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句法语义解释

2020-09-06 13:58姚伊琳
文学教育 2020年8期

姚伊琳

内容摘要:在《论语·颜渊》中,有“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一句话。对于其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结构的句法语义分析也是意见不一。本文将从两个角度对君君等结构进行句法与语义解释:1)VP+DP结构。该结构下认为君君等结构为动宾结构,或者说是使动式,其语义为“使君主(现实状态)成为君主(理想状态)”。并从vP壳结构和移位合并原理来分析“君君”等结构以及其中的隐形主语。“君1君2”结构之所以能够理解为“(我们)使君1成为君2”,是因为动词先与“完成”义轻动词合并。但除此之外,轻动词还有“致使”义,所以第一次合并之后,又与“致使”义轻动词合并,从而形成了一个双vPShell的结构。2)DP+VP结构。该结构下认为君君等结构为主谓结构,其语义为“君主(现实状态)要成为君主(理想状态)”。但不同于刚才讲的双vPShell结构,DP+VP结构下只存在一个vP壳结构。并讨论第二个“君”“臣”“父”“子”何以作谓语。

关键词:“君君臣臣” 句法结构 vP壳结构

1.引言

vP壳结构是最简方案对20世纪80年代管约论的理论构建进行改造的一个重要成果。作为对动词词组内部结构表征的最优化表达,它成为最简方案中用来解释句式生成的底层或基础结构。在《论语·颜渊》中,有“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一句话。但无论是从DP+VP结构还是从VP+DP结构来对此句话进行句法语义分析,都离不开vP壳结构与移位合并原理。本文拟运用“最简方案”中的“经济原则”、移位合并原理以及vP壳结构来解释“君君”等结构的DP+VP以及VP+DP结构的句法生成机制,解析“v1-v2”双轻动词合并形成双vP shell的过程。

2.相关研究回顾

vP壳结构是转换生成语言学(亦称TG理论)探求动词词组内部结构表征最优化表达方式的结果。动词词组结构的表征与句子结构的表征密切相关。它经历了TG理论早期的短语结构规则(phrase structure rules/PS rules)和X阶标理论(X theory)两个重要时期。而在X阶标理论时期,如何保证在维护X阶标的二分叉原则(binary branching principle)的前提下对含有三项谓词(three-place predicate)词组的双宾语句式(double-object construction)进行表征向X阶标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一课题的解决方法就是将动词词组VP纳入另外一个空中心语的VP结构。这个结构就是著名的Larson壳(Larson shell)(张法科、周长银,2004)。与Larson壳相比,vP壳的设计更优化,其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

3.VP+DP结构分析

以“君君”为例,在VP+DP结构下,我们将君1君2理解为“(我们)使君1成为君2”。这样我们把君1看做是谓语。其中君1指的是在君位上的现实的人,而君2指的是理想化的概念的君,即做君主的标准。根据语义,现实的君1未必能做到理想化的君主的标准,所以理想化的“政”则是现实中在君位上的君1要向理想化的概念的君2看齐,使之最终能够成为理想中的君2。那么这种结构分析是如何得来的呢?其生成机制是怎样的呢?生成句法认为,句子生成后不是静止不变的,有些句子成分还会发生线性顺序上的变动,即发生移位(movement)。根据移位成分的不同特征,移位分为两种:“名词短语移位”,或称“NP移位”(NP movement;),和“wh-移位”(wh-movement)(温宾利 2002: 189)。今天我们用vP壳结构来解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中的移位现象。

Chomsky(1995)曾在最简方案中指出,外论元若在[Spec,v]的位置上,vP壳可以用来表示外论元的施事或致使角色。也就是说,v有两个语义特征,即:完成义(Bec)和致使义(Caus)。“君1君2”结构之所以能够理解为“(我们)使君1成为君2”,是因为动词先与“完成”义轻动词合并。但除此之外,轻动词还有“致使”义,所以第一次合并之后,又与“致使”义轻动词合并,从而形成了一个双vPShell的结构。下面我们从vP壳结构的角度用树形图的方法来解析君1君2:

“君1君2”生成过程如上图所示。轻动词v2在这是一个空动词(null verb)。它具有“达成”义。在vP壳中,轻动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轻动词具有强句法特征,能吸引下层动词上移与之合并(merge)。vP壳设计的是一个中心语为轻动词的动词短语(light verb phrase)(黄龙、杨成虎,2012)。轻动词v在本质上具有语缀特征(affixal),是一个强中心语。它能吸引下层VP中的中心语“成为”嫁接(affixal)到该语素上,从而形成一个vP壳结构,发生词化。接着v1是具有“致使”义的轻动词,它具有类似于“使”、“让”这样的致使意义。所以刚才生成的“v2-V”与“致使”义轻动词v1结合,形成一个双vPShell结構,同时兼具“致使”义与“达成”义。其中轻动词“使”能赋予“我们”以施事(agent)角色,同时由于它具有致使意义,因而也就具有及物性(transitivity),能核查DP1“君2”所携带的宾格(objective)特征。该vP壳结构又与一个空I合并成一个I,vP壳的主语“我们”向IP的Spec位置提升,以移查“我们”的主格等相关特征。这样一来,该句就可以理解为是“(我们)使君1成为君2”这样的句子。使役句的句法特征也就通过vP壳结构得到了很好的解释。这种句法解析也符合了最简方案里的“经济原则”,即人们往往会选择更加简单便捷的表达方式。

4.DP+VP结构分析

同样以君君为例,在DP+VP结构下,“君1君2”则理解为“君1要成为君2”。其中君1指的是现实中的在君位上的人,君2则指的是理想中的概念上的君王。与VP+DP结构不同,在DP+VP结构下,君2是本结构中的谓语成分。关于君1君2的句法语义生成机制,我们同样以vP壳结构的角度来解析。但不同于刚才讲的双vPShell结构,DP+VP结构下只存在一个vP壳结构。其结构树形图如下所示:

“君1君2”生成过程如上图所示,该VP1生成后,又与一个抽象的。具有“达成”意义的轻动词合并成一个v结构。该结构又与DP1合成VP。由于轻动词是一个强中心语,它吸引下层VP1的中心语V嫁接到该语素上,从而形成“君1成为君2”这样的结构。其中,轻动词能赋予DP1(君1)以施事(agent)角色,同时由于它具有“达成”意义,因而也就具有及物性(transitivity),能核查DP2所携带的宾格(objectivity)特征。

5.结语

本文从句法语义角度分析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中的结构VP+DP与DP+VP结构。其中VP+DP结构涉及到双vPShell 结构的生成机制、移位合并原理以及空语类的解释。DP+VP结构下涉及到一个vP壳结构的生成过程,以及古漢语中有关于“君君”第二个名词作谓语的理解。从句法角度来说,两种结构都是可以解释得通的,但两种结构尚有争议之处,本文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足,希望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Barss, A. & H. Lasnik. 1986. A note on anaphora and double objects [J]. Linguistic Inquiry 26: 857-877.

2.Chomsky, N. 1986. Knowledge of Language: Its Nature, Origin, and Use [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3.Chomsky, N. 1995. The Minimalist Program [M].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4.Henry, A. 1995. Belfast English and Standard English: Dialect Variation and Parameter-Setting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Larson, R. 1988. On the double object construction [J]. Linguistic Inquiry 20: 64-81.

6.Merchant, J. 2004. Fragments and ellipsis [J].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27: 661-738.

7.Perlmutter, D. 1978. Impersonal passives and construction unaccusative hypothesis [J]. Berkley Linguistic Society 37: 35-46.

8.Sportiche, D. 1988. A theory of floating quantifiers and its corollaries for constituent structure [J]. Linguistic Inquiry 21: 34-49.

9.陈承泽,1957,《国文法草创》[M].上海:商务印书馆。

10.程工,1999,名物化与向心结构新探[J]。《现代外语》(2):67-74。

11.戴曼纯,2001,中动结构的句法特征[J].《外语学刊》(4):12-15。

12.冯胜利,2005,现代汉语和古汉语中的轻动词移位[J].《语文科学》(34):36-42。

13.黄龙、杨成虎,2012,汉语“V1+V2”类动结式的最简方案分析 [J],《现代语文》(2):62-64。

14.司惠文、余光武,2005,英语中间结构句法致使生成研究[J].《现代外语》(1):1-9。

15.骆玉明,2007,《世说新语精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6.温宾利,2002,《当代句法学导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7.徐烈炯,2009,《生成语法理论-标准理论到最简方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8.余英时,2003,《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张文国,2005,《古汉语的名动词类转变及其发展》[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

20.朱行帆,2005,轻动词和汉语不及物动词带宾现象[J].《现代汉语》(3):56-59。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