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程度对红茶质量的技术研究与应用

2020-09-02 09:23罗春阳
农民致富之友 2020年23期
关键词:叶色浸出物酚类

罗春阳

本文实地调查了兴义地区的高海拔产茶地的茶园,分析茶园的种植环境和施肥管理等情况,采集有代表性采摘茶园鲜叶,进行红茶产品加工测试与分析试验。

一、技术工艺

利用茶青加工红茶产品,根据红茶品质要求进行相关环节技术攻关,同时,结合当地茶叶原料和实施企业的茶叶加工生产线,对其中工艺进行改进,对关键技术进行提炼和升级,并将技术应用示范,达到改善或提高红茶质量的目的。通过项目研究与技术应用,有助于优化茶叶产品结构,促进兴义市特色经济发展,有利于提高茶青的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改善(提升)红茶品质,为企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技术支撑。

二、试验分析

1、样本处理

试验于2016年4月在嘉宏茶叶公司进行,供试品种为茶叶基地所在地(兴义市七舍镇)的福鼎品种,鲜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二至三叶中开面,以及相同嫩度的单叶,将鲜叶原料称取40g左右留样,作为对照(CK)样品,剩余原料作为后续处理。

2、处理方式

采用相同的鲜叶原料,统一日光萎凋,萎凋程度为含水率达59%左右,再统一揉捻后分别设置不同发酵温度和不同发酵程度的处理,发酵后烘干成成品茶样。各处理分别取样磨碎,装入茶筒内密封,供生化成分分析。同时留取茶样供感审评。各处理方法如下:

(1)不同发酵温度处理

取揉捻叶摊放在4个瓷盘中,分别设置温度为16℃、22℃、28℃、34℃的恒温湿培养箱中发酵,相对湿度均为90%,发酵程度均为叶色黄红色。

(2)不同发酵程度处理

取揉捻叶分别摊放在4个瓷盘中,置恒温恒湿培养箱中,温度22℃、相对湿度90%,发酵时间分别为35min、64min、100min、140min,发酵叶色分别为黄色、红色、黄红色、红色。

(3)理化指标的测定

水分测定用103±2℃恒重法,水浸出物测定用全量法,多酚类测定用酒石酸亚铁比色法,氨基酸测定用茚三酮比色法,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含量测定采用系统分析法。

三、感官审评方法

5分钟冲泡法,品质分数按加权平均法计算,其中外形占30%(色泽10%、其它20%),内质占70%(滋味20%、香氣20%、叶底20%)。

四、发酵程度对红茶质量分析

1、不同处理红茶的品质分析

在22℃发酵温度条件下的4个不同发酵程度红茶中,即发酵叶色由黄(35min)→红黄(64min)→黄红(100min)→红(140min)。

外形综合得分以发酵100min、140min的两个茶样较高,干茶色泽乌润度较好。内质综合得分以发酵140min的最高(58.7),四项因子得分均最高;发酵100min的次之(57.7),但香气和叶底与发酵140min的相当;发酵64min的再次之(55.3),但汤色与地酵140min的相当;发酵35min的最低(52.7),汤色和叶底都不够红,而且稍暗欠匀,这主要是由于发酵过轻所致。可见发酵140min的内质最好,这与茶叶内含物转化较为充分有关。感官审评总得分以发酵140min的最高,其余随发酵时间的缩短而依次降低。

由此可见,在22℃恒温发酵条件下,发酵程度过轻对红茶品质不利。不同发酵温度处理的4个茶样,感官审评所得总分以22℃的最高(83.1),28℃的次之(82.7),16℃(82.1)的和34℃(80.9)得分较低。

发酵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红茶品质的形成。研究表明,红茶发酵温度以22℃-28℃为宜。温度过低,酶活性弱,达不到内含成分转化的要求,同时转化进展缓慢,时间长,内含物不丰富,香低、味淡、色暗。温度过度,不但会加速酶蛋白与氧化了的多酚类结合形成不溶性复合物,而且多酚氧化过于激烈,造成TR迅速增加,并进一步氧化聚合成暗褐色的茶褐素,不利于红茶品质的提高。34℃发酵时出现了乌条,根据黄建琴的研究,如果发酵作用不完全或难发酵时,对叶绿素的破坏不充分,叶绿素残留量过多,其绿色与多酚类物质的有色氧化产物混合在一起,使形成了“乌条”,造成了叶底发暗。

2、不同处理红茶生化成分分析

(1)不同处理红茶茶多含量分析

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发酵程度逐渐加深,茶多酚含量呈逐渐递减的趋势。这与红茶发酵中多酚类化合物转化的基本规律是一致的。

在不同发酵温度处理的4个茶样中,随着发酵温度的提高,多酚类含量有增加趋势,但差异不明显。这可能是虽然发酵温度较高,但发酵时间较短,从而多酚类保留量较多。

(2)不同处理红茶中TF、TR、TB含量分析

随着发酵程度的加深,TF含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发地酵64min,叶色呈红黄色时含量最高。TR含量也呈先增后减趋势,发酵100min,叶色呈黄红色时含量最高。而TB则一直呈逐渐增加的趋势。

从不同发酵温度试验结果看,TF含量为22℃发酵的最高,28℃发酵的次之。TR含量为28℃发酵的最高,22℃发酵的次之。可见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低温发酵有利于TF的积累,而高温地发酵有利于TR的积累。但发酵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TF、TR的积累,高温发酵更不利于TF的积累,低温发酵更不利于TR的积累。而TB随发酵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加。

(3)不同处理红茶氨基酸含量分析

在不同温度发酵试验中,氨基酸含量以28℃发酵的最高,说明发酵温度过度或过低均不利于氨基酸的积累。

(4)不同处理红茶水浸出物含量分析

茶叶的水浸出物含量随着发酵程度的加深而增加,以发酵140min的最高,发酵35min的最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发酵程度的加深,茶叶内含物转化较充分,水溶性产物较多,有助于提高茶汤品质。在不同温度发酵试验中,水浸出物含量随着发酵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22℃与28℃发酵的茶叶水浸出物含量几乎相同。

(作者单位:562400贵州省兴义市黔西南州嘉宏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叶色浸出物酚类
骨疏宁片浸出物测定方法研究*
夏 荷
广西产罗汉松茎与叶浸出物的测定
黔产金钗石斛茎和花中浸出物测定
基于Lab模型的4种日本彩叶枫的叶色分析及其色彩应用
倒挂金钩中酚类成分的研究
不同叶色紫苏花青素含量与成分研究
泰安气候条件对‘黄金芽’茶树新梢呈色及生化成分的影响
黄荆酚类成分的研究
车前子酚类成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