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找桩?桩找车?充电桩建设重在优化布局

2020-09-03 02:21张厚明
新能源汽车报 2020年31期
关键词:利用率布局电动汽车

张厚明

近年来,伴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持续向好,作为新型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基本保障的充电桩,正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2020年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提出,要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七大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度。当前,充电桩建设的推出将显著对冲新冠疫情影响,对稳投资、稳增长有着重要作用,并将助推新能源汽车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布局有待优化

充电桩建设严重滞后。截至2019年底,我国纯电动汽车保有量为310万辆,同期的公共充电桩保有量约52万个,车桩比为3.5:1(含私人充电桩)。根据2015年印发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中规划的建设目标,到2020年,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将超过1.2万座,建成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个,规划车桩比基本达到1:1。就目前情况看,与规划目标仍存在较大差距,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在总量方面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据预测,我国2030年纯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达到6480万辆,根据车桩比1:1的建设目标,未来十年我国充电桩缺口将达到6000多万个。

充电桩地域分布不均衡。从地域分布看,公共充电桩主要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2019年,广东、江苏、北京、上海公共充电桩数量分别为6.28万个、6.05万个、5.91万个和5.51万个,上述四地公共充电桩合计占到全国总量的46%;公共充电桩总数排名前10位地区分布的充电桩数量累计占比达74%。从运营企业看,行业集中度较高。2019年充电桩运营数量超过1万个的运营商共8家,其充电桩运营数量为46.57万个,占比高达90%。其中,特来电、星星充电和国家电网为前三大充电运营商,共拥有35.63万个充电桩,占比达69%。

充电桩利用率低下。2019年全国范围内只有陕西省公共充电桩利用率达到15%,其余地区的利用率均低于10%。其中,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位居前列的广东省和江苏省,其公共充电桩利用率仅为8%和5%,北京市、上海市和山东省的公共充电桩利用率甚至分别低至3%、2%和3%。另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统计,占全国充电桩总数65%的津京冀、珠三角、长三角等区域的公共充电桩利用率均不足10%。

充电桩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一是居住小区建桩难。例如,某些城市规定居民安装充电桩必须拥有“个人产权的固定车位”,物业等小区管理部门还经常以电力负荷大、安全性差为由拒绝居民在小区安装充电桩。二是某些激励政策有待优化。一些地方规定,企业获得补贴的数额与其建桩总量密切相关,鉴于建设慢充桩成本低、且位置越偏僻建桩成本越低的现实,偏远地区出现了大量的“僵尸”慢充桩常年无人问津。三是燃油车占位现象严重。目前国内各城市车位紧张是普遍问题,部分停车场管理方出于利益考虑以及车主的不文明行为,导致很多电动汽车充电车位被燃油车占用。

标准亟需统一

成本因素。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成本主要包括建桩支出、停车费用和日常运营维护及损耗支出。从目前看,企业建设和运营充电桩的成本费用仍然偏高。一是充电桩功率过低导致充电时间长、电动汽车处于普及发展阶段面临客源不足等问题,致使充电桩运营企业难以实现盈亏平衡。二是城市核心区域土地稀缺、充电桩位置常被燃油车占据,充电桩利用率低的直接后果就是运营企业成本上升,企业投资回报率降低。三是充电桩行业竞争日益激烈,而充电站运营维护人员有限,各充电站运营模式差异化小,充电桩市场的白热化竞争大幅降低了行业整体利润。

标准因素。目前,充电桩标准的不统一已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重大障碍。一是国家虽已出台GB/T27930、GB/T20234、GB/T18487等标准,但不是强制性的,即目前充电桩并不在“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3C认证)强制认证目录内,而是仅仅作为推荐标准供各厂家采用。二是当前的充电桩国标仍有待完善,不同厂家和品牌的充电桩仍然不能实现互联互通,充电设施的兼容性问题突出。三是由于国内充电运营模式尚不清晰,国内很多充电运营商没有积极按照新国标改造老国标的充电桩,进而导致很多新型电动车无法使用老国标充电桩。

社会因素。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建设需要占用城市土地,这就需要充电桩建设符合城乡发展规划、交通网络布局规划等。一是充电桩的布局应充分结合城乡发展规划等社会综合规划,特别是要充分考虑这些规划中涉及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周边商业区的设置等内容,有效避免资源浪费。二是充电桩建设应与新能源汽车的相关发展规划、高速公路、电网等专项规划相联系,以提升各类资源的利用率。三是充电桩的布局还应考虑城市环保、消费安全等因素。

安全因素。当前,大量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被安装于露天环境,并普遍采用大电流、高电压工作方式,其防雷、防水、防漏电等安全性能要求非常高。近年来频繁发生的电动汽车安全事故表明,安全性差正成为电动汽车发展的最大障碍。2019年8月广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公布的风险监测报告显示,当前电动汽车充电桩产品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此次列入风险监测的9家企业生产的10批次充电桩产品中有7批次不符合国标,部分充电桩输出电压竟高达770伏,充电枪电子锁不能可靠锁紧且插头带电,很多充电桩防锈、防水、密封性能差。上述安全隐患极易导致用户触电,进而引发致伤致死的重大事故。

加强顶层设计

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和完善充电基础设施规划与布局。首先,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当前应按照新基建发展要求,在国家层面重点加强对充电桩布局规划的顶层设计,政府应主导并科学编制新的充电桩行业发展规划,增强对地方充电桩建设的引导。其次,各地应按照合理布局、适当超前、统一标准、桩站优先的原则,将充电桩布局纳入城乡战略规划予以统筹考虑,重点打造快充为主、慢充为辅的公共充电网络。最后,各地应将充电桩建设布局与交通道路和电网规划有机衔接,鼓励相关交通主管部门和供电企业共同参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布局规划的编制工作。

创新与优化相关扶持政策,促进充电桩行业持续健康发展。首先,应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示范,组织相关企业及科研机构加强对充电技术的联合攻关,加大对充电桩技术研发与创新的奖励力度,推进无线充电、闪速充电技术和电池技术协同发展。其次,在对充电桩企业实施减税免税等减负政策的同时,提高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补贴政策的灵活性,逐步加大对私人充电桩建设的补贴力度,提高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性。最后,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标准和规范,进一步明确建设方、经营者、场地方的责任,充分发挥考核和监督作用,共同促进充电桩建设的科学有序开展。

积极引入新技术,提升充电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服务和管理水平。首先,要顺应新基建发展趋势,利用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创新运营服务方式,特别是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等核心技术实现充电桩和电动汽车间的双向互動,从而形成预约、查询、支付及远程操控的“互联网+充电”的运营模式,以提升充电桩利用效率和缩短用户等待时间。其次,通过移动互联、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实现电力部门、汽车生产企业和充电桩运营商等不同部门间数据资源的融合与共享。最后,改变传统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中重建设轻运维的做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大数据平台、云端管理平台、运维平台等数据平台,并完善相关服务体系,实现充电桩使用过程的安全控制与管理。

出台新的管理举措和规范,显著提升充电桩的安全性。第一,强化源头治理,尽快将充电桩纳入国家3C认证产品目录,提升充电桩产品的品质与安全性能。第二,单独设置新能源汽车年检标准,改变目前新能源汽车按照传统汽车进行年检的现状,加强对新能源汽车整车及电池、电控、电机、充电通信协议等的检测,强化对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关键指标的检测。第三,设置充电桩年检标准,定期检测通信协议、电池管理系统主控模块等,保证充电桩性能完好,避免发生安全事故。第四,重点加强对充电桩质量的有效监管,杜绝存在安全隐患的不合格充电桩流入市场,督促运营商加强对充电桩的日常维护和管理。

猜你喜欢
利用率布局电动汽车
基于无桥隔离SEPIC转换器的电动汽车充电设备
2020年第三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7%
公共充电桩利用率不足15%
山西省煤炭产业产能利用率测度
山西省煤炭产业产能利用率测度
韩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倒数
布局著名变例典藏集锦
起马转中炮对屏风马布局探秘
布局著名变例典藏集锦
2020年北京私家电动汽车将基本“一车一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