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及解决措施研究

2020-09-06 13:38于泽
建筑与装饰 2020年22期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安全隐患措施

于泽

摘 要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其安全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相关从业人员必须对结构设计和施工的合理性、科学性、安全性予以保障,使建筑结构设计、施工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和标准,本文就结构设计和施工的特点以及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对相应的防范策略和措施进行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 建筑结构设计;安全隐患;措施

1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安全性的基本概念

安全性是指建筑物在施工或使用过程中,对外部作用力或突发状况的承载负荷能力。建筑结构设计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工作,对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一定的要求。设计人员不仅要掌握充足且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灵活运用力学原理进行建筑结构受力计算,保证建筑形体与构件设置的合理性。正是由于建筑结构设计的标准要求较高,设计人员就需根据建筑功能特征、空间划分特征与荷载分布特征等关键要素,明确结构形式与构件配置形式,进而维护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固性。此外,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还要充分考虑建筑材料、施工工艺与施工技术等多方面要素。同时全面考量区域地理环境、气候环境与自然环境,为建筑结构设计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1]。

2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中的安全隐患

(1)建筑结构施工质量有待提升。在开展建筑结构设计、施工工作中,相关工程单位需要通过施工方案作为引导,并且严格遵守工程的设计规章制度来加以开展。但是存在很多工程施工单位,过分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刻意缩短工程施工周期以及节省必要的工程投入资金,在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通过恶意调整建筑原本的设计方式,造成了建筑工程结构和原本的设计形式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后续的工程建设过程中,造成了整个建筑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不足,无法满足人们的安全居住条件。

(2)偷工减料现象严重。不少建筑企业过度关注企业经济效益,或某些个人为了个人利益,对建筑项目的结构设计规范和标准予以忽视,采用偷工减料的方式谋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导致建筑质量和安全性能降低;不少企业为了缩减开支,对材料质量未进行严格把控,为了缩减成本而选用质量较差的材料等,使建筑质量在强度、抗震性能等方面无法达到相应的标准和要求,为建筑使用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3)设计方法不够完善。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存在部分建筑设计人员自身设计观念较为落后、理论与实际不相符、力学模型与图纸不相符以及结构力学模型错误等问题,可谓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设计中常见的错误有:①按强柱弱梁计算,没有按照强柱弱梁配筋:在通用计算软件PKPM、YJK中自动考虑了梁、柱弯矩的调整系数,给了计算所得的梁、柱配筋面积,在工程实践中,墙、柱等竖向构件通常由工作经验丰富的工程师画图,梁、板配筋图被分配给新人设计师,刚入行的设计人员习惯把梁配的保守,造成弱柱强梁的情况;②首层深梁实际承受水平力,在YJK、PKPM软件中往往没有考虑土的水平作用[2]。

3建筑结构相关安全隐患的有效解决措施

(1)提高建筑结构的设计质量。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人员作为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主体,直接影响到了整个建筑结构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相关,设计工作人员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更加先进的建筑结构设计软件来加以使用,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和实事求是的设计工作原则。在实践工作当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设计工作层次以及积累大量的设计工作经验,不断完善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当中存在的不足。通过使用更加先进的现代化建筑结构设计软件来进行操作,有效保证建筑結构基础设计的稳定性和有效性。除此之外,建筑结构的设计科学性与合理性直接关系到了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耐久性,因此需要引起相关工程单位的高度重视,建筑工程设计单位需要有效结合工程的实际开展状况,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工程设计方案,针对每一个建筑结构设计环节以及相对应的技术环节来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把控。

(2)材料质量保证。建筑整体质量和安全性能受到材料质量的直接影响,只有材料质量符合相关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时,才能有效保障建筑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能。所以在建筑施工中不能只追求利益而忽视材料质量的重要性,在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严格监督把控施工原材料的质量;另外在结构设计中加强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使建筑成本得以降低,同时也使建筑安全性能和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3)创新完善建筑结构设计方法。在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建筑设计单位要注重提高对建筑结构设计方法的实践创新工作水平,高层领导要主动加强对设计人员的科学指导工作,通过采取一系列激励措施引导设计人员完善自身设计方法,提高自主创新意识,将数字化技术实践应用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比如,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可以通过创新采用BIM技术,辅助建筑结构设计活动的科学高效开展,其能够在建筑整体安全性设计上起到较为明显的积极作用,帮助设计人员有效提升结构设计质量水平,促进各项工作环节有条不紊地进行。建筑设计企业单位还需通过创新运用数字化电子信息技术提高建筑整体安全可靠性。

(4)建立完善的监督审核制度。为了提升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就必须建立完善的监督审核制度,例如,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应该安排专门的新人审核员对建设图纸进行相互审核,建筑设计单位应该积极配合审核部门工作,保证设计图纸准确严谨。另一方面,对于设计过程应该进行严格细致的监督审查,设计过程存在质量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威胁施工人员和居住人员的生命安全。由此可见,完善的监督审核制度是保证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基础和前提[3]。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质量和安全性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加强建筑结构设计、施工管理能够有效避免施工和使用中安全隐患的存在,因此要加强结构设计安全性的重视,对相关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安全意识进行提升,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设计规范进行设计,使建筑质量得到有效保证,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予以促进。

参考文献

[1] 赵文.研究结构设计中的安全隐患及解决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34):94-95.

[2] 万仁华.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居舍,2019(34):127,135.

[3] 冉凯龙.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安全隐患及解决措施研究[J].河南建材,2019(3):6-7.

猜你喜欢
建筑结构设计安全隐患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建筑结构设计与隔震技术应用研究
城市燃气管网的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试论剪力墙结构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分析
简述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优化策略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