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晋君
摘 要:本文首先罗列了当前我国广电新闻开展广电新闻过程中所暴露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背景下优化广电新闻工作的意见建议,希望本文能够为从事广电工作的从业人员带来一定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广电新闻;不足;意见建议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15-00-02
一、引言
在新时期背景下,中国的广电新闻工作保持着积极健康的发展态势,但仍然存在有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客观存在,影响的广电新闻行业的良性发展,照方抓药才能治病救人,只有找到问题,探寻解决方案,才能让我国的广电新闻事业蓬勃发展。因此,针对新时期如何成功开展广电新闻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新时期背景下广电新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作定位模糊
广电新闻进行新闻宣传,其主要意义,是为基层群众传播有关政治、经济、文化、政府号令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向上级传达基层群众的合理诉求,持续关注社会民生发展。但从目前我国广电新闻工作的整体情况来看,有很大一部分工作人员没有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也没有为广大群众提供应有的广电新闻服务,每日的新闻播报就是相互抄袭权威电视媒体对国内外时事的新闻报道。对于基层群众来讲,这样的新闻对于其太过遥远,他们真正需要的是能够反映当地民生的新闻,长此以往,对于广电新闻行业未来的发展将会带来比较严重的影响。
(二)广电新闻行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良莠不齐
广电新闻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养将会对当地的广电新闻宣传工作带来决定性影响。目前,中国基层的广电新闻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水平亟待提高,无法满足新时期背景下社会对现代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并且基层广电工作人员在自身思维和视野层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这其中也有可能是因为当前我国广电新闻行业从业人员收入较低,国家少有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所致。以上现象的客观存在,让广电新闻行业的工作有序开展将会因此受到较大影响。
(三)缺乏舆论的正确引导力
众所周知,以广电新闻为代表的媒体行业,还有一项重要功能,即政府的喉舌,他们在向民众传递相关的政策新闻时,也必须要对相关的政策进行解读,让群众明白政府发布该政策的目的和意义。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基层广电新闻行业,对政府政策没有开展全面的解读工作,只是单纯的照本宣科,极易在民众中间产生误解。而民众若产生误解之后,广电新闻行业没有及时向社会进行修正补充,又会让行业自身的公信力被反噬,由此产生恶性循环,致使自身的引导力越来越弱。
(四)广电新闻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
在人们的传统认知层面,认为广电新闻行业具有覆盖范围大、在民众当中播出频率高等特征。但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各类型广播电台电视台数量已经较之原来有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增长。广电新闻节目的总数也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这代表着广电新闻行业的竞争将会变得越来越激烈,另外,伴随着国人获取一手实况新闻的渠道变得越来越多,广电新闻行业的整体收视率也变得越来越低,通过以上分析后不难发现,我国广电新闻行业存在着内部市场竞争严峻和行业收视率整体下滑的处境,这种状况对我国广电新闻行业今后的发展带来了较大消极影响。
三、新时期成功开展广电新闻工作的意见建议
(一)科学整合社会资源
第一,广电新闻需要科学利用社会周边所有能够进行整合的资源,大力进行广电新闻的传播工作,以此来得到社会的支持、响应和参与。并且,一些基层的广电新闻还需要同社会和所在地区的政府、企事业单位进行长期性地交流与合作,要求这些单位的具有较高文学造诣的工作人员和广电新闻进行联合宣传。第二,广电行业需要及时对基层新闻信息进行汇总和报送,增强团队的整体文稿写作水平,通过培训等多元化形式,创新现有的广电新闻行业工作新局面。第三,广电新闻还需要不断从社会当中吸收高水平新闻人才,并通过系统化的培训考核,层层递进,让现有的广电新闻稿件质量逐渐提升,由此让广电新闻工作走向更好的水平。
(二)对现有的新闻宣传系统进行完善
第一,广电新闻行业工作人员应具备极强的职业敏锐度,将新闻宣传工作的方向,将经济建设和民生国情作为本行业日常工作的重点,并将相关新闻信息进行归纳汇总,制作成新闻素材。在制作过程中,为了保障新闻质量,可以邀请上级电视台进行指导,让广电新闻的发展带动一方经济的飞跃。第二,广电新闻行业需要积极主动与上级配合,向上级提供稿件,以此提升当地新闻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和传播力。第三,在新时期的大背景下,广电新闻行业想要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必须要借助互联网作为传播媒介,增强其对信息技术的利用,大力拓展信息的传播渠道,依靠社会和基层群众,进行良性互动交流,保证新闻时效性。值得关注的是,依靠互联网,广电新闻行业还能够得到很多群众的意见建议和民生新闻素材,这对于推动广电新闻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样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三)紧贴基层,转变现有风格
广电新闻行业工作者从群众中来,而想要让该行业取得长足的发展,便需要到群众中去,倾听了解基层群众对于国家未来的盼望和对政府的诉求。只有深入进到基层之中,广电新闻行业才能做到真正的“接地气”。同时在进行新闻宣传工作的工程中,广电新闻行业也应当将落脚点放在群众最关心的民生热点话题上。只有这样,才能让新闻工作和民生之间建立稳固的关系,也让更多群众对广电新闻产生认同,形成依赖,反向促进广电新闻的发展。
(四)提升广电新闻行业的采编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是广电新闻节目质量的有力保障。想要让广电新闻行业的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就必須要对前期准备工作给予重视,若在正式进行新闻采访以前,相关采编人员没有针对采访提问、采访方向、采访形式等予以充分准备,导致整个采访过程不流畅。
例如:若需要就一位社区服务志愿者进行采访,但是在采访之前,记者和编导都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甚至对被采访者的个人事迹背景都不了解,这将会对整个采访进程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保证采编工作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记者在进行采编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包括搜集被采访者的具体资料、个人事迹、家庭背景、群众对被采访者的看法等。只有这样,才能显著提升采编工作的质量,避免在采访过程中出现长时间的停顿和尴尬。只有在采访环节做到严谨客观,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广电新闻节目,并吸引更多观众收看收听,提升自身收视率和口碑。另外,在广电新闻行业,接受采访者范围极广,这些人往往来自社会中的各行各业,因为性格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当他们出现在镜头面前时,很有可能出现紧张、结巴、表述不清等状况,此时采访人员应对被采访者的情绪进行疏导,营造一个轻松的交流环境,降低被采访者的紧张情绪,而在后期编辑的过程中,剪辑人员需要在保证内容真实、无遗漏的情况下,对被采访者的在接受采访过程中所出现的紧张、停顿、结巴等进行剪切,让所播出的节目更加流畅自然。综上,高采编质量的观点节目能够显著提升广电新闻节目的可看性,提升民众对该节目的喜爱,因此提升现有广电新闻采编质量,是广电新闻行业工作的重点。
(五)对现有奖励制度进行完善
为了提升广电新闻行业从业人员的工作热情,为广电新闻行业提供新鲜的血液,广电新闻还需要从制度层面进行完善,制定相关的奖励政策。例如:对某次新闻报道事件中表现突出或者在宣传口具有重大贡献的工作人员,广电新闻应对其进行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奖励,这样方能提升行业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并且在这样一种隐性竞争的大环境下,广电新闻行业从业人员的业务素养也将会得到显著的提升。另外,基层广电新闻还可以同上级广电新闻或周边兄弟城市的广电新闻之间保持密切联系,做到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四、结束语
广电新闻行业紧密关系民生,其工作人员必须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只有这样,才能让广电新闻行业得到长足的发展,让我国广电新闻行业走向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于婷婷.新时期我国广电媒体资产管理实践与探索[J].新闻大学, 2011(04):92-98.
[2]张海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我国广播影视科技和事业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在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八届三次会议上的讲话[J].现代电视技术,2010(01):14-22.
[3]徐明明.推进广电新闻内容供应侧改革的思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6(005):24-26.
[4]刘建华,张名章.媒介融合下的广电新闻传播力提升[J].中国出版, 2011(011):30-33.
[5]葛明驷.关系重构:提升融媒时代广電新闻传播力[J].当代传播, 2015(03):51-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