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佩瑶
摘 要:本文将从叙事内容、叙事方式及叙事视角三方面,分析研究纪录片《早餐中国》叙事策略的优势和特点,探索在融媒体时代,纪录片的创新之路及发展空间。
关键词:纪录片;《早餐中国》;创新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09-0-02
一、引言
《早餐中国》是由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海峡卫视和腾讯视频合作的美食纪录片,自2019年4月播出以来已有两季共70集。该片以每集5分钟的片长,迎合短视频大潮流,轻松有趣的风格更是得到广泛关注。相比其他传统中国美食纪录片,《早餐中国》采用“网综”和“探店”创新综合模式,趋向年轻化;以“家乡美食”结合“平凡故事”,创作出真正接地气、易接受的纪录片。该片无论从两代以上经营小店,坚守一种手艺制作食物的叙事内容,还是花字、音乐的叙事方式,还是灵活运用外聚焦型、内聚焦型以及零聚焦型三种叙事视角,都为中国美食纪录片开创了新的形式和方向。
二、叙事内容
(一)拍摄对象的特征
“只需早起,你就能找到故乡。”这是《早餐中国》的宣传语。为了贴合这样的主题,节目组在地点的选取及拍摄对象的选择上,都花费了很大的心思。其拍摄对象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早餐,二是做早餐的人。
在第一季的拍摄前期,团队进行了三个月的调研,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有特色的老百姓爱吃的早餐,为观众呈现了包括湖南长沙的肉丝粉、贵州凯里酸汤粉、福建福安水煎包等在内的众多早餐。可以看到,第一季的地点选择多以南方为主。对此,王圣志解释道:“因为摄制组团队中以南方人为主,来到北方拍摄时,一开始不太习惯北方的早餐,到了北方被辣到飞起,也在这个过程中开始理解地域对饮食的影响。”当然,节目组发现到了这个问题,在第二季中做出了积极调整,呈现出新疆吐鲁番烤包子、山东潍坊火烧、内蒙古呼和浩特烧麦等十八种北方早餐,南北分布均匀,避免了地理上的偏差问题。
早餐种类确定后,节目组都会在当地进行探店试吃,选择出当地老百姓最爱吃的店铺。这样的店铺,一般面积不大,且开店时间较长,由几代人传承经营。其中,一些早餐店由夫妻搭档,带着孩子在城市里生活;一些早餐店是父母孩子共同经营,一家人以此为核心。这样的选择,既能在食物方面给观众们带来味蕾享受,更能接地气地引发亲切感。
(二)内容结构的分布
《早餐中国》的内容生产依据“短视频精品化”的理念,在结构分布上借鉴了综艺、短视频。该纪录片每集时长五分钟,开头半分钟一般是早餐店老板的自我介绍,随后引出早餐店,并通过画面告诉观众接下来的主角是什么。随后一分半钟,通过碎片化的剪辑,选取一些食客就餐画面,侧面突出食物的美味;同时还会伴随一些周围街道的镜头,表现出美食类纪录片少有的烟火气。接下来的一分钟,通过讲述配合制作,对某一种早餐从无到有,从材料准备到成品出炉进行简短而详细的介绍。随后的一分钟,是用镜头记录早餐店忙碌的画面,食客络绎不绝,享受着早上第一份美好。最后的一分半钟,主角即为做早餐的人,内容即是他们的生活写照。有时候是一家人温馨的场景,有时候又是劳累了一天的疲倦,抑或是生活的一份安宁和平静……
在简短的五分多钟的时长里,《早餐中国》将食物表达的美味诱人,更将人物表现的生动鲜明。这是碎片化短视频带来的好处,为了在较短的时间里表现尽可能多的东西,每一个画面都是精挑细选的;为了突显所需要表达的主题,每一组画面的排布都是经过选择的。这就做到了短视频精品化,是纪录片的大胆创新。
(三)叙事内容的风格
从拍摄对象角度出发,《早餐中国》选题平民化,缓解了时代身份焦虑。该纪录片选择的对象,都是普通百姓喜闻乐见的食物。同时,该纪录片中“做早餐的人”,都是和大多数人一样的普通人,过着平凡的生活。在看到这样的内容时,观看者往往会产生一种同理心,缓解了这个时代因身份差距而带来的焦虑。
从内容结构角度出发,《早餐中国》尤其迎合年轻观众。近几年来,短视频来势凶猛,一直到现在也是一股热潮。该纪录片率先突破纪录片冗长平淡的瓶颈,选择时下最流行的短视频形式,适应观众观看习惯。在此基础上,结合综艺形式,更加吸引年轻观众。
三、叙事方式
(一)花字叙事
“花字”只是一种相对民间的称呼方式,目前并没有权威统一的定义。因其通过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节目在2013年被广泛关注,故引用湖南卫视后期制作团队的说法:“花字是一个集合文字、绘画、动画的综合表现形式。”《早餐中国》作为系列美食纪录片,使用花字这一形式进行叙事,是纪录片的一种大胆创新和突破。既增加了纪录片的趣味性,又有效地帮助纪录片在每集五六分钟有限的时长内进行内容的解释说明。
花字叙事依靠花字样式和文案两部分的结合。花字的样式多种多样,《早餐中国》每集的花字样式基本统一为略带俏皮的白色字体,相对保守。在花字文案方面,《早餐中国》充分利用花字解释说明的功能,对画面无法表达的内容或因时长原因无法表现的内容进行补充。例如,《早餐中国》在介绍食物的制作方法时,总是会附加花字形式的食材说明。同时,《早餐中国》也利用花字进行画面渲染,趣味性地表达内容。例如第一季第6集《湖南长沙·猪油渣烧卖》,有食客向老板提出要20个烧卖,老板露出惊讶的表情,恰好此时画面被烧卖的热气笼罩,制作团队为其配上“吓到模糊”的花字,增加了内容的幽默性。最后,《早餐中国》也利用花字帮助情绪表达,例如第二季第13集《浙江杭州·煎包》,食客中有一名三四岁左右的孩子,根据孩子津津有味地品尝状态,制作团队为其配上“再来一锅”的花字,更加充分地表达了孩子对煎包的喜爱。
(二)音乐叙事
音乐作为一种叙事符号,其节奏和风格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内容表达产生影响。《早餐中国》与大多数纪录片配乐的平铺直叙或抑扬顿挫不同,一般以纯音乐为背景音乐,其节奏轻快,风格俏皮,符合短视频的形式和综艺化的风格。在纪录片的结尾一分多钟,为了表现“做早餐的人”的辛勤劳累,或者温馨安逸,会选择与前面风格差异较大的舒缓型音乐。例如,在《早餐中国》第一季,最后一分钟内容为“每个老板都有自己的单曲循环”,第7集《广东汕头粿汁》,属于老板的单曲循环便是谭咏麟的《无言感激》,这是对生活的感激,无言却真诚。
四、叙事视角
作为纪录片,叙事视角一般以外聚焦型叙事视角为主,记录真实发生的故事。《早餐中国》采用多机位、立体式的方式,记录做早餐的人从清晨的忙碌到午时的休憩,从材料的处理到美食的制作。例如,在《早餐中国》第二季第35集《福建福州锅边糊》中,老板娘黄赛英是一个极其缺觉的人。为了表现这一特点,同时表现做早餐的人的辛苦与勤劳,节目组从凌晨2:45开始追踪,多个机位拍摄食材准备的过程,更捕捉到了不少老板娘打瞌睡的镜头。
《早餐中国》为了表达人物的内心,一般采取采访的方式,客观记录主观感受。不仅通过采访老板本人来表现其真实想法,也通过采访身边人多方面补充。这样的采访几乎是每一集都会展现的。当然,也有通过主人公与他人的交谈表达情感。例如,在《早餐中国》第22集《江苏常州麻糕》中,最后的一分钟展现的是老板夏亚宝与几位老友夜晚在店里酌酒小聚,回忆往事。通过这样的客观记录,表达的情感更为真实动人。
五、结语
以“走近年轻人,记录新时代”为主题的第24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纪录片论坛召开以来,使得纪录片的“年轻化”成为了热议的话题。根据《2019紀录片内容及用户报告》,当今纪录片受众82%年龄为18~35岁。因此,如何贴合年轻人的心态,成为了当今纪录片的制作主流方向。
从《舌尖上的中国》系列到《风味人间》,我国的美食纪录片一直主要以传统纪录片的方式传达经典美食文化。《早餐中国》系列叙事内容朴实精致,叙事方式新颖有趣。它的诞生,是中国美食纪录片瓶颈期的一次大胆突破。
为了顺应潮流,纪录片已逐渐快节奏、密资讯以满足年轻观众获得大量信息的需求。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找到纪录片的叙事方式,《早餐中国》做出了一次尝试。当然,想要让年轻人与纪录片走得更近,在如何叙事方面还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薛立磊,徐烨.《早餐中国》:短视频纪录片的一次成功尝试[J].媒体实战,2019.7上.
[2]罗刚.花字幕的功能与创新应用[J].传媒论坛,2018(6):126+128.
[3]薛杨.“明星户外体验式”真人秀节目的叙事策略研究——以湖南卫视《向往的生活》为例[J].影视传媒,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