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健雄,曾思清(广东云茂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623)
近年来,以人为本、生态环保、美观舒适、节约成本,成为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亟需思考、解决的问题。高速公路建设红线范围内有价值树木移植保护工作既避免了红线范围内有价值树木的毁坏,又部分还原了原生态景观,降低了绿化成本,是高速公路绿化的新思路与新办法[1]。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广东省交通集团在建高速公路项目移植保护大树上万棵,其中云茂高速大树移植基地保护利用原生大树有金丝楠木、木棉、罗汉松、香樟等约20个品种共2 300多棵,阳化高速移植保护3 200棵,开阳高速改扩建项目移植保护2 000棵,紫惠高速移植保护2 116棵。关于大树移植,陈连玉[2]、贺漫媚[3]、彭丽芬[4]等人已有研究,但主要是关于城市园林绿化;赵国芳[5]介绍了沈阳机场高速公路改扩建绿化工程大树栽植技术。
广东省云浮至茂名信宜(粤桂界)高速公路位于粤西山区,沿线环境敏感点众多,生态环保要求极高,项目自筹建伊始就非常重视绿色公路建设,积极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和绿色公路建设要求,明确了“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云茂”的指导思想,于2018年12月被省交通运输厅选定为广东省第一批绿色公路示范工程项目。
为充分保护和利用云茂项目区域范围内丰富的原生苗木资源,践行生态环保理念,在施工图设计期间,云茂公司组织工程部和征地部相关人员对红线范围的原生大树和古树名木进行排查统计,并将对适用苗木的移植、保护和利用费用及实施要求纳入招标合同。施工单位进场后,初次清表期间同步进行第一次大树移植,统一搬迁到养护基地集中培育。待项目施工中后期进行景观绿化时,再将这些大树移栽到管理中心、服务区、互通区等地,打造美丽云茂新名片。
3.1.1 施工图设计阶段现场调查
对红线范围内的树木进行实地调查,对有价值的树木进行标识、拍照,并按品种、规格、数量进行登记造册。所调查的苗木品种主要包括樟树、树菠萝、芒果、橄榄树、乌榄、荔枝、龙眼、高山榕、美丽异木棉、三华李等,主要分布在主线、互通及附属房建设施站区所范围内。
主要流程:实地调查→标记编号→拍照建档→统计品种、规格、数量→纳入施工图预算和招标文件。根据现场调查情况,移植原生树木品种主要以香樟、鸡冠刺桐、幌伞枫、红棉、美丽异木棉、大叶榕、细叶榕为主,并有金丝楠木、罗汉松、橄榄等名贵品种。
3.1.2 招标阶段
依据实地调查的数据进行预算编制。可不分品种,只按不同胸径规格进行分项并纳入土建工程招标清单。如按胸径10~15 cm、16~20 cm、21~25 cm、26~30 cm、31~35 cm、36~40 cm、41~50 cm、51~60 cm、61~80 cm、81~100 cm、101~120 cm等进行清单子目分项。
3.1.3 施工前期准备阶段
预算编制时应预留额外的青苗保护补偿费用,在移栽开始前完成所需树木的补偿工作,协调好与当地村民关系。
3.1.4 项目景观绿化设计阶段
根据所移植保护树木的规格、数量应用在绿化景观设计方案中,对有移植的同等规格树木就近优先使用以节约工程造价。
3.1.5 与土建、清表单位的协调工作
要求清表单位在清表过程中对已标识需进行移植保护的树木不得破坏并应进行相应的保护;由业主、总监办安排相关土建单位配合便道的修建,方便树木的起挖及顺利运出。
施工单位进场后,选定专业绿化设计单位将红线范围内的红棉、金丝楠木、罗汉松、宫粉紫荆等约20种原生大树搬迁到占地约4 hm2的罗定基地集中养护,见图1。移植苗木总量2 300株,主要分布在主线征地范围内5个土建标(TJ5标、TJ7标、TJ11标、TJ12标、TJ14标)。
图1 云茂项目大树移植基地
原生大树第一次移植保护主要步骤见图2。移植过程主要流程:修枝→开挖→断根→吊装、运输→养护培育→二次移栽。
图2 原生大树初次移植保护
云茂项目提前布局,综合考虑不同路段边坡的土壤类型、坡面形式、植物种类配比和成活率,因地制宜,对边坡绿化施工工艺、植物配置方案和喷播客土基质配置进行优化设计。
为充分利用回收的大树资源,结合云茂项目施工现场进展和公路沿线地形地貌、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通过专业园林绿化单位对隧道口、互通区、服务区、生活区等区域进行景观设计提升。以四个主线互通为节点,选用不同的绿化植物和特色设计方案,重点打造黄茂竞展、幽蓝烂漫、丽紫延绵、红灿锦簇4个主题的景观带,将云茂高速公路建设成为“自然的生态走廊、动态的景观走廊、地域的文化走廊”,见图3。
图3 夏黄山隧道洞口绿化提升效果
云茂公司利用欢乐农场周围的荒山坡,自主培育了三角梅200余株、桑树50余株、百香果40余株、木瓜树30余株,后续既可用于管理中心、生活区的绿化,又可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特别是三角梅,对环境适应性强,花期长,在广东分布非常广泛,移植后将成为云茂高速公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云茂项目在勘察设计过程中,就已经编制了《云茂高速公路沿线原生大树移植管理办法》,形成了原生大树早调查、移植养护队伍专业化、以最终成活率为验收指标的管理模式,倒逼施工单位保证施工质量。
在现场管理方面,云茂项目安排专人负责绿化施工管理,实行动态设计和工序验收制度,充分发挥监理作用[6],对进场的乔木、灌木规格、草种配比严格把关,把边坡绿化按隐蔽工程管理,确保队伍能够按图纸施工。通过设置二维码铭牌、拍照建档,可以对大树进行追踪,以便计量。
5.3.1 生态效益
能有效地对沿途红线范围内古老、珍稀、奇特有价值的树木进行保护和利用;能较快的形成乡土品种较多的高速公路景观。
5.3.2 经济效益
高速公路建设红线范围内有价值树木移植保护工作能节约景观工程苗木成本[1],云茂高速公路移植保护2 300株大树,移植成本约450万元,树木移栽养护2~3年后估值约560万元,可节约苗木成本110万元,本项目高速公路建设红线范围内有价值树木移植保护利用的投入产生约20%的经济效益。
云茂项目不断探索景观工程设计、施工管理新模式,对勘察设计、施工招标、现场实施及验收全过程实行精细化管理,考虑到移植基地往往采用松散管理,为防止名贵树种因洒水养护不及时枯死,建议采用自动化喷淋,根据雨季、旱季制定相应的养护方案,建设单位应不定期现场抽查,提高苗木成活率。同时,通过专业景观单位对绿化工程进行系统地优化提升,大树点缀,解决了以往“先砍后买、先破坏再修复”的粗暴施工难题,生态环保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