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涵 任娟 屈涛
今年巴州扩大冬麦的种植面积,为麦后复种玉米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利用麦茬地及时免耕复播玉米,可较常规麦后复种玉米生育期提前10天左右,延长后茬作物生育期,对农区畜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种植条件
1、水源条件好的田块浇好麦黄水,要求灌水均匀,渗透一致,保证土壤墒情一致。没有浇麦黄水的地块可进行干播湿出。小麦收获后,不犁地、不整地,直接免耕播种。
2、前茬滴灌种植冬麦地块,冬麦收获后滴灌带可以二次使用,节本降耗。
3、做好收、种作物的两早配套,前茬冬小麦要在7月10日前收获完毕。
二、品种选择
根据农户的需求选择籽粒玉米或青贮玉米品种(可参考的玉米品种:籽粒玉米可选用生育期在90天左右的早熟品种,如新玉81号、新玉82号、新玉32号等;青贮玉米可选用新饲玉18号、新玉13号、新玉10号等),清除霉变、破碎、混杂及有病虫害的种子。播种前3-5天玉米种子用内吸性长效杀虫剂拌种,或用玉米包衣剂包衣处理,预防地老虎危害,提高出苗整齐度。
三、种植模式
1、常规冬麦地块。籽粒玉米采用30+50cm宽窄行,株距20-25cm,播深4-5cm,青贮玉米可加大密度。
2、滴灌冬麦地块。利用原有滴灌带(小麦为1管4行,滴灌带间距为60cm),在滴灌带两边,采用60cm等行距或40+80cm宽窄行种植。
四、抢农时抓早播
1、浇好麦黄水,做到一水两用,为复播创造良好条件。浇好麦黄水之后及时平渠、收割小麦,用打捆机将麦草打捆后拉走及时清田。收割时割茬控制在15cm以内,为早播及提高播种质量创造有利条件。
2、抢早播期。以“早”字当头,抢抓播种时间,播期越早,光热资源利用越充分,越有利于形成高产。适宜播期为6月15日-7月10日,最迟不能晚于7月15日,播种量3-4kg/667m2,播深4-5cm,带种肥尿素3-5kg/667m2,磷酸二胺10kg/667m2。
3、播种质量
精量播种,播种时全田土壤墒情一致,下籽均匀,深浅一致,带好种肥。覆土良好,镇压严密,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做到一播全苗。
五、加强田管促快发
1、有滴灌设施的地块播后及时安装地面管件,连接支管、毛管,利用田间原有滴灌带及时滴水出苗,667m2滴水30-40m3。
2、查苗补苗。播种后6-8天及时检查出苗情况,看是否有土壤板结,板结的土壤及时破除,以免影响正常出苗。出苗显行后如果发现缺苗断垄,及时补种,保证全苗。
3、中耕除草。中耕具有松土、除草、保墒、增温等作用,可改善通气和水肥供应状况,促根生长。幼苗显行后及时中耕,中耕3次,由浅至深,促发壮苗,并进行开沟给玉米根部培土。
4、水肥管理。复播玉米生育期有限,出苗后要促苗早发快发,不进行常规蹲苗,及时浇水施肥,充分满足作物对水肥的要求。全生育期以促为主,早浇水,早追肥,一促到底。
有滴灌设施的地块:5-6叶期滴头水,每667m2滴水50m3,随水滴施尿素5-10kg;10天后滴第二水,每667m2滴水50m3,随水滴施尿素10-15kg;以后每10天左右滴水1次,每次667m2滴水40m3,全期滴水6-8次。
常规地块:6-7叶灌头水(小喇叭口期,出苗后约20-25天),灌水选择无风日进行,结合中耕667m2追施尿素10-15kg;10-15天后灌第二水(大喇叭口期),667m2追施尿素15-20kg。保证生长发育正常,降低空杆率,提高单株生产力。全生育期灌水4-5次,大喇叭口期是玉米需水的关键时期,浇水有利于玉米扬花授粉,提高果穗结实率,达到高产高效。抽雄期耗水强度最大,是玉米需水的临界期,干旱、缺水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也会影响秸秆生长量。对于保肥性差的土壤要进行分期追肥,不要一次施肥量过大。9月中旬以后酌情灌溉,及时停水。
5、病虫害防治。复播玉米病虫害主要有棉铃虫、玉米螟、地老虎、红蜘蛛等,应采取绿色综合防控措施,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推行喷雾助剂辅助、精准施药等新型施药技术,提高病虫害绿色防控效果。
棉铃虫的防治:采用杀虫灯或田间插放杨树枝把诱杀棉铃虫成虫。利用性诱剂诱杀雄虫;产卵初期释放螟黄赤眼蜂灭卵,或卵孵化盛期喷洒苏云金杆菌制剂、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等。
红蜘蛛的防治:及时清除田边地头杂草。适当提高田间湿度,创造不适合红蜘蛛生长的环境。点片发生时,选用哒螨灵、噻螨酮、克螨特、阿维菌素等喷雾,重点喷洒田块周边玉米中下部叶背及地头杂草。
玉米螟的防治:秸秆粉碎还田,减少虫源基数;越冬代成虫羽化期使用杀虫灯结合性诱剂诱杀;成虫产卵初期释放赤眼蜂灭卵。心叶末期喷洒苏云金杆菌制剂,或用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药剂与甲维盐复配喷施,提高防治效果,兼治蚜虫和叶螨等害虫。
地老虎的防治:秋翻冬灌,铲除田边杂草,降低越冬基数;杀虫灯、毒饵和糖醋液诱杀成虫;利用噻虫嗪、溴氰虫酰胺等药剂进行种子处理。
六、收获
1、籽粒玉米籽粒变硬发亮,呈现本品种固有的色泽、粒型等特征,收获的果穗必须晒干,一般以果穗堆垛或或挂于通风处风干贮藏为宜,如以籽粒入库贮藏,含水量必须低于14%。
2、青贮玉米的最适收割期为玉米籽粒的乳熟末期至腊熟前期,此时收获可获得产量和营养价值的最佳值。青贮玉米植株含水量在70%。一般抽雄后35-40天。
七、麦后免耕复播玉米带来的不利因素
1、播种质量差导致出苗差,影响产量。
2、由于不能覆膜保水保肥差,在水源不充足的地区无法保证玉米生长发育对水的需求。
3、由于不能覆膜玉米苗期地老虎危害較重。
4、由于不能覆膜田间杂草发生严重。
(作者单位:841000 新疆巴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