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乐
摘要:本文分析了继电保护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对继电保护不稳定的原因进行研究,制定了继电保护运行稳定的优化策略。通过分析继电保护对电力系统的影响,能够促使供电公司更好地了解继电保护的重要性,并针对其中的问题制定对策,促进继电保护的稳定运行。继电保护的存在对于电力系统来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切除故障,避免故障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保证继电保护功能可以完全发挥出来,并促进电力系统运行效益的不断提升,确保系统其他部位依然可以正常运行,以免造成更大损失。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事故处理
继电保护是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继电保护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安全系数。通过功能性的设备,将电力系统中可能出现的不正常状况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维护,以此达到控制电力系统异常的目的,这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主要原理。事实证明安装了计量保护装置的电源系统,其发生故障的频率和故障的次数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提升了相应正规的稳固性,尤其是在电力事故和电力损失状况发生时,继电保护设备能够发挥明显的作用。
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重要意义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为电力系统正常运转供给保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凭借功能型设备,利用最短的时间将运转反常的设备切除,对电力反常进行有效控制。安装有继电保护设备后,电力系统的故障率降低,进而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基于现代科技的智能化电力系统,在继电保护子系统的辅佐下,能够愈加安全稳定地运转,其优越功能的发挥得到保证。
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产生原因
2.1 自然雷击因素
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如果受到雷击灾害影响,有很大可能会造成继电保护损坏,使其无法维持正常运行状态,使得电力系统运行安全隐患增大。可以说雷击闪电是导致变电站二次设备以及相應电路失去稳定性的关键因素,电气设备与线路受到雷击后,会产生巨大雷电流,且闪电冲击波会在内部总线传输,如果未进行可靠接地,雷电流无法及时传输到地下,就会造成设备和线路损坏,影响电力系统正常供电。另外,通过一次设备变电站雷电流会注入到地面电网内,但是因为电网电位和不同点之间存在瞬间阻抗差异,产生电流干扰而对电路造成屏蔽,使得继电保护装置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进一步降低[1]。
2.2 人为操作因素
人为操作原因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首先是电力系统尽量保护维护人员问题,该问题主要表现在日常维护人员,在发现老化锈蚀和接地等电力系统故障时没有严格按照技术规章要求进行相应的操作,没有在第一时间进行设备的维护和修改,进一步的导致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其次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安装人员问题,接线盒安装错误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安装人员没有严格的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操作,最终影响了继电保护的功能。
2.3 系统软件因素
继电保护的软件非常重要,是指挥高度剖析的重要中枢,如果在使用过程中,软件出现了过错,则会导致保护装置误动或拒动的现象发生,不但影响了继电保护装置功能发挥,严重的还会造成设备损毁,需要分析定义、编码、测试、定值等软件故障。
2.4 硬件装置因素
继电保护设备硬件组成非常复杂,在运转中常常出现问题的硬件主要有电源供应模块、中央处理模块、数字量输入模块、模拟量输入模块、数字量输出模块等,任何一个模块假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数据分析能力的发挥,使继电保护出现误动。继电保护中的二次回路也是主要的硬件设施,一些长期使用的二次回路绝缘呈现了老化、裸露的状况,直接影响了继电保护系统正常运转。另外,影响继电保护设备运转的还有切换箱、电器箱、通道接口、纵联差动保护,不管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均会导致设备系统阻断,直接影响继电保护设备动作。
3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事故处理策略
3.1利用信息技术做好故障信息分析
信息技术的发展,被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也进行了应用,当继电保护装置出现故障后,计算机可以实时的将故障以及变化过程中形成的信息都记录下来,可以有效的利用在线监测系统,确保故障时能够做好及时记录、处理。将故障变化信息记录好之后,还要做好数据分析工作,将故障信息分析出有效信息,为工作人员处理工作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工作人员能够快速找出故障原因,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提高故障处理的效率。可见实时监测系统是非常重要的,要想确保信息是可靠、准确的,就需要建立多个工作模块,确保继电保护系统和实时在线监测系统是相连的,非故障信息的收集和控制,要分别由不同的工作模块负责,还要对故障录波装置进行有效干预,确保其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下[2]。在分析、总结、分类故障时,由主系统负责进行,过程中监控图形平台,可以在发现故障时,由实时在线监测系统及时的发出警报,在变电操作人员知道警报后,将情况上报给调度员,由调度员进行跳闸时间、故障录播形态等信息写成报告的形式,为操作人员提供故障判断和处理的有效依据。
3.2 提高继电保护设备采购质量
电力公司采购电力物资时要坚持公平、公开的原则,保证物资采购工作根据制度开展,提高采购工作的质量,保证采购工作科学合理化,并保证物资价格的合理性,避免出现高价采购的情况,将人为因素对采购计划的影响降到最低,实现节约成本的目的。同时严格管理采购合同,避免各类订货风险的出现。合同管理内容涵盖了整个电力物资采购过程,为保证其在物资采购过程中各个环节中的作用,需要及时对完善合同管理组织体系的建设。首先,严格把控供货方准入制度,全力调查与了解供货方产品质量系统及后续保障能力,并前往实地考察研究。同时,市场部门要详细了解同行对供货方的评价,满足企业准入制度后颁发准入许可证;其次,合同履行过程中要构建完善的系统机制,并构建完善的催收制度,协调处理催交催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制度;最后,全面考核供货单位与并进行动态管理,依据考核标准综合评估供货方的情况,依托量化考核方式并完成登记工作,实现全方位考核。
3.3 有效处理人为故障因素
除了装置本身,人为操作也是影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故障的重要原因。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被广泛的应用到检测中,因此很多装置故障可以通过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有效排除,但是计算机最终还是由人进行操作。为了保证准确性,就要求操作人员能够具备良好的计算机技能和专业技能,只有符合这两个标准,才能保证装置故障排除工作效率和质量。观察故障可以发现,很多故障原因都是在继电保护装置上出现了问题,在出现问题时断路跳闸装置并没有做出反应,提出信息,这就使得在确定故障原因上有拖延情况,无法及时确定原因和种类,导致处理故障也不及时。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工作人员要对故障进行全面的评估,检查继电保护系统是否出现问题,确定其运行的具体状态,如果是因为人为操作而导致事故发生,就需要及时的相处应对堵车,能够停止错误的操作,要注重和工作人员做好沟通,让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全面的将检测系统中检测到的故障信息做好记录,在分析的基础上,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可以提供事故处理的效率,科学、有效的解决继电保护装置事故。
结束语
在影响继电保护稳定性的硬件和软件方面,相关部门应该找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合理的利用信息,从中分析出有效的信息,为工作人员判断故障原因和类型提供有效的依据,采用科学的检查方法,有效处理人为因素,提升继电保护的稳定性,继而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朱晟.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产生原因及事故处理[J].电气技术与经济,2019(06):54-56.
[2]李傲,方三平,李志鹏,贾瑞恒.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所产生的原因及事故处理方法分析[J].南方农机,2018,49(08):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