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青
摘 要:人物采写通过对采访对象语言行动、周边环境、所思所想的生动描述,用一个个充满人文魅力的故事体现人物特质、反映时代精神,引发读者共鸣。一篇有温度高品质的人物类新闻作品,从采访到成稿,整个过程都需要记者在掌握基本新闻报道技巧外,保持对人、故事的思考和感受。好的采访,采访者与被采访者都收获到能量,好的报道,可以将能量传递给受众。
关键词:人物采写;捕捉细节;写好故事;传递能量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15-00-02
在新闻采访报道中,有各式体裁、素材,人物采写是其中别有特色、独具魅力的一个篇章。不管是英雄模范、公众人物还是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普通人,无论是长篇通讯还是表现人物事迹的特写,人物采写通过对采访对象语言行动、周边环境、所思所想的生动描述,用一个个充满人文魅力的故事体现人物特质、反映时代精神,引发读者共鸣。然而,写好一个人,交出一份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人物通讯作品,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从采访到成稿,都需要记者在掌握基本新闻报道技巧外,进行一次又一次心灵交换。
一、抓住采访中一闪而过的瞬间
美国新闻学者约翰·布雷迪在《采访技巧》中说:经验丰富的记者一致认为,每采访一分钟,至少要准备十分钟。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是保证新闻采访品质的重要一环。充分的准备工作,能让记者明确采访思路,在提问时更具有针对性、准确度、流畅性,降低紧张感,建立提问信心。了解并认真研究人物的基本信息、基础资料,可以让记者尽快找到与采访对象沟通的连接点,找出采访的突破口,在采访中尽快建立值得信赖的沟通氛围。足够的准备有助于记者在采访中更加游刃有余,在预定的时间收获到预定、预想之外的素材。
做好前期搜集资料工作、准备好问题、明确方向和流程,这些帮助记者建立人物采访的基本坐标,去到现场,去提问、聆听、观察、感知,是完成一篇人物报道的核心所在。坐下来和他们聊天,感受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有时会被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画面打动,捕捉到这个瞬间,是人物采访中也是后期成稿过程中关键的一点。
《河北日報》曾推出“正能量达人”专栏,采写日常生活中平凡人的不平凡之举,通过一个个身边普通人善良、敬业、坚强的故事,传递给受众正面力量。专栏其中一期为《石家庄协管员变身“口令姐” 快乐指挥交通网友点赞》,在这篇报道中记者来到现场,站在路边看着工作中的采访对象,冬日的街头,她和其他协管员一样,挥旗、吹哨指挥着交通,但不同的是她喊着自己的口令:“直行的朋友准备,3、2、1,走起!” “还有3秒绿灯亮,右转车辆停下后大家一起走,3、2、1!”爽朗的声音、幽默的语调让高峰期的路口在行人的笑脸中秩序井然。记者敏锐地察觉到“口令”是她别具一格的特质,与路人的交流方式凸显着自身性格,于是标题中的“口令姐” “快乐指挥”呼之欲出。
继续的观察中,记者发现采访对象更多的特点,比如能精准地报出倒计时秒数,再如为避免右转车辆与过马路行人争道,她在向车辆打出停止手势后,总会随行人走出1米距离,这些细节反映着她的工作态度。
在她换班的时候,记者进行了采访,了解到更多细节:刚一到岗发现执勤路口没有秒灯,于是特意用秒表测算了一个月,终于摸准路口红绿灯的变换时长;曾是一位“金牌房产经纪人”,为了“警察梦”提交了交通协管员申请书;“每天早晨跟傍晚,看着人们从我身边安全地通过,就觉得这份工作非常有意义,如果再让过马路成为一种快乐,那就更幸福了”……更多的背景信息、生活工作感言在谈话中出现,这些当时打动记者的话语和细节瞬间被记下,转化为文字成为报道中的亮点。
二、写一个能够留在受众记忆中的关于“人”的故事
完成采访后,进入写作环节,人物通讯有基本的常用手法,如注意表现人物性格的特质、在矛盾冲突中写人、借他人之口刻画人、借景写人等等。采访回来的素材如何排兵布阵?一句话、一条背景信息怎样使用最合理?哪些元素可以让报道从本质上具有吸引力、引起受众共鸣?在手法技巧之外,能不能把自己看作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在采访一个人之前到完成报道的整个过程中,保持对人物、故事的思考和感受,从而写出一个可以留在读者记忆中的故事,是一个挑战。
好的故事需要精准的现场描写。新闻作品不同于文学作品,不追求言辞华丽,人物采写更是这样,不可带记者的主观色彩、主观意识。如何使用文字语言把人物描写准确?在《深度写作》这本书中,作者提出“零度修辞”与纯文本写作的概念,即在新闻写作中,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性:文字基本上只表现其记录意义,而隐没其评价意义,用对事实的本真记录方式,获得一种意义上相对中立的文本……零度修辞是尽可能不添加任何主观意见和意向性词汇,在使用这种修辞方式时,新闻主题往往本身就具有很强的修辞性,从文字表面进行处理,反而使文章意义得到很好的体现。
第27届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10年徒步巡线6万里 守护雪域高原幸福路》,开篇以一个现场描写拉开故事序幕:
一大早,护路员扎西已经吃完早饭,穿好护路服开始一天的巡逻守护工作。长期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生活,让30岁出头的扎西嘴唇乌紫、皮肤黝黑,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许多。记者和扎西一起走在海拔4300米的巡逻路上,凛冽的寒风吹在脸上如针刺般疼痛,只走了一上午,记者就气喘吁吁、头痛难耐,脚上磨出了泡。但就是脚下这条路,扎西已经走了整整10年。10年来,3600多个栉风沐雨的日日夜夜,扎西以护路营区为家,朝夕巡逻守护在“天路”沿线,累计徒步将近6万里。
记者用一个真实生动的工作场景,描写出“天路”卫士克服高寒缺氧、交通不便等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默默在海拔4300米坚守10年的鲜为人知、感人至深的事迹。精准的现场描写,将人物的生命内涵交代清楚,让人身临其境,印象深刻。
好的故事需要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有细节,人物才鲜活,故事才生动。2017年3月18日工人日报刊发通讯《“见字如面”23年》,这篇新闻作品获得了第28届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一等奖。
“‘全忠,2月14日,咱们一家三口站台上见。这是一本普通家庭日记本上的留言。这样的日记一写就是23年,用掉了12本日记本,留下6820多条只言片语,长达24万余字。”
这就是文章的开端,记者用捕捉到的日记本上的一句话,以直接引语形式开门见山、直入主题,接着使用23年、12本日记、6820多条留言、24万字等一系列细致数据加深了郑重感,故事一开始就吸引了受众注意力:这是谁的日记本?这家人有着怎样的故事?为什么会借助日记方式来沟通?细节信息的挖掘和使用,引起受众好奇心,让故事更加生动可读。精彩的故事,总是可以在开篇就能让故事本身抓住人心。
三、在人与人的往来中收获生命能量
时至今日,笔者仍然记得曾采写的一篇报道《大山里的小站人生》,那是春节前对一个铁路司炉工的探访。
春运期间的火车站,在人们印象中是拥挤热闹的,但在太行山脉深处的一个小站,近十位铁路工人轮值坚守,静静地保障着晋煤外运列车的安全运行。受访者作为司炉工,为在冬季给运输一线职工供暖,已经在四面环山的小站工作了7年。
第一印象就十分深刻,他中等身材,笔直的身形套上一身深藍色工装,显得精神干练。锅炉房里,一台银灰色锅炉约2米高,管道的红色阀门格外显眼,火钩、铁锹等工具被他整齐地摆在墙边,只在一个墙角处堆起小煤堆,1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墙面、地面、锅炉上没有一点煤灰尘,一扇小窗户擦得透亮。用他的话说,烧锅炉是个良心活,为大家供暖,不用心不行,为此他每天都要去回访,看看温度,征求意见。
半山腰上孤零零地挂着几间老式房屋,除了火车经过时的鸣笛声,没有任何动静,每天的时间好像变长了一样。当外来人员感慨山中极致的寂寞时,受访者拿出技术大比武油漆工比赛第一名的成绩,那是他在山里工作之余看书学习、钻研技术的成果。小站周边方圆几公里不见人家,没有市场,司炉工每次上山作业,要带足5天的粮食,人们感慨工作艰苦,司炉工走到不足4平方米的休息室,那里有一个小储藏柜,米、面、油整齐地放在里面,蔬菜则在室外的一个旧塑料箱,他说:“这就是我的天然冰箱。”
这些话、这些场景、这些精神在笔者心里久久回荡,关于如何面对时间,关于怎样接受自己,关于如何接受生活之后热爱生活。
四、结语
人物采写,无论是前期采访还是完成报道写作,魅力和核心在于,这是人与人的往来。做好这一体裁报道,需要张开每一个细胞去捕捉细节、感知对方。有时候对采访者来说,这是一场巨大的心理内耗,然而也正是在这样了解和被了解、认识和被认识、治愈与被治愈的往来中,我们收获生命养分。一个成功的采访是,采访者与被采访者都收获到能量,一个成功的报道是,把自己体会到的能量传递给受众。
参考文献:
[1]王樱梓.浅析人物通讯的形象美和语言美——以《人民日报》的人物通讯为例[J].新闻世界,2013(12).
[2]王亚丽.浅谈如何写好人物通讯[J].新闻传播,2013(10):149.
[3]张晓玲.新时代如何写好人物通讯[J].新闻知识,2019(01):88-89.
[4]贺岩.新时期人物通讯的写作方式与特点[J].华章,2013(03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