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学习者促音误听特征分析

2020-09-06 13:17辛颖
成才之路 2020年9期

辛颖

摘 要:研究选用3音节自然刺激音,以促音在单词内位置的影响为中心,对日语学习者促音的误听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相对于促音有无的感知,正确感知出它的位置更为困难。另外,学习者有将声调核位置声调由高向低的变化,错误地感知为促音的倾向。从促音位置的影响来看,第二音节的促音的正确感知远比第一音节困难,除促音有无的判断错误以外,学习者有将促音感知为长音的倾向,并且此类倾向当促音在第二音节时更为明显。

关键词:日语学习;促音;误听;促音位置;特殊拍

中图分类号:G652;H3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09-0119-03

一、研究背景

日语以音拍为基本节奏单位,存在特殊音拍和普通音拍的对立。特殊拍问题因关系到韵律的自然度而广受重视。其中,促音单词与非促音单词的感知,一直是日语学习者的难题。长久以来,有关汉语母语学习者促音感知特征的研究也有很多。众多研究指出,除促音部分时长外,先行元音长度、声调类型、后续辅音类型等也对学习者促音感知产生影响。但这些研究均以经音声软件将促音闭锁时长进行拉伸、缩短处理的2音节合成音作为实验音。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像「あさって」和「なかった」等词汇短语促音出现在第二音节以后的情况亦十分常见。在第二音节后出现时,促音的感知会呈现什么特点尚未得到验证。另外,迄今为止,对促音感知特征的研究多以区别特殊拍与自立拍为中心。然而,特殊拍中有三个音位,分别为长音、拨音和促音。从发音方式来看,促音和长音均属于与发音时长相关的音,极有可能引起知觉的混淆。例如,「インタネット」和「インタネート」的混同现象。因此,探究学习者在促音感知方面的“误听”特征,这些因素均应在调查范围内。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母语为汉语的日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使用自然的刺激音,对于促音感知方面出现的“误听”现象进行调查,在分析时着重考虑以下两点:促音的误听出现哪些类型,是否存在与长音的混同现象;促音在单词内的位置对促音误听现象是否产生影响。

三、研究方法及实验概要

本实验的刺激音全部为无意义词,各音节元音均选定为|a|。刺激音全部为三音节音,第一音节为单音「ア」。第二音节与第三音节的元音均为|a|、辅音设置|k||t||p||s|四种,因此非促音刺激音共有12种(アパカ、アパタ、アパサ、アカパ、アカタ、アカサ、アタパ、アタカ、アタサ、アサパ、アサカ、アサタ)。此外,分别在每个非促音刺激音的第一音节以及第二音节加入促音使其成为含促音的刺激音。每个刺激音分别设置平板型、头高型及中高型三种声调。综上,实验刺激音共设置108个。

实验参加者为有6个月日语学习经验的学习者80名。实验中,将108个刺激音放给实验参加者听,让其在5个选项(例如,apaka的情况下为アパカ、アッパカ、アパッカ、アーパカ、アパーカ)中选出听到的刺激音的正确表记。

本次实验答卷回收率为100%,80份答卷中有69份为有效答卷。未作答题目数或者促音被在错误位置错误地感知为长音的“拍感觉完全混乱”的答案数超过题目数15%(16题)的答卷在本次调查中视为无效答卷。

本研究以误听数以及误听率为数据对误听的特征进行分析。数据分析时,将误听的类型分为“促音的插入”(不含促音的刺激音被感知出促音)、“促音的脱落”(含促音刺激音未被感知出促音)、“促音的位移”(含促音刺激音于错误位置被感知出促音)、“与长音的混同”(促音被感知为长音)四类。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促音,单纯的长音插入现象不作为分析对象。另外,含促音刺激音中的促音被用于错误位置,错误地感知为长音的现象,可视为实验参加者在拍感觉完全混乱的情况下的作答,也不作为本研究的分析对象。由于促音的插入现象只出现于不含促音的刺激音中,题目数不同,故与其他三种误听类型分开进行分析。

四、研究结果

1.误听类型分析

本研究中,促音的插入现象出现124例,题目总数为2 484,误听率为4.99%;促音的脱落现象出现109例,促音的位移336例,与长音的混同335例,题目总数4 968,故误听率分别为2.19%、6.76%、6.74%。从误听率来看,“促音的位移”和“与长音的混同”出现较多。因此对实验参加者来说,“促音的位移”和“与长音的混同”相较于“促音的插入、脱落”更易发生。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促音的插入。在出现“促音插入”的题目中,有声调核的刺激音,如头高型中出现60例,中高型中出现51例,合计111例。而无声调核的平板型刺激音中只出现13例此类误听。从误听率上看,头高型和中高型两种调型的误听率约是平板型的4倍。因此,可以说,在有声调核的刺激音中更容易被错误地“插入促音”。进一步分析发现,当声调核在第一音节出现时,在第一音节被错误地插入促音的数目(35例)远高出第二音节(14例)。同样,当声调核在第二音节出现时,在第二音节被错误地插入促音的数目(32例)是第一音节的三倍左右(10例)。从此项数据可见,在声调核的位置上更容易被学习者错误地感知出促音。

第二,促音的脱落。促音在第一音节的情况下促音的脱落现象出现21例,脱落率为0.42%,促音在第二音节时脱落现象出现88例,脱落率为1.78%。由此可知,促音脱落的现象因促音位置不同而产生了很大差异,促音在第二音节出现时远比在第一音节时更易出现脱落的现象,即更容易在感知时被学习者忽略。综合声调类型来看,平板型中出现此类误听数为40例,头高型中出现38例,中高型中出现31例,并未发现明显差异。因此,本研究中并未发现促音的脱落现象的发生与声调类型相关。

第三,促音的位移。促音的位移现象出现336例,误听率为6.76%。当促音在第一音节时,促音被错误感知于第二音节的数目(161)与促音在第二音节,被错误感知于第一音节的数目(175)并无明顯差异。因此研究并未看出促音的位移现象与促音的位置有明显的关系。综合声调类型来看,当第一音节的促音被错误感知于第二音节的161例误听中,声调核在第二音节,即中高型声调的刺激音中出现得最多,为71例(平板型与头高型分别为49例、41例)。当第二音节的促音被错误感知于第一音节的175例误听中,声调核在第一音节,即头高型声调的刺激音中出现得最多,为76例(平板型与中高型分别为41例、58例)。因此,从本研究的数据来看,学习者有将听到的促音感知于声调核位置的倾向。

第四,促音与长音的混同。本研究中,促音被错误感知为长音的现象非常多,出现335例。并且分析发现,促音与长音的混同现象与促音在单词内的位置有很大的关系,当促音在第一音节出现时,促音被感知为长音的误听数为87个,促音在第二音节时,被错误感知为长音的数目为248。这个数目相差极大,因此可以说促音在第二音节时更容易被学习者混同为长音。

总体看来,与促音的插入和脱落相比,促音的位移和与长音的混同的误听率明显更高。因此可以说对于学习者而言,相对于促音有无的感知,正确感知出它的位置更加困难。并且,学习者能通过音拍的特点感知出特殊拍的存在,但是想准确判断出这一拍是拉长(长音)还是阻塞(促音)却并不容易,并很难确定这一特殊拍的准确位置。另外,从促音的插入和位移与声调核的关系来看,学习者有将声调核位置的声调由高向低的这一变化错误地感知成促音的倾向。

2.促音位置的影响

從促音的位置来看,促音在第一音节时出现的误听现象为318例,在第二音节时出现误听现象的数目远高于第一音节,为563例。如图1所示,无论是哪种误听类型,当促音在第二音节时出现的数目均高于第一音节,尤其是促音的脱落和与长音的混同两种误听类型中,此特征更为明显。

因此,本研究的数据说明,对学习者而言,第二音节的促音的正确感知远比第一音节困难。并且,在第二音节的促音,尤其容易被学习者忽略,或在感知上与长音混淆。

3.后续辅音的影响

从促音的后续辅音的影响来看,当辅音为|s|时,促音的误听率明显高于其他辅音。如“移位”的误听率(2.33%)是|t||p||k|(分别为1.35%、1.51%、1.57%)的约2倍以上,“与长音的混同”的误听率是|t||p||k|(1.1%、1.39%、0.99%)的3倍。同时,辅音为|t|时,促音的插入(误听率2.01%)明显高于其他辅音(分别为0.48%、0.85%、0.72%),而脱落的数目却极少。这或许与辅音的音声学特征有一定关系。元音为|a|时,辅音|t|发音时送气音与不送气音之间的呼气流率的差比|p||k|高很多。把送气性作为辨别特征的中国学习者对呼气流率的差较高的|t|的敏感度较高,这或许对促音的感知产生一定影响。即|t|在发音时不送气音与平时发音时的送气音的呼气流率相差较大,对此较敏感的学习者或许将此呼气流率的不同感知为促音的插入而导致出现本结果。

五、结语

总之,促音的感知与学习者对语音语义的辨别息息相关,在日语教育中应引起充分重视。教师应充分了解、掌握学习者易错、易混模式,结合声调核位置、后续辅音种类以及促音的位置等因素的影响,有针对性地予以有效的提醒与指导,并对学习者误听的特征进行充分调查和分析,进一步开发出有效的指导法与练习方法。

参考文献:

[1]内田照久.中国人日本語学習者における長音と促音ーの聴覚の認識の特徴[J].教育心理研究,1993(41).

[2]西端千香子.閉鎖持続時間を変数とした日本語促音の知覚の研究ー日本語母語話者と中国語母語話者の比較ー[J].日本語教育,1993(81).

[3]大深悦子.促音|tt|の知覚:アクセント型と促音?非促音の音響的特徴による違い[J].音声研究,2003(07).

[4]洪心怡.台湾人日本語学習者における閉鎖音の促音知覚について[J].音声研究,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