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传统家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2020-09-03 02:13吴春红
传媒论坛 2020年12期
关键词: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吴春红

摘 要:传统家训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两者在内容上同根同源、在性质上都属于意识形态教育,其教育核心都在于修身、睦亲、齐家、处世,对道德人格的塑造,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中国文化是一个以伦理为核心的文化体系,深入探究传统家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推进家训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互作用,是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要求,也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内在需要。

关键词:传统家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12-0-03

传统家训是在传统的农耕经济、集权政治以及儒家伦理社会中形成发展,并保留至今的道德智慧和价值原则。家训文化至今已有三千年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不断进行新的探索,提出了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以“三个倡导”为内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断和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恰恰相反,我们要很好地传承和弘扬,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丢了这个‘根和‘魂,就没有根基了。”传统的中国文化是一个以伦理为核心的文化体系,为更好地推进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传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需要深入探究传统家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一、挖掘传统家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之处

(1) 内容上相融。传统家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传统家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形成发展,是建立在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和地域环境基础上的,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带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特征。传统家训倡导“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的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相契合,特别是与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高度一致,两者的核心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从内容的角度而言,经过传承发展,家训文化已经拥有比较完备的伦理规范和实践要求,与时代相衔接,挖掘超越时空的深刻价值,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固有根本”和“活水源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吸取祖先的智慧和经验,积极传承并有效融合了优秀传统家训思想中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用崭新的时代精神引领传统家训的道德精髓,使其不再仅是面向个人面向家庭家族成员,而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面向国家层面阐发的价值理念,实现了传统家训的当代传承和创新性转化,成为中国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念。

(2) 性质上相同。传统家训训诫子弟、家庭成员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在传递社会意识形态。传统家训强调家庭伦理与政治伦理、社会伦理的三者融合,深刻说明了传统家训意识形态性。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家训内容通过家族家庭的教化,实现代际传承,家训文化不断发展和丰富。家庭训诫(教育)作为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列的三大教育体系之一,形式上虽在家庭内部进行,但其内容性质上是社会的。所以无论从何种角度认识理解家训,家训的核心教育思想取材于社会意识形态需要并受一定社会意识形态发展制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传统家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有着鲜明的社会意识形态属性,都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需要,在价值上共同指向教化人心,导人向善的立德树人的目标,有助于引导民众全面提升道德素质,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凝聚社会力量,都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3) 形式上相通。家训,作为家庭教化训诫的一种规范活动,其教化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表现为:训诫教育,说理教化为主的对话形式;以家书著作、诗词格言为主的书面形式;以楹联刻碑、意义物品为主的实物形式;以祠堂聚会、实践锻炼为主的活动形式,还有少数民族地区,以特有的族规民谣、歌曲舞蹈等方式对家庭家族成员进行教化。这些教化形式有的用于日常训诫活动,有的在特殊的庆典、节假、仪式上进行,或者以身示范,或者榜样教育,或者奖励激励,或者斥责处罚。家庭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传统家训教育的形式、手段和方法,于今天家庭教育的模式是相通的。習总书记曾强调,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要注重日常养成,方式方法要增强实践体验,基于此,传统家训在教化形式上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把握传统家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古今之别

(1) 传统家训带有专制性,而忽视平等性。例如传统家训中的政治伦理思想,虽然也强调“胸怀天下” “秉公办事” “公忠体国” “报国尽忠” “尚廉奉公” “仁民爱物”等,但不能代表真正全社会的整体利益,其政德、官德中有许多糟粕的东西。将国家与君主的关系视作等同,“忠君”即是爱国,对君王忠诚要求超越法纪,以血缘亲情促进政治伦理,把私德看作公德,家与国一体,公私不分。总体而言,传统家训在家庭伦理、社会伦理以及政治伦理上,其要求和内容带有封建等级性,权利与义务的不平等性。传统家训非常重视每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地位和价值,强调每个人都必须根据规范要求,来尽自己的义务,但在处理父子关系、君臣关系、夫妻关系、兄弟长幼关系的道德要求上,权利集中在父、君、夫、兄,而义务则集中于子、臣、妻、弟。人与人之间明显被当作不平等的社会公民对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现代家庭教育中,每一个个体是平等、自由的,个体的道德选择以及所遵循的道德原则是崇尚与敬重。

(2) 传统家训强调权威性,而忽视个体意识。传统家训诞生于农耕社会,继承了以家族为主的宗法精神,宣扬无条件的服从父权、君权,唯封建伦常是从。这在一定程度上麻痹了人们的革新革命意识,禁锢了个人的进取精神,也使得中华民族性格中出现了逆来顺受、因循守旧、明哲保身等消极思想。在宗法制度的影响下,传统家训用封建纲常对家族成员进行灌输,将违背个性发展的道德要求强加于个体之上,忽视了个体的道德权利和自主性,忽视了道德的主体自觉,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重他律,而轻“自律”,重权威而轻民主,重传统而轻变革,重约束而轻自主。这些与我们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是相违背的。在古代“爱国”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传统家训强调的“忠君”是封建统治者对社会成员的要求,是法律严密控制下的“忠君”,而不完全是社会成员的自觉意识和意愿。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倡导的是社会成员发自内心对国家的深厚情感,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宿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倡导“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的个人层面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价值追求,强调的是所有社会成员个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文化自信和行为自觉。

(3) 传统家训注重情感教育,而忽视教育的理性。宗法制自西周起开始创立,形成了以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护政治关系的上下尊卑贵贱秩序的社会制度。在这样的政治制度下,传统家训注重的是血缘亲情在维系道德当中的作用,重亲情、重习俗、重经验,而轻视理智、轻自由、轻创新,忽视对孩子追求远大志向的培养,把道德变成了迎合家族和封建等级制的方式。以传统孝道为例,传统家训中强调的孝德观念是基于血缘基础上的家族权威的孝道教化,灌输男尊女卑从一而终的禁锢主义思想,具有“愚民”性,塑造了一批批“愚孝” “愚忠”的庸碌之辈和“贞女” “烈妇”等牺牲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之下,现代家庭道德建设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在教育中强调理性的孝,强调建立在平等、法治、公正基础上的理性的孝。

三、推动家训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互作用

(一)继承传统家训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曾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由此可见,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连续体,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能建立在虚无的基础上。同时,从文化的民族性与结构演变来看,任何一种新出现的文化要为其民族的大众所接受,必然要有与该民族现有文化或者传统文化相应的文化基因,二者才能相融相通。涵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强调的是以优秀传统家训所蕴含的德性精华“滋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价值观的自觉养成。

1.提取中国优秀传统家训的思想精髓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之下,以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精神为准绳,坚持批判继承的原则,吸取传统家训的精髓为现代社会服务。继承传统家训涵养社会主义价值观,首先要从传统家训中提炼出符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大众需求的核心要义和基本精神。在中国传统家训的发展演化中,其优秀的思想精髓主要体现在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等方面。经过上千年的传承和弘扬,这些传统家训美德已经深入到了全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当中,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这些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中蕴含的智慧,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厚实的思想基础和道德资源,也为今天的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发。

2.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家训的挖掘和阐发

中国传统家训文化是一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这是任何道德文化都市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传统家训文化经过漫长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逐渐发展而形成,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传统社会的印记,在内容和形式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与今天的现实生活不相适应的地方。用传统家训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通过科学的分析和鉴别,把其中带有阶级性的、愚昧性的、时代局限性的成分剔除出去,把其中具有当代价值的道德精神发掘出来,进一步丰富其思想道德资源,激活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因子,努力推动传统家训文化中最核心的最优秀思想进行进一步阐发,利用现代化的教育宣传手段,增强传统家训话语感召力和影响力,使之符合新情况、新问题,从而推进传统家训文化与时俱进,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提供丰盈而充足的养分。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传统家训创造性地转化

家训往往承载着一个家庭的核心价值观,以传统家训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延续了家庭的教化训导功能,又推进了家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在社会主义核心观的引领下,新的时代要求激活了传统家训文化在当代的活力和价值,同时,在不断健全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法治的背景下,传统家训的消极因素得到抑制,积极因素在与现代社会的契合中需要逐渐实现升级和转化。

1.升华传统家训文化的高度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化条件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种文化思潮不断涌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同时,现代社会人际交往打破血缘、地缘关系,逐渐从熟人空间想陌生人空间转化。传统家训在现代社会发挥作用,必须突破传统家训的封建小农经济的历史局限性,立足现实语境和当下的视域,进行现代化升级,在内容上,形式上、表达上升华传统家训的高度。在内容上,以传承弘扬家国情怀为着力点,传统家训的处事伦理观的现代构建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要求相一致;在形式上,借鉴传统家训的伦理教育方法,坚持符合现代家庭教育的理念和原则,把传统家书、楹联、歌谣等教育载体和形式赋予时代特色,注重现代家庭教育,注重优良家风的形成。在表达上,主要注重反映现代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话语对优秀传统家训核心要义进行阐释。传统家训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但其话语表达受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文化条件,有些文字难懂难记,在传播性和实用性上受到限制,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对照引领,探讨切合时代气息的中华“新家训”飞入寻常百姓家。

2.构建新型家训文化

中国自古注重血缘氏族、家国同构,在人类文化中没有哪个民族比中华民族更加注重“家”。“中国人的家”是中国文化的要领所在,梁漱溟先生曾言:“中国的家族制度在其全部文化中所处地位之重要,及其根深蒂固,亦是世界闻名的。”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构建新型家训文化,利用家庭教育、家训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伦理精神、规范要求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人们的生活,具有先天优越性。但不难发现,中国固有的家庭本位和家族模式已经受到了冲击,家庭结构由传统大家庭转变成核心小家庭,出现孩子叛逆、代沟明显、家长权威下降、家族意识淡漠等现象,传统家训的优势发挥受到了较大程度的限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沿阵地,把传统家训文化中正确的合理的家庭教育思想、观念和当代家庭现状、特点结合起来,建设有时代特色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家训文化意义重大。新型家训文化的建构,其目的是实现文化创新,坚定文化自信,核心任务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按照新的历史时期价值观塑造的要求,丰富和革新传统家训文化的内涵,发挥其人伦日用的育化功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不同的家庭千千万万,教育形态也必然千千万万,无法用一种模式去禁锢,在新型家训文化建设中需强化几个共性特征:传承家族中传统家训文化的合理成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衔接;符合现代核心小家庭建设;注重强化家国命运共同体建设;尊重家庭成员的基本权利和价值,特别是保护孩子的创新和质疑精神等等。

总之,传统家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和广大群众的生活实践土壤,反映了大众百姓的意愿和需求。中国有着血缘亲情,家国同构的文化根基,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有标识,历经千年的传承发展有着丰富的优秀的思想资源可以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传统家训在日常人伦教化上又有着先天优势,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和实践架设了桥梁。梳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推进家训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互作用,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要求,也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内在需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P470-471.

[2]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陈琳静.论运用传统家训文化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12).

[4]李丽娟.以传统家训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8(9).

[5]牛绍娜,王国喜.中国传统教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探究[J].长江论坛,2018(6).

[6]方原.传统家训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育践行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572).

[7]田旭明.承继家训文化: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J].探索,2016(3).

猜你喜欢
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