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玉雪 张志豪
“黄河之水,其源远而高,其流大而疾,其为患于中国者莫甚焉。”
从泰安市东平湖清河口门到槐荫区北店子的长平滩区,担负着重要的滞洪任务,是多年来黄河下游唯一未设堤防的河段。黄河自西南向东北从长清归德西部流过,多次水患,导致了这里“家里大榆树长到黄河边”的故事,也成为黄河滩区迁建这一新使命的历史注脚。
作为长清区第一个实施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的街镇,归德街道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无数次讨论与设计,无数次细节的规范与落实,其中掺杂着无数的汗水,击碎着无数的现实阻隔,彰显了归德街道的决心和毅力。崇德苑是全省户型最多的外迁安置社区,其间,最基层干部尽心尽力做了大量的工作,处处有他们的身影和思考。
黄河滩区迁建工作,是无数人一笔一划镌刻的时代命题。
在长清归德街道旁的黄河边,有一棵大榆树。这棵现在距离河水不超过七八米的大树,60多年前还在村民刘万顺家中的院内。
沧海桑田的变化,与特殊的地势有关。
崇德苑社区。
尽管黄河下游是出名的地上悬河,但对包括长清在内的长平滩区部分地区而言,黄河主河槽仍处于地下。考虑到自然地势和防洪需要,这里没有建设堤防工程,而是担负着重要的滞洪任务。1958年大洪水来临时,大榆树“长”到河岸边,就是因为被强力冲刷的河岸后退到了刘万顺的家门口。
作为长清区第一个实施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的街镇,归德街道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
如何把党的好政策完全落地,让老百姓得到实惠?这是归德街道人大工作室主任孙建伟考虑最多的问题。
孙建伟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30多年来一直在基层工作,没有离开过土地和乡村。2017年8月份来到归德后,黄河滩区迁建工作是摆在他面前的一场大考。
归德地形是呈东南高西北低的倾斜地势,山区、平原、滩区各占三分之一,黄河自西南向东北从镇域西部流过,有南大沙河自东南向西北流经全镇。境内220国道、104省道、济平公路、南水北调干渠纵贯南北,黄河河岸线长18公里,有码头、顾小庄两座浮桥横跨两岸。
归德街道黄河滩区迁建安置涉及24个村,10469人。在滩区迁建过程中,国家有统一的补助和土地增减挂钩政策,还需要群众自筹一部分资金。
“党的好政策需要通过基层工作去落实,黄河滩区迁建工作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但并不是无法逾越的,我们有这种坚定的信念。”
归德街道人大工作室主任孙建伟在黄河滩区迁建工作中殚精竭虑,致力于把党的政策落实好,把群众的后顾之忧解决好。
在孙建伟看来,对滩区迁建存在顾虑的群众大致可分为几类:除了故土难离情结厚重的老人,有相当一部分群众对滩区迁建政策有误解,将其与城中村改造失地农民货币补偿做对比,不平衡的心理蔓延开来。同时,老百姓的收入和经济状况是不一样的,有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家庭和存在实际困难的群众,对生活成本的顾虑较大。
“基层工作没有容易的,但任何一项难的工作,在我们这儿没有退缩过,也没法退。”
“大前提是自愿原则,同时外迁安置和其他城中村改造是不一样的,老百姓没有失地,这是前提。”
对农民的所思所盼所想,归德街道的宗旨是广纳民意、让利于民。不仅是外迁安置方案,在房屋户型体系上,甚至内部布局设计上,也力求精益求精,最大限度考虑滩区群众的经济承受力,满足群众实际需求。
“政策落实好,后顾之忧安排好”,孙建伟多次强调,要充分尊重群众意见——房屋怎么建,群众说了算。
初期,街道、村干部、村民代表先后召开20余次安置方案讨论会,初拟了一份外迁安置方案,即考虑群众的不同需求,采用两套户型体系、自愿自筹的安置方式,按照每人33平方米住房面积免费安置,缴纳自筹的群众可多享受5平方米住房面积。
“在户型设定上,我们采取一种比较灵活的措施:根据国家的补贴和增减挂的收益,我们大约测算,根据本身的建筑成本,没有资金支撑的群众户籍人口每人可获得33平方米的免费安置面积;而如果希望房屋面积更宽敞,那么每人只需自筹1万元,即可获得38平方米的安置面积。”
以三口人的家庭为例,如果家庭经济状况一般,三口之家可免费住上99平方米的房子,如果经济状况允许,可自筹3万元,选择114平方米的房子。
“经过多次征求群众意见和论证,我们按照33和38的倍数设定7种户型,满足老百姓多种需求和选择。同时,归德街道还专门拿出资金,用于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在搬家过程当中的必需品投入。”
在设计过程当中,归德街道也充分尊重农民的需求和习惯,一期工程没有建小高层和高层建筑,而是设计多层建筑,同时配备了电梯,让老百姓觉得接地气,便于居住。
归德街道黄河滩区迁建一期工程安置18个村,1498户、5212人,建设安置房53栋;二期工程安置6个村,由于用地限制,建设11層小高层31栋。但“群众思想问题解决了,扣解开了,工作开展的就比较顺利。”
“有些在城区有房子的村民,不长期在农村居住,可能到夏季农村瓜果丰收的时候才回家,这种情况比较多。有些村民刚新建了房子,装修也挺好,他们觉得在农家院子里住着踏实。 咱就满足老百姓这种需求,什么时候想通了,随时安置。”
74岁的魏吉芳是长清区归德街道前垛村的村民,她娘家的村子也在滩区,离黄河不到2000米。一次黄河发大水,汹涌的急流冲进了屋子里,黄水漫到了桌子那么高,魏吉芳现在都还记得当时的惊恐,“看着真是害怕”。
在前垛村住了半个多世纪,魏吉芳记忆中,“至少盖了三回房子了”。最早的房子是用黄土盖起来的土坯房,由于建在地势低洼的滩区,一场稍大点的雨,家里就会漏水。每到那时,只好一筐筐地抬土,垛个房台,避免进水。漏雨的地方,用秫秸和泥巴糊一糊。
1976年的一次大水彻底终结了这座土坯房的生命。“不忍心离开家,大水到了屋门口才赶紧迁移,最重要是把粮食抢救出来了,家里的许多物品只好舍弃了。”
一家人被安排到了沙河幸村暂住,等回来的时候,一看,房子矗立在泥窝子里,虽然没倒,但害怕土屋坍塌砸着孩子,当天连夜在门口搭了个窝棚,“弄个小锅找个水桶,凑合着呆了十几天。”
那两年经济条件差,她家重新垒了座新房子,但依旧是土坯房。后来家庭情况渐渐好转后,魏吉芳在儿子结婚时又盖了座新房。虽说是农家院子,夏天蚊子苍蝇嗡嗡响,门都没法开,一下雨道路泥泞拔不出脚,一刮风沙尘漫天飞,但“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听说要搬到新社区,魏吉芳老人还是有点舍不得。
2019年10月,长清区滩区迁建外迁安置工程一期正式入住。魏吉芳家是其中一户。带电梯的小楼,供气、供暖、太阳能热水器一应俱全。买东西、孩子上学都很方便。老人从刚来时的不适应,很快就习惯了新的生活,“心疼老屋,但再也不愿过那种盖房子修房子的苦日子了。”“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的故事终于能够尘封在她的记忆里。
滩区迁建工作中,外迁安置群众的同意率必须达到90%,土地增减挂达到95%。一个村可能有95%的群众愿意来,但是剩下5%的群众工作难度非常大。“如果我们放弃了,那响应号召愿意搬迁的群众情何以堪?所以这5%就得通过各种渠道反反复复做工作。”
在孙建伟看来,老百姓最认实实在在的东西,你要给他聊理论、讲政策,他看不见摸不着,所以要跟群众把账算好。怎么算?
无非就是两块账。第一,在黄河滩区,为了避免黄河发水把村庄淹没,最多15年就有一轮重新盖房子的高潮,一种循环。我们搬迁以后,不用再考虑翻建房子的问题,三年攒钱三年垫台,垫村台付出的成本和人工非常大。咱得给群众算账,比如房子8年了,还有7年就得盖房子,你得花多少钱?你搬过来,三口人只花3万块钱,以后不用考虑房子修缮问题了。
“第二,财产性收入得给老百姓算:你在原来的村庄花10万块钱建个房子,卖5万没人要。谁上黄河边上偏远的农村,居住出入不方便,春秋有风沙的环境居住?搬过来以后,财产性收入就多了。
同时还考虑一个利好,孩子的教育资源问题。滩区里的孩子上学,一般是坐校车或者家长接送,这种现状下,很多村民没有条件让孩子到街道上学。通过搬迁享受好的教育资源,同时不用再车接车送,这是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的。”
为了方便搬迁群众生产生活,归德街道将滩区迁建工程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可以说把街道最好的地块给了滩区群众。
作为长清搬迁入住最早的滩区迁建安置区,“崇德苑”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就设置在街道驻地周边:北门正对着街道的中心卫生院,西边就是归德街道中心小学和幼儿园,一个社区和小学共用的夜间笼式篮球场正在规划中;在小区的商业用地上,附近还规划了酒店、养老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和超市等建筑。
走进占地约700亩的崇德苑社区,赭红色的楼房井然有序,楼间距很大,最引人注目的还是矗立其中的老村村碑。街道宣传办公室主任李志介绍:“搬进新社区的村民,居住比较集中,村碑让他们觉得有归属感。”
安置房建设上,处处可见街道的一片良苦用心——一期住宅楼建设采取“6+1”模式,一层为储藏室、车库,便于群众存放农机具等设施,2层-7层为带电梯住宅,既契合了滩区群众对城镇化生活的向往,又能最大限度增加搬迁群众财产性收入,凝聚了强大的搬迁动力。
在一处单元楼下,有村民正抱着两盆绿植往新家走去,“医、学、养配套服务功能完善,咱滩区老百姓距离新生活越来越近了。”
滩区迁建不仅仅是迁和建,群众增收、脱贫致富才是终极目的。
滩区迁建的老大难问题就是如何解决群众就业。崇德苑位于街道驻地核心位置,周边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基础好,同时依托济南经济开发区南园、农业龙头企业、特色加工业等产业条件,还制定了产业培育计划,确保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
街道计划在安置区周边引进建设一处面积达1万亩的高端农业产业园。同时充分利用安置区周边近4万平方米的商业服务设施,吸引服务业、服装加工、物业保洁和物流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为滩区群众提供工作岗位。下一步,街道还将组织滩区群众进行农业种植、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为滩区群众揽下“瓷器活”磨出“金刚钻”。
崇德苑是全省户型最多的社区:七种户型,两套户型体系。“仅仅户型规划设计,每种户型多少套,怎么设计,怎么分房……工作量远远超过7倍。”
李志介绍:“在选房环节,按照村里工作进度排名,哪个村率先选户型交定金,可以优先选择大体位置。”
为了降低成本,社区规划时是按照一个楼一种户型的原则。分房时,一个村可能几种户型都有,迁建办精准汇总出七种户型各有几套,再按照村里的大体位置和主力户型集中、分散户型也要相对集中的原则进行分房。搬过来以后还是要按照村的架构管理。
“分房那段时间,孙主任头发都白了。”搬过来之前思考安置房规划方案,搬过来之后思考社区管理问题。下一步,社区将成立党委,24个村融合成一万人的大社区。村民成了居民,也在慢慢适应新的管理模式。
孙建伟常说一句话:“预则立,不预则废。”尤其在黄河滩区迁建工作中,更要“谋定而后动”:首先要树立坚定的信念,把党的利民政策落实到位。其次得分析现状,提前调研和考虑,老百姓接受程度有多少,从哪个地方做工作,难点在哪里,遇到问题才能有解决的方法,备选一套二套三套方案。
“如果推进过程当中碰到什么解决什么,那就是临时抱佛脚。老百姓有句话叫‘抓瞎,你不抓瞎了嘛。我们在分析和考虑问题过程当中,把所有遇到的难题、难点都有预案考虑,比如说户型的设置,比如说户籍问题,长期在这儿居住没户籍,他没户籍就不应该在安置范围之内,你怎么办?现实问题太多了。”
在归德的黄河滩区迁建工作中,不乏创新和亮点。
比如户籍人口人均33平方米的免费安置房,再比如“随迁人口”这个词。“按照政策,户籍不在归德不应该安置,但确确实实他就在这儿居住,你怎么办?我们就采取随迁方式。”
在长期复杂的工作中,“不顾家”几乎已经成为了滩区迁建干部的新常态和标签。家里人也习惯了他们动辄十几天不回家,孙建伟有时候跟家属自嘲,“我要是在家里,我得吃你的、喝你的、用你的,我还得惹你生气,还不如上班去。”
黄河滩区迁建工作这张答卷,一笔一划写上去,耗费的心血只有那些不眠不休和头上的白发最清楚。
但在孙建伟看来,这只是一个党员的寻常:
▲新房子里的魏吉芳一家三代人。
“黨给我的工作,我完成了,我没给政府添麻烦,我让老百姓有一个相对满意的口碑。这只是我工作历程当中一份工作而已,就是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