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大学生思想行为的主要特点,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对高校新媒体运动的重要性。其次,在探究其原因的基础上深入挖掘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高校新媒体运用的有效途径和具体措施:坚持科学管理,构建合理机制;坚持育人为本,服务大局,服务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校园正能量;坚持思想引领,舆论引导,形成爱国热情,传承志愿精神;坚持辅导员线上值班制度,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保障。
关键词:疫情防控常态化;高校新媒体运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体化、数字化的趋势也在不断加强,这些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产生的影响是深刻而又广泛的。而大数据在这个阶段的出现,使得利用大数据获得破解难 题的方法变得更为方便,由此也引发了思维和生活的变革。在这样一个崭新的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然也应该朝着数据化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一、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分析
1. 思想行为更加网络化。当代大学生是互联网“原住民”,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成长,“每日必网” “无网不在”是他们的真实写照。重大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宅在家中导致社会参与狭窄化,接触外界信息的主要途径是网络,网络信息纷繁复杂、泥沙俱下,多元思想聚集与交锋,大学生还处于思想不断成长成熟的阶段,是对其信息鉴别能力的重大考验。一些别有用心者抓住了青年人社会阅历不丰富、易于动感情等特点,编辑的谣言的可读性强、故事“感人”,容易带偏舆论节奏,影响青年大学生价值观。互联网的高速传播性、高度互动性,使得它成为一个极强的宣传动员平台。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的关键时期,在一波又一波的舆情攻势下,容易产生情绪化的心理,网络意见也更加复杂多变。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完全融入网络,完全依靠网络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分享信息,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全职网民”,网络感情不断地被增强,在网络上发言发声的行为也在不断地强化;相对而言,理性思维能力和冷静平和的心态却没有同步得到提升。
2. 信息传播局部权威化。由于教育背景、知识水平不一样,个体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存在差异。高校是知识的殿堂,高校是大学生接受教育、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在社会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在大部分家庭中,大学生最容易接触到新知识、新技术,对新事物的解读分析具有一定的发言权,观点与言论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权威性。重大疫情防控阶段,关于疫情病源的追溯、感染病人的治疗等信息渠道特别多、来源特别复杂,在大量信息冲击下,很多人难以分辨真假,人们会逐渐形成自己的一些观点,并在一定范围内交流讨论。关于疫情信息的交流討论又限于线下的家庭单位与线上的新媒体社群中,大学生作为家庭中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个体,以及作为青年中拥有较高教育背景的群体,又比较愿意分享自己的观点,在亲朋好友的“小圈子”内解读与传播的信息权威性更高。这种局部的权威性又推动大学生更加关注疫情的发展,并提升其在网络媒体上发声的积极性。
3. 社会实践普遍缺失化。在给大学生“增负”的呼声下,高校金课、霸王课层出不穷,大学生在校学习压力普遍增加。同时,高校拥有较为完善的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实践体系,大学生在高校接受学习训练的过程中,生活普遍较为充实。大学生还处于心智逐渐成熟的“灌浆期”,既需要灌输式、启发式的课堂教学,也需要体验式、参与式的社会实践教育。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认知国情、贴近社会的重要载体,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依托社会实践载体去亲身感受国家的发展,去亲眼见证社会的进步,去亲自体验解决问题的不易,对于大学生更好地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培养品格具有重要作用。在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既没有返回学校继续完成学业,也不能参与到涵养家国情怀的社会实践中去,只能宅在家中依托互联网接受着来自各个方面的信息冲击,思考问题的时间也相对较多,在不能及时得到专业教师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效引导情况下,对于其形成正确的认知具有较大的挑战。
二、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对高校新媒体运用的思考
1、坚持科学管理,构建合理机制。完善、合理的工作机制可使新媒体高效运行。其包括疫情应对期的素材收集、内容甄别、语言组织、语言风格、信息发布等。坚持科学管理,探索垂直式管理,形成“学校→院系(部门)→辅导员→班级→宿舍”的信息管理模式,保证学校将应对疫情防控的各类消息以及上级相关政策及时准确地传达给每位学生。同时将微信和 QQ 群管理组建到宿舍,由辅导员负责,严格执行和统计学生每日的外出和健康情况,做到防疫网格式管理。
2、坚持育人为本,服务大局,服务学生。高校的新媒体担负着教育引导的功能,是高校党的意识形态的舆论阵地。高校要加强一系列新媒体的管理,发挥育人作用,服务学生,实现对大学生的正面教育和引导。在此次疫情防控和应对中,高校新媒体首先应及时掌握国家防疫最新动态,形成权威,提高可信度,通过公众号、官方微博等及时传达。例如,居家隔离的个人防护、每日全国疫情动态、学校应对措施等消息的传达,使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最真实的前沿要闻,也可以有效防止谣言的扩散。
3、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校园正能量。在疫情应对中,全国人民表现出了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精神。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全国各地有大批志愿者奔赴前线,投身疫情防控最中心。在当今物欲横流和信息泛滥的时代,大学生社会经验欠缺,判识和分辨能力弱,致使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受到极大冲击。高校通过新媒体,及时迅速地报道和传播发生在防疫一线和大学生身边的感人事迹,能够唤起大学生的情感认同,激发大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担当。
4、坚持思想引领,舆论引导,形成爱国热情,传承志愿精神。通过对疫情防控中优秀人物和事迹的报道,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同时在高校各级新媒体平台积极动员大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利用假期主动参与到社区和乡镇的疫情防控中;将学生党员的日常教育和实践有机融合,形成思想引领,也使得普通学生主动参与到疫情防控的各种志愿服务中。
5、坚持辅导员线上值班制度,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保障。由于居家隔离,全国的大学生开启了史上最长假期模式。大学生普遍自律意识差,开始了“早晨从中午开始”的模式。同时,由于居家隔离,大学生更容易产生抑郁、恐惧等心理困惑,更有甚者未经健康检查返回学校,给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带来困难。因此,在疫情应对中,高校应做到放假不离岗,线上工作。利用新媒体及时向学生解读相关政策和要求,召开线上班会,了解学生思想动态,适当地布置一些有意义的假期作业,督促其加强专业课学习。对于心理问题多发的情况,在公众号或班级群里面开通“辅导员说”栏目,及时解答学生在心理问题上的困惑。
三、结束语
在疫情应对的关键时期,高校新媒体作为高校中党的对外窗口,必须充分发挥舆论主阵地的作用,服务大局,对学生形成思想引领作用。建立权威的媒体新闻推送机制,防止各种不实消息的传播;构建学生合理的表达渠道和平台,形成正能量,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由线下转为线上教育,保障校园防控工作顺利实施,为彻底战胜疫情打造有利的高校环境。
参考文献:
[1]邓喆,刘相君,康卓栋.高校新媒体在重大疫情防控中的舆论_省略_966篇微信公众号文章的实证分析
[2] 叶定剑,林立涛,田怡萌.重大疫情背景下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教育策略.
[3] 聂工强.重大疫情应对中高校新媒体的运用策略
作者简介:
周茜彤(2001.9—),汉族,河北秦皇岛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