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校对工作室对校对社会化的启示

2020-09-03 02:16宋淑蕊
传媒论坛 2020年15期
关键词:社会化

宋淑蕊

摘 要:本文以高校学生组织校对工作室为例,阐述社外校对工作室的工作过程,并分析高校学生组织校对工作室如何应对价格、质量、人才、效率四个校对社会制约条件,得出出版机构在校对社会过程中可以采用在高校内设立工作室、成立专门的校对管理部门、重视编辑出版专业人才方式的启示。

关键词:校对;社会化;校对人才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15-0-02

一、引言

校对是出版物付印之前编辑保证出版物文字和内容质量的最后一道工序,查漏补缺。些微差错可能歪曲原意或影响对原意的理解,甚至造成重大的政治性错误,因此需严谨对待这项工作。校对是根据原稿核对校样或根据底本核对抄本等复制本,以发现和订正差错。“校”,首见于《国语·鲁语下》“昔正考父校商之名颂十二篇于周大师”,“对”是“对照”。“校对”从西汉刘向校书使用“校雠”一词演变而来。在古代,编校合一,编辑家本身也就是校雠家;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第一次成立校对机构,校对人员专门从事文稿的校对工作。在现代出版业,校对工作分为印刷厂校对、出版专职人员校对、编辑人员校对和作者自校四种类型。同时还有人提出了校对社会化的问题,但是由于校对社会化存在价格、人才、质量和效率的制约问题,校对社会化一直没能成熟。本文研究的高校学生校对工作室成立于2013年,到目前為止已经发展8年,是一家由在校生运营的校对工作室。该工作室通过承接校对外包业务从中获利以维持运营。在校对社会化存在不可忽视制约因素的情况下,该工作室的成功,可以成为一个典型。

二、校对工作室运营机制

校对工作室通过与出版机构合作,定期拿到出版机构的纸质校样,并安排校内招聘的校对人员进行校对,在规定时间内交付出版机构。目前,校对工作室已正常运营8年,合作过的出版社有20余家。校对工作室的业务开展与校对人员的管理十分重要。前者保证了校对工作室的正常运营,后者保证校对质量与校对效率。

(一)校对工作室业务

8年发展下来,校对工作室积累了数家合作出版机构,承接校对稿件类型包含人文社科、科技、教育等。由于校对工作室由编辑出版专业学生运营,背靠专业优势,每年都会有新的出版机构联系工作室合作,同时校对工作室内部有专门的部门负责拓展业务。校对工作室与出版社达成合作意向后在校对人员群发布稿件信息,由校对人员选择是否承接稿件的校对工作。校对工作室根据稿件类型设立不同校对人员群,每次将某一类型的稿件信息发布在对应校对群,以保证校对人员与稿件的匹配性。通过这种方式,校对工作室可以初步保证稿件的校对质量。校对工作室在拿到稿件后派发给专门的校对人员,由校对人员进行校对,并在规定时间内返回稿件,再由工作室将稿件统一送回出版机构。对于未按约定返还校对稿件或校对质量不合格的校对人员,工作室采取一定措施限制其校对活动。工作室对校对稿件进行审核整理后,每次按照出版机构要求时间返还稿件。一般情况下,教辅类稿件2~3天,其他类7天左右。特殊情况下会适当延长。纸质稿件返还由工作室专职人员负责或由同城快递的形式返还稿件,出版机构会在审核稿件后给予工作室反馈,以帮助工作室校对人员学习进步。

(二)校对人员管理

校对工作室通过对在读学生进行考核选拔出一批具有相关领域基础知识的人才,组成校对人员组。如果同一个校对人员想要加入不同类型的校对人员群,需要进行不同类型考试。在对预备成员进行校对符号及常识培训后,允许预备成员加入校对人员群。校对人员校对稿件数量及质量由管理人员审核后记录,并在出版社结算校对费后,工作室结算相应校对费,费用形式包括现金、微信转账、支付宝转账及QQ转账。

由于校对人员主动选择是否承接校对活动,工作室为保证有足够的校对人员承接稿件,每学期伊始会进行校对人员选拔考试,以保证主动承接校对活动的人员永远多于校对任务。在这种前提下,工作室规定:校对稿件质量不合格或不按时返还校对稿件人员将不能优先考虑接校对任务。对于质量严重不合格校对人员,将不予结算校对费。这种机制下,校对人员的校对质量会大大提高。校对质量是校对工作室的立足之本,也是与出版机构能达合作意向的前提之一。

(三)校对工作室成员管理

校对工作室管理人员均来自高校编辑出版专业学生,工作室以社团的形式运营。工作室内部设立总编办、外联部、编校部、新媒体部四个部门,由总编办统一安排工作室事务,各部门各自运行又相互联系(如图1所示),每个部门由3-4个人员负责。每两年轮换,以老带新的方式将工作室每个部门的工作内容传递下去,以保证工作室的正常运行。

在人员选拔方式上采用初试加面试的方式。人员范围限定在编辑出版专业,由该专业学生投递简历自荐,再进行人员的面试,最终选拔出一批热爱编辑出版专业,有志在出版领域发光发热的人才。校对工作室人员采用薪酬制,每学期可以获得一定的酬劳补偿,校对工作室也会定时准备团建,激励工作室成员。

三、校对工作室实现校对社会化条件分析

校对社会化问题被提出后,很多人认为目前尚不具备校对社会化的条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1) 校对价格。出版社制定的校对价格普遍不高,如果校对公司低价格收费,可能不能维持自身的生产,更不要提盈利。如果联系社外独立校对人员,较低的校对费用吸引不了优质人才。

(2) 校对人才。为保证稿件的质量,专职校对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三校一读的制度不可省略。出版机构选择社外校对很难找到既具有校对知识又兼具某一学科领域专业知识的人才,如果进行三校一读出版机构就必须找到多个校对人才,这在实施上有一定难度。

(3) 校对质量。校对公司能否有一批高质量的校对队伍是关键,但是其人才的流动制约了校对质量。同样,在校对费用不高的情况下,很难找到优质的人才,校对质量也就无法保证。

(4) 校对效率。校对的速度影响着出版速度,在市场上抢占先机十分重要。校对社会化也就意味着出版机构对无法直接掌握校对人才的工作进度,校对稿件在多方之间传递,降低了工作效率。

高校学生校对工作室的运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以上四个制约条件。

校对工作室校对价格具有优势。由于校对工作室是以社团的形式运营,并且以兼职费的形式结算校对费用,所以省掉了固定人员成本。校对人员全部由在校学生组成,其学习生活成本较低、业余时间丰富,对于校对费用接受范围较广。一般出版与校对工作室合作给的校对价格根据稿件类型和校次有所不同。教辅类稿件又根据校对稿件的学科和年级有所不同。总的来说,教辅类稿件校对价格在5~10元/页,其他类稿件校对费用在2~5元/页,校对工作室在校对价格方面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一方面这个价格迎合了出版机构原本的校对费用,另一方面校对工作室运营成本较低,对工作室的运营没有影响。

校对工作室人才储备充足。综合性高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具有某一领域专业背景,在一定程度上他们满足不同稿件类型校对人员需要掌握相关知识的条件。而且由于是综合性高校,可选择的人才类型较多。在发展过程中,校对工作室还试图与其他高校同学进行合作以拓宽人才储备。校对人员进入校对工作之前都会进行专业背景知识考核,通过考核的人才会进行校对知识培训,这样保证校对人员兼具专业知識和校对知识,从而大大提高校对工作室校对人员的校对质量。而且由于工作室校对人员数量较多,校对工作室可以承担多个校次的校对任务。美中不足的是学生校对工作室人员流动较大,平均每2~3年会换一批新的校对人员。这个问题目前甚至以后都不能得到彻底解决,为了缓解这个问题,校对工作采取扩大校对人员数量以提高竞争压力、校对质量不合格限制承接校对稿件的两个方式。

校对工作室校对效率满足出版机构要求。由于在线校对方式并不成熟,校对工作室一直采用纸质校对的方式。工作室以出版机构要求为准,按时返还纸质稿件。由于目前的业务范围是同城,纸质稿件的返回及时。但是并没有解决稿件在多方之间流转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保证稿件的质量、按时守约是校对工作室必须要做到的两点。

四、启示

校对社会化对于促进出版机构的出版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出版活动的增加,对于校对人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如果能实现校对社会化,那么可以大大提高出版机构的出版活动效率。至今该高校学生校对工作室已运营8年,它的运营模式对校对社会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在高校内设立校对工作室

出版机构可以与高校合作,在高校成立专门的实践基地,组成一个小型工作室代替出版机构管理社外校对人才。选择高校时,可以将开设编辑出版专业高校作为重点选择目标,可以节省掉培训环节。由于高校学生具有某些领域的相关背景,同时生活成本不高,对于校对费用要求低,所以选择高校学生作为社会校对人才对于出版机构而言十分合适。同时,现今社会人才的是一个企业的发展动力,开展这样的校企合作,可以为出版机构人才招揽打下良好的基础。对出版机构的社会声誉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成立专门的校对人才管理部门

出版机构可以成立专门的人才管理部门,以兼职招聘的形式招揽校对人才,以量取质,淘汰质检不合格的人员,通过提高竞争人数,在保证校对质量的前提下,调整校对费用,从而将校对成本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同时,该部门作为出版机构代表与社外其他工作室洽谈合作事宜,可以减轻编辑的工作负担。出版机构在与类似学生校对工作室合作时,可以签订合同以保证自身权益。

(三)重视高校编辑出版专业人才

现在很多人讨论编辑出版学学科教学问题,应该如何培养出版人才。事实上,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也在谋求自身的发展,从自己的角度寻求突破。高校学生校对工作室就是一个例子。该高校校对工作室成功的原因之一在于运营团队来自于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他们掌握一定的学科知识以及出版实务理论,对外校对工作室与出版机构校对业务对接时十分顺利,对内他们又可以培训并管理好校对人才。我国开设编辑出版专业的高校共有十几家,相对于其他传媒类专业而言较少,出版机构应该重视并珍惜高校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发掘他们的潜力。

五、结语

校对社会化问题虽然提出后又碰到了制约其实现的因素,但是在出版业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高校学生校对工作室又为校对社会化的实现提供了新的方式。随着技术的变化,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新的形式出现,以更好地方式解决这个问题。目前来讲,从高校入手与学生组织合作打开了校对社会化新的局面,它平衡了出版机构与校对人才之间的需求。未来也许会有更加成熟的机构取代学生校对工作室,使校对社会化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阙道隆,徐柏容,林穗芳.书籍编辑学概论[M].沈阳:辽海出版社, 2004:376-387.

[2]张昕,蔡晓瑚.析制约校对社会化的四个因素[J].出版发行研究, 2002(3):40-41.

[3]刘艳华.校对人才社会化[J].出版与印刷,2000(2):17-18.

[4]田美娥,贺元旦.对出版社社外校对工作的几点建议[J].科技创新导报,2008(18):128.

[5]刘云,邢建民.一种网络化稿件编辑校对方法[J].今传媒,2013 (8):119-120.

[6]高明霞.校对在编辑工作中的模式与作用探讨[J].传播与版权, 2019(12):38.

[7]刘敏.浅析工作室制模式在高职层次编辑校对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J].开心:素质教育,2013(001):74-75.

[8]刘丹丹.编校质量中校对工作的方法及实际应用[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08):37-38.

猜你喜欢
社会化
理想与现实之间:博士生学术职业社会化的张力及其消解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近十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研究综述
试论社会化媒体营销中大数据的应用
贵州托盘运用社会化浅析
大众媒体对我国当代青年成长双向作用的研究
对高校辅导员组织社会化的若干思考
网络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影响研究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转变的一种模式
美国行刑社会化的历史解读与现实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