并结合各种工程特征以及容易衍生出来的安全事故,从技术层面上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确保安装现状。当施工作业完毕之后,还要对其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详细检查。
(4)创设良好的施工现场环境。站在基建发展出发来讲,施工环境的优劣会对安全生产带来直接的影响,施工人员基于恶劣的作业环境开展施工极易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所以,相关单位应当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不动摇,并在此基础上维护与创设出与之相匹配的生产与生活环境;只有这样做才能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如高温冬季等恶劣作业环境下,施工人员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的过程中;一定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安全防护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确保他们的人身安全。与此同时,在对现场环境尽可能采取合理的色彩,以便可以从心理上缓解施工人员的压力。还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粉尘、噪声和有毒有害等身心健康方面对施工人员产生的不利影响,令他们可以在良好的氛围中开展施工。鉴于此,施工现场应当构建以下几种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等,并在此基础上做好计划实施反馈整改工作,形成一个有效的闭环。
3结束语
建筑施工的安全问题会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这就要求相关单位要从强化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构建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重视施工人员的技术培养、创设良好的施工现场环境这几个方面着手,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刘鹏.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应对策略[J].科技经济市场,2018(5):130-132.
[2] 曹荣波.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20):34.
[3] 王仁義.建筑施工管理中问题和应对措施探析[J].科技传播,2014,6(8):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