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昀蕾
钱梦龙先生曾说:“所谓教学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提问的艺术。”课堂提问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教学手段,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之后,尤其重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对课堂提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直问”只问问题
语文教学中的提问可以概括为三个部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文本的阅读,主要围绕这三部分展开:文章写了什么?文章是怎样写的?作者为什么而写?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母题,教学者在教学设计中便有了更好的抓手。但凡事有利必有弊。这三个问题看似能架构起语文课,却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语文课趣味性、启发性和有效性。直接用“母题”来进行提问,我们姑且称之为“直问”。这样的“直问”在教学中产生的问题层出不穷。
首先,“直问”最大的问题就是导致课堂提问的形式化,缺少了灵活多变的特性。因为大部分的文本阅读都可以套用三大问题,于是大部分的文本阅读的问题都可以概括为文章内容,赏析文章写法,探究文章主旨,学生按照这样的思路把每篇文章“生吞活剥”下去,这也许不斥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但是如果每篇文本都按照这种方式解读,难免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产生单调乏味的感觉,更让他们觉得语文课堂就是解决这些问题,课堂是无效的,因为这些问题翻找教辅资料也能找到。从这种情况来看,语文课堂便成为了一种固化的解决三大问题的模式化课堂,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更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广度,使学生对于文字的理解逐步落于形式的窠臼,难有创新的思维。
有教学者为了使课堂多样化,将三大母题进行延伸,扩展出了许多子题,课堂便成了连环提问课,语文课就变成了解答无数个小问题,最终解决三大主问题的连环问答课。例如,有教师在执教《纪念白求恩》一课时,为了探究文章中的白求恩其人,其实就是解决“是什么”的问题,为了使课堂更加热闹,教师开始连环提问:“白求恩是哪个国家的人啊?”“他多大年纪了?”“到中国来干什么?”“他在哪里殉职?”……每一个问题学生都积极举手,课堂气氛极其热烈。但是这些零散的小问题却割裂了学生对文本和人物的整体认知,表面看似热闹的课堂,实际上难以激起思维的浪花。“直问”中的连环提问法,最终限制的不过是学生思维的深度。
因此,提问不能一味地直来直去,“直问”导致的结果,从小处来说,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缺少对语文的兴趣;从大处来说,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课堂中的提问,不仅让学生掌握知识,还能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训练自身思维品质。正是拥有了这样的主动性,才能不断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那么我们作为课堂的“主导”,应该如何才能唤醒他们思考探究的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二、“曲问”唤醒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致力于“唤醒”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对于思考的欲望,必须借助巧妙的提问。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言:“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巧问之巧,强调了问题的启发性、有效性。如何让看似简单的提问变得高效有趣,钱老先生提出了一种提问的方式——“曲问”。
所谓“曲问”,顾名思义,就是“曲折地提问”,相对于“直接提问”,它更强调“问在此而意在彼”,学生的思维不是直来直去,而是要拐一个弯。正所谓“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几簸自天涯”,黄河的壮阔贵在曲折,妙趣横生的提问并非打破原有的三大母题,而是在原本的“河道”中,增加些曲折度,让回答问题变成探究问题,在迂回的路上,才能欣赏到更多的风景,收获更多的心得。
新课程改革始终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更加注重学生的学而非教师的教。采用“曲问”便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始终处在自主探究的高潮状态,更能激发他们新旧知識的链接,唤醒在升学压力下的求知欲。在这种“被唤醒”的状态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开发和提升。
对于教师而言,“曲问”最大的效果就是能够促使课堂达到真正的内在的“热度”。这种热度不再是迫于公开课压力的外在表现,而是来源于学生对知识的极度渴求,是课堂上自主合作探究精神的力量源点。“曲问”这种内生性的热度,不仅激发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又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不失为一种符合当下学生需求的教学方式。学生自主学习的最佳动力是兴趣,那么“曲问”便成为开启学生兴趣的魔术棒,看似毫不费力地一拨,却产生了“错综见意,曲折生姿”的功效。
三、“曲问”实操战术
明确了“曲问”的妙处,那么我们在课堂上如何使用这种提问方式,才能让它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呢?
1.游戏攻略战术
从文化发展的历史来看,“游戏活动散发出迷人的精神气质渗透了人们所有的活动领域,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根据学生实际,能够在教学提问中适当融入游戏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相信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力。例如在教授《小石潭记》一文时,如果按照传统的提问方式,整堂课就会变成这样的三部曲:第一步,翻译文本,并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梳理文章的脉络,全文按照作者的游踪进行记叙;第二步,赏析文本中作者用到的一些手法,例如借景抒情、动静结合等;第三步,探究作者表达的情感,作者借小石潭的环境表现作者被贬谪的悲伤,表现快乐是暂时的,悲伤却是永恒的思想感情。如果所有游记散文都按照这样的方法上课,一开始学生还感兴趣,但长此以往,显然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特别是探究写法的时候,学生的回答更是固化为“考试规范答案”。由此,我们可以尝试在教学中引入游戏精神,让提问变得更加有趣一些。
在探究文本的写作方法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找出文本中的景物“竹、水、石、树、蔓、鱼、岸、源”,然后让学生找一找哪些景物是可以成为“朋友”的,采用“找朋友”的游戏模式,引导学生发现写景手法中的相通之处。
生:我认为水和鱼可以成为朋友。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鱼离不开水(生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