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浩
(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盐城 224000)
在冲床运行的过程中,电机驱动曲柄运行,滑块在直线方向上发生位移,材料受压,完成充孔、成形、落料等工序,得到特定的形状。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技术的发展,用于冲床加工的自动上下料机械手已得到广泛应用。很多学者都结合具体型号的冲压机床,进行机械手方面的设计,由此诞生了多工位冲床机械手等,机械手的主要作用是冲压件的取放。还有学者对机械手的控制进行研究,以通信总线取代脉冲,从而对伺服驱动单元予以闭环控制,以实现更高的控制精度。整体而言,学者们对机械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动作、性能和控制方式等方面,忽视了冲床的连续运行,所以其在工作过程中时常出现停顿现象。本文为实现冲床的连续运行,对冲床和机械手的运动规律及协调性进行了研究。文中的机床为开式曲柄压力机床,其滑块行程和次数分别是160mm和35spm,某企业利用该机床完成拉伸作业,加工件厚度是3mm、边长180mm、质量3kg,模具长200mm。为了提高加工效率,需要设计并使用配套机械手,提高送料的自动化程度。机械手和机床的良好配合,能够使设备实现连续运行。
在滑块抵达安全高度后,机械手才可以执行伸入和送料操作。
(1)安全高度的确定。基于冲床技术参数和模具高度,计算出安全高度为90mm。
(2)安全高度内的时间计算。滑块的运动原理为曲柄滑块机构,如图1所示。图中:s表示滑块距下死点行程;R表示曲柄半径;L表示连杆长度;α表示曲柄旋转角度。
已知冲床曲柄半径为80mm,连杆长度为240 mm。
根据式(1)求解α角度的过程比较复杂,在这里根据式(1)计算出几个离散点值,详见下表1,通过作图法计算出安全高度内的时间值。
滑块行程次数是35spm,所以冲床运行周期为1.71s,滑块行程为160 mm。基于表1的离散点予以拟合,由此确定曲柄运行角度α与行程s的关系曲线图α-s、时间与行程s的关系曲线图t-s,将两图整合在一起,如图2所示。
考虑到安全高度为90mm,根据图2进行计算,从而确定滑块在安全高度以上的持续时间是0.87s。
基于冲床工作台和物料尺寸等方面的因素,确定物料台和冲床工作台中心的距离,也就是手臂行程为700mm。机械手结构如图3所示。
从硬件构造上看,它包括了手臂、手臂驱动机构(图中未画出)、吸盘和气缸等。
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手臂伸缩运行。要实现装置整体连续运行的目的,机械手和冲床的运行周期必须是相同的,所以在这里必须对驱动机构展开分析。
吸盘起着拾取器的作用,结合物料重量、体积来看,只需使用单个吸盘,安全系数取4,侧面进气,总高度为59mm,吸盘直径为43mm。考虑到拾取器总高度不得超过冲床的安全高度,所以排除吸盘和气缸活塞直接相连的方案,最终应用图3描述的方式实现二者的连接。
在气缸的驱动下,吸盘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结合物料重量,稳定性要求以及气缸长度等方面的因素,选择双活塞杆气缸,行程为12mm,同时配备磁性开关。
机械手的缩回位置为原点,在一个周期中执行8个动作:下降、吸料、上升、伸出、下降、放料、上升、缩回等。
吸盘至少要0.15s才能产生吸着力,在这里确定为0.2s,保障吸附的牢固性。吸盘放料时间为0.1s。
气缸的动作时间和气路、电磁阀动作时间的关系十分复杂,计算工作量非常大,根据气缸标准基于50~500mm/s速度展开估算,取气缸运行速度500mm/s,此时能够确定,气缸升降单程所需的时间是0.02s。
如果用气缸驱动手臂伸缩,则伸缩单程时间为700/500=1.4s。
如果用伺服电机驱动滚珠丝杆,实现手臂的伸缩,则在负载运行状况下,通常将参数设定为丝杆螺距p=5、电机转速v=3000r/min。伸缩的单程时间是:
由此可见,以气缸驱动手臂的情况下,机械手一个周期为3.18s,比冲床运行周期1.71s更长,这意味着冲床必须停止运行一段时间,这和预期的设计是不相符的。采用第二种驱动方案,机械手运行周期更长,同样也得不到设计要求。所以,最终选择气缸驱动方案,它的主要缺陷是气缸不能在行程中的任何一点停留,无法完成预送料。
通过计算可知,应用气缸直接驱动方案时,手臂行程=气缸行程,但在这一方案下,冲床无法连续运行。为提高手臂伸缩效率,在这里需要用到传动机构,在图4所示的机构中,气缸驱动齿轮顺着导轨2运动,齿轮1、2因此同步旋转。由齿轮2利用齿条2驱动手臂在导轨1上来回的伸缩。
设手臂伸出距离为L1,气缸伸出距离为L2,齿轮1、2的齿数用 Z1和Z2表示,那么
在设计中,有 Z2=2Z1,那么 L1=3L2。
考虑到机械手臂伸展距离L1,所以气缸伸展距离L2=700/3mm。气缸运行速度500mm/s,所以伸展时间t1=0.47s。
机械手执行下降、吸取、上升、伸出、下降、放松、上升、缩回一系列动作所需的时间为
t=0.02+0.2+0.02+0.47+0.02+0.1+0.02+0.47=1.32s
由此计算出的周期1.32s比冲床运行周期更短,能够满足冲床连续运行的要求。
机械手的一个周期包括3个环节,即取料、等待和送料,3个环节的运行过程为取料、等待和送料3个环节构成机械手的运行周期。
以其缩回的位置为初始位置。
为了达到协调运行的目的,必须做到:①冲床与机械手同时运行,冲床连续运行;②机械手完成首个运行周期后,其和冲床的运行周期是一致的;③当滑块抵达安全高度位置时,机械手执行送料动作,这一点非常关键,能够避免二者的节拍时间计算与运行出现误差,有效消除碰撞隐患;④送料、取料环节连续进行。
对冲床与机械手协调运行时间关系进行分析可知:①机械手的首个运行周期比较短,完成这一个周期后,其运行周期和冲床是一致的,也就是1.71s;②完成第一个周期后,在后续的周期中,机械手的起始时间比冲床每个周期更为提前。
5.2.1 机械手第一个周期节拍计算
取料环节耗时t1=0.02+0.2+0.02=0.24s;
送料环节耗时t3=0.47+0.02+0.1+0.02+0.47=1.08s;
对图5进行分析可知,滑块回退到安全高度耗时0.42s,取料环节耗时0.24s,那么第一个周期包含的等待时间是0042-t1=0.42-0.24=0.18s;
首个周期耗时T=0.24+0.14+1.08=1.50s。
5.2.2 机械手第二个周期节拍计算
机械手运行周期总时间=冲床运行周期1.71s;
取料和送料环节的耗时与首个周期是一致的;
第二个周期内:
等待时间=冲床运行-周期取料时间-送料时间1.71-0.24-1.08=0.39s。除了首个周期之外,剩下的每个周期耗时均一致。
5.2.3 滑块下降到安全高度时手臂缩回距离的计算
滑块在安全高度以上耗时为0.87s,送料环节执行伸出、下降、放松、上升等操作的总耗时为0.47+0.02+0.1+0.02=0.61s,所以机械手必须在0.26s内完成缩回操作,在此期间的距离是500×0.26=130mm。
在水平方向上,模具和吸盘边缘并未出现碰撞的情况下,机械手缩回的距离X不得低于:
缩回距离超过X,也就是机械手处在危险区域之外,避免了与模具发生碰撞。根据上述节拍,冲床与机械手可以协调运行,冲床能够基于35次/min的频率连续运行。
为冲床安装机械手后,二者能够协调运行,在工作节拍上实现良好的衔接,达成了冲床冲压连续运行的目的。合理的设计确保机械手倍速运行,满足节拍要求。除此之外,为冲床曲轴配备编码器,采集曲轴旋转角度以及滑块回退高度信息,有助于消除碰撞隐患。事实证明,本文的设计是完全可行的,具有较强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