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浩
摘 要:疫情的影响会使得图书馆纸质图书借阅量下降的状况更加雪上加霜。疫情后图书馆应该采取相应对策:对原有图书馆实体空间进行改造;大幅削减纸质图书的采购量;增加数字资源,提升网络设施。
关键词:图书馆;网络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15-0-03
图书馆的书库是密闭空间,众多读者在开架选书的过程中很容易传播病毒。阅览室、自习区的读者座位密度大,不同读者长时间近距离相处,很容易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病毒传染。基于此,武汉商学院图书馆充分利用现在有十几种数据库,并且在疫情期间,图书馆提升相应设施,储备足够多的用户并发访问数量,以保障用户访问利用数字资源。
一、特殊时期疫情防控对图书馆的冲击
(一)减少聚集活动的全民意识会导致进入实体图书馆的人数锐减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宣传力度和执行力度都特别强大,全国各地到处关闭公共娱乐场所,倡导人们居家隔离,各电视台反复播放新冠肺炎的防控知识,对全国人民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预防传染病的教育。不到公共场所、减少聚集的意识已经深入人心。
图书馆的书库是密闭空间,众多读者在开架选书的过程中很容易传播病毒。閱览室、自习区的读者座位密度大,不同读者长时间近距离相处,很容易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病毒传染。有以上种种担忧,以后到实体图书馆的人数会大幅减少。
(二)防控意识会导致纸质图书的借阅量减少
病毒可以通过接触传播。纸质图书在图书馆书库中长久存放,本身就积累了大量灰层与细菌,再加上人体可能携带的病毒,使得借阅纸质图书存在一定患病风险。当然这种风险大部分是心理上的,可能实际风险并不大,但是心理因数会直接影响读者的借阅行为。况且有方便快捷的数字文献可以用来阅读,所以人们为了保命防病,会减少借阅图书馆的纸质图书。
实际上,最近数年来,网络信息和数字文献对图书馆的纸质图书借阅已经形成很大冲击,纸质图书借阅率下降是现代图书馆的普遍状况。东南大学李文正图书馆2015年图书整体利用率只有13.6%,纸质图书外借量降至2010年总外借量的一半。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的纸质图书借阅总量在2010年达到了顶峰,2013年、2014年、2015年下降比较明显,分别为-33.13%、-40.87%、-28.88%。哈尔滨商业大学图书馆纸质图书的借阅量也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2010年总借阅量为34.7万册,2015年总借阅量为22.8万册,5年借阅量共下降11.9万册。
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手机和互联网成为我国成年国民每天接触媒介的主体,纸质书报刊的阅读时长均有所减少;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化阅读方式,倾向纸质阅读的读者比例下降,而倾向手机阅读的读者比例上升明显。
疫情的影响会使得图书馆纸质图书借阅量下降的状况更加雪上加霜。
(三)数字资源的需求量会增加
国际互联网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培养了大众利用电子文献资源的习惯。尤其是近十年来移动网络和数字技术在我国迅速发展,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在大众中普及,使得数字资源成为人们利用的主要资源。新冠肺炎防控期间,人们在家中对数字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强化。
2013年出版的《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对象管理规范》中,对数字资源的定义是“以数字形式发布、存储和利用的信息资源。”目前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主要是电子图书和各种文献数据库。
在文献需求总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纸质文献借阅量减少,就会导致数字资源的需求量增加。实际上随着现代图书馆数字资源的不断增加和网络设施的不断提升,加上数字资源本身的便利性,读者已经习惯利用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有研究者访谈过中山大学的研究生,他们参与科研项目的整个过程都需要使用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在项目立题之前要经过大量的文献调研,对这个领域有一定的了解,基本百分百都是通过图书馆数字资源来获取资料;有一些受访者发表论文,引用了60多篇文章,全部都是通过图书馆数据库引用的SCI论文;参考文献90%都是从图书馆数字资源中获得的。
疫情防控期间,实体图书馆闭馆,数字资源的作用更加凸显。各级各类图书馆利用互联网为用户提供数字资源服务,使广大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轻松获取海量文献资源,在家里安心学习和潜心研究。中国国家图书馆推出“读联体”移动服务平台,覆盖全国1000多家图书馆,将多个优质专题资料推送给读者。湖北省图书馆针对疫情推出“方舱数字文化之窗”,整合海量数字资源进行文化服务,上线不到一个月总访问量突破120万次。武汉商学院图书馆在疫情防控闭馆期间,提供数字资源远程访问,为教师在家里备课、查找科研资料提供信息服务与咨询服务。
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数字资源的需求量增加是大势所趋。图书馆读者对数字资源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大。
二、疫情后图书馆的应对对策
(一)对原有图书馆实体空间进行改造
现代图书馆普遍追求大空间的布局,将书库与阅览空间融合为一体。这种做法当然方便读者取阅图书,但是这种大空间的布局会极大增加疾病传染的风险。假如读者中有某个人得了流感等传染性疾病,他会首先传染给临近的读者,继而再传染给更多其他的读者。因为读者在图书馆的阅读时间往往较长,所以传染疾病的风险会增加。
从防止传染病和留住现有读者的角度,图书馆都应该对大开间的阅览空间进行改造。尽量将靠窗的空间作为阅览空间,利于通风,并且隔离为小空间,既防止疾病传染,又可以避免读者之间相互干扰。
图书馆可以回到闭架借阅的老模式,只让少量专职图书管理人员进入书库,为读者取阅图书。这样做既可以避免读者在书库聚集,减少传染病的风险;又可以避免图书乱架。为了解决专业图书馆员人员不足的问题,公共图书馆可以招聘志愿者,大学图书馆可以招聘勤工俭学的学生,让他们作为书库管理员,专门从事提取读者所需图书、图书上架等工作。武汉商学院图书馆多年来都是招聘勤工俭学的大学生当书库管理员,她们对工作认真负责,工作效率很高。
(二)大幅削减纸质图书的采购量
数字资源的方便快捷已经对图书馆的纸质图书造成很大冲击,防范传染病的全民意识会使得纸质图书的借阅量进一步减少。图书馆每年投入大量经费购买纸质图书,而借阅量却越来越少,很不符合投入产出的现代理念。尽管图书馆采取了多种措施,想提高纸质图书的利用率,但数字文献取代纸质文献是大趋势,图书馆应该顺应数字时代的大趋势,大幅减少纸质图书的采购量。
每个图书馆在采购纸质图书时,应该重点保持本馆特色藏书的系统性与连续性,即根据本馆的目标用户,系统收集某个学科专业或某个专题的图书,形成不同于其他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另外采购部分高质量的重点图书和获奖图书;对于各图书馆同质化的一般图书,则应该大幅减少乃至放弃收藏。
实际上近几年图书馆也在逐渐减少纸质图书的采购。2019年,中金易云大数据平台监控到的馆配市场上销售册数同比下降9.69%,同比减少500多万册。
收藏纸质图书是图书馆历史发展的产物。从古代的藏书楼到近代图书馆,在过去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纸质图书一直是图书馆存储与传播知识信息的主要方式,这也是与当时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服务方式。但是,长久保存纸质图书的维护成本很高,尤其是一些古籍历史文献,许多图书馆当作特色馆藏来收藏,用专柜、专人来保管,但实际上利用率很低。大量纸质图书只能长期存放在书库中,容易老化受损,诸如积累灰层、吸潮发霉、被虫蛀等,要防止或者延缓这些问题发生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但是效果还不一定好。因此纸质图书并不利于广大读者长久利用。图书馆继续大规模收藏纸质图书是不合时宜的习惯性行为。如果不管读者是否需要,继续大量采购纸质图书更是浪费资源,不仅浪费资金,也浪费存储空间,还要投入大量人力来管理这些利用率很低的纸质图书。
现在知识信息的存储模式已经全面数字化,纸质图书的原创作品都是电子版本。电子图书作为一种新形式的书籍,相比纸质图书有许多优点:
(1) 存储介质较纸质图书容量更大,可以容纳更多的信息量,数字化资料不仅有文字和图片,还可以包含声像资料。
(2) 方便信息检索,读者可以将各种资料有机组合,互相参照,能更好地理解资料,提高资料的利用率。
(3) 大大节省存储空间。电子图书只需要存储在图书馆的网站设备中,不像纸质图书那样需要占用大量的书库空间。
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方面应该避免重复浪费,只要有相同版本的电子图书,就不需要再购买纸质图书。
(三)增加数字资源,提升网络设施
数字资源是随国际互联网兴起与发展的产物。国际互联网发展初期,有网络架构但没有系统性的内容,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有路没有车。于是一些新兴的电子信息企业开始建设网络内容,将过去由图书馆系统收藏的纸质文献通过数字化上了互联网,极大地方便人们利用,也逐渐改变了人们利用文献的方式,由过去的查阅纸质文献为主向现在的查阅数字文献为主转化。例如清华大学于1999年开始建设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首先将中国的学术期刊全面数字化,之后又扩展到硕博士论文、会议论文、年鉴、专著、报纸、标准、科技成果与报告、专利、法律法规政策、上市企业财报等文献,集成为大型文献数据库“中文知网”,成为读者利用最多的数字资源。到2019年底,中国知网用户覆盖全球56個国家和地区的3.3万家机构,个人读者2亿人,日访问量1600万人次,全文年下载量23.3亿篇。
国家战略层面大力推进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2018年1月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第40条规定:国家构建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公共图书馆数字服务网络,支持数字阅读产品开发和数字资源保存技术研究,推动公共图书馆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向社会公众提供便捷服务。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应当加强数字资源建设,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献信息共享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服务。
大多数图书馆现在都十分重视数字资源建设,大中型图书馆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购买各种数字文献数据库。据有关研究,640所高校2015年的数字资源购置经费总和为160198万元,平均数字资源购置经费为499万元,平均数字资源经费占文献购置经费的50%。这是顺应时代发展大趋势的正确决策。读者不需要到实体图书馆,通过远程访问就可以利用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所以图书馆今后对数字资源的投入还应该加强,力争能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武汉商学院图书馆最近几年每年都依据教学科研和大学生自学需要增加文献数据库,多方位为用户提供海量文献信息,在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方面具有代表性。现在有十几种数据库:
(1) 读秀学术搜索平台:能一站式检索馆藏纸质图书、电子图书等各种资源,几乎涵盖了图书馆的所有信息源,为读者提供最全面、准确的学术资料。
(2) 中国知网:我校订购了《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10个专辑文献库中的8个专辑,文献类型包括学术期刊、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会议论文、报纸、中国工具书网络出版总库。另外还订购了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法律库以及高等教育、文艺、文化、科普、党建、经济信息库、政府公报等非学术数据库。
(3) 百链云图书馆:可以获取加盟图书馆的中外文图书、期刊、论文、标准、专利和报纸等资料,还可以通过文献传递方式获取本单位图书馆中没有的文献资料。
(4) ScienceDirect数据库:爱思唯尔(Elsevier)是一家经营科学、技术和医学信息产品及出版服务的世界一流出版集团。通过与全球科技与医学机构的合作,公司每年出版近2000种期刊和1500本新书,以及一系列创新性的电子数据库平台。ScienceDirect是爱思唯尔公司出品的期刊全文数据库,覆盖天文、管理、会计、心理学、商学、经济、经济计量、财务、社会科学、艺术与人文,工程、生命科学等24个学科领域。
(5) 百度文库: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文档分享平台,已收录有效专业文档5亿多份。
(6) Artlib《世界艺术鉴赏库》:为艺术教育提供资源、素材及方法的深度学习数据库。
(7) 51CTO学院:全新的IT技能在线学习平台,为全国高校的广大学子提供优质、专业并极富实际应用性的自助式IT培训课程。
(8) 数图教育多媒体资源服务平台:A教辅课程板块:美国探索视频库,中国探索视频库,HD高清视频库。B教学课程板块:世界名校精品课程库,中国名校精品课程库,台湾名校精品课程库,微课堂课程库,TTC课程库,高等教育应用课程库。C专题库板块:医学院课程平台,商学院课程平台,艺术学院课程平台,中国馆藏书画资源平台,世界油画资源平台。
(9) 中科UMajor数据库:国内第一款大学生专业课学习资源数据库,该数据库现已收录数百门专业课的知识脉络剖析讲义、课程学习指导、章节练习试卷等学习资源,全面覆盖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法学、医学、文学等十二大学科门类。
(10) 云舟知识空间服务平台:该平台将图书馆的资源进行重组,将各类资源个性化、智能化地推送到每个读者的手中。
(11) 中国高校科研成果统计分析数据库:一个基于中国知网资源总库及海外重要数据库的高校科研成果统计分析参考工具,能够多维度、深层次统计分析机构、学科、作者的中外发文、基金、专利、奖励的数量、引证及下载情况。
(12) 学术人:新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款学术信息获取工具,它利用目前最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及时获取最新鲜的学术资讯(如重要论文、专家动态、讲座会议、基金项目立项等),通过AI智能24小时不间断筛选,选择出用户最关心的内容,及时推送给用户。
随着用户对数字资源访问量的大幅增长,需要图书馆提升网络设施。为了能够满足大量用户对图书馆海量数据的访问需要,现代图书馆应配备或者升级关键网络设施:
(1) 核心交换设备:图书馆所有的网络数据都要通过核心交换机完成数据交换和路由,是构成强大网络的核心部件。图书馆面对海量数字资源,普通的交换机难以胜任,必须配备数据交换能力更为强大的数据中心交换机。
(2) 路由器:用户利用互联网访问图书馆的数字资源,需要图书馆配备高性能的路由器。路由器是互联网的主要结点设备,数据转发策略称为路由选择,这也是路由器名称的由来。作为不同网络之间互相连接的枢纽,路由器系统构成了国际互联网络的主体骨架,它的处理速度是网络通信的主要瓶颈之一,它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着网络互连的质量。
(3) 资源加速设备:随着访问图书馆数字资源的用户数增多,网络设备之间交换数据的速度延迟,图书馆的服务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图书馆有必要配置资源加速设备。
(4) IT运维系统:图书馆系统管理人员要随时掌握各种软硬件设备的运行状况,对出现的各种故障做出快速判断和有效排除,这对图书馆技术人員来说这是一项十分艰难的工作。而IT运维系统使网络维护工作化繁为简。
高校图书馆应提高数字资源远程服务保障能力。高校图书馆采购的数字资源,本校师生可在校内IP范围内直接访问,而在校外则需要图书馆提供的远程访问系统才能进行访问。清华大学图书馆有245个中外文数字资源,校外访问的最大并发用户数只有200,疫情期间不够用,导致很多读者无法访问数字资源,图书馆紧急将系统最大并发数调整到500。这种情况应该引起各高校图书馆的重视,今后校外访问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师生会越来越多,图书馆应提升相应设施,储备足够多的用户并发访问数量,以保障用户访问利用数字资源。
三、结论
图书馆应该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危机转化为机遇,由以纸质图书为主的传统图书馆向以数字资源为主的现代图书馆转型。
参考文献:
[1]王莉.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利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图书馆为例[J].智库时代,2019(44):127-129.
[2]中金易云.2019年纸质图书馆配市场数据报告[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0-03-31(005).
[3]唐琼.陈思任.吴莉.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使用成效——对中山大学研究生样本的观察(网络首发论文).图书馆论坛[J].网络首发日期,2019-12-19.
[4]卢凤玲.面对疫情,图书馆要着力提升数字服务能力[N].新华书目报,2020-04-03(006).
[5]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导报)总第三十七期[EB/OL]https://www.cnki.net/gycnki/gycnki19_37.htm,2019-12-18.
[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J].贵图学苑,2017(4):1-6.
[7]苏金燕.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价格与经费现状分析[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8,36(04):66-76.
[8]王晓光.地市级图书馆计算机网络设备的选型与搭配——以齐齐哈尔市图书馆新馆建设为例[J].理论观察,2017(12):19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