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利
要想使城市环境得到科学治理,绿化是关键,要想使绿化得到落实,最有效的手段便是对生态林业进行建设。事实证明,只有确保林业拥有发展所需动力,才能使城市拥有更为理想的生态情况,对此项工作进行开展时,有关人员应将林业作用视为重点,本文所探究课题的意义不言而喻。
一、概念辨析
1、林业
作为组成现代林业所不可或缺的部分,城市林业被赋予了社会属性及自然属性,对其内涵进行分析的切入点,自然也为社会属性、自然属性。
(1)社会属性
社会属性要求人们从社会学视角出发,对林业进行分析。对生态城市建设计划进行拟定时,林业是重要一环,要求有关人员以社会学、经济学及生态学知识为依托,高效完成各项工作,使各行各业拥有对发展方式进行转变的动力。
(2)自然属性
自然属性强调林业是组成生态系统的关键,其价值通常体现为:第一,增加所种植树木的种类和数量,使森林覆盖率得到显著提升;第二,推动生物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前进,通过对生态环境加以改善的方式,达到和谐相处的目的。
2、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指的是生产关系、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衍生出的价值体系。从宏观的层面来说,生态城市指代的是拥有健康生态且满足高效节能要求的城市,从微观的层面来说,生态城市代表城市发展的某一阶段,拥有宜居及和谐的特点。
二、林业作用分析
以对生态城市进行建设为前提,对林业进行发展的目的,主要是使绿地森林所具有潜力得到充分挖掘,既为环境资源提供保护,又使扩大生产的目标拥有实现基础,以生态城市建设为背景,对林业作用进行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
1、林业作用
(1)保护城市生物
生态环境所带来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一是,对人类发展起决定作用;二是,给社会经济水平带来直接影响。由此可见,要想建设生态城市,对林业引起重视是关键。对绿色植被进行增加,可使城市所拥有生态环境,满足良性循环的要求,微生物、动植物及野生动物,均会拥有生存、繁衍所需的外界环境,长此以往,生物种类和数量,自然会有所增加,这也给生态城市提供了发展所需的动力。
(2)降低温室效应
林业所表现出特点,主要可被概括为“以生态城市建设为导向,综合运用绿色植物所形成产业”,林业发展强调对城市植被进行增加,通过扩大覆盖面积的方式,使枝叶茎对水分所具有蒸腾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随着热量被大量吸收,城市气候自然会得到调节,温室效应、热岛效应均会出现明显的减弱趋势。研究表明,提高绿化对城市进行覆盖的比例,不仅能够降低温室效应,还可使光合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大量吸收CO2的方式,加大氧气所占空气比重,小气候因此而得到改善,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随之达成。
(3)涵养城市水源
在森林覆盖率持续增加的背景下,暴雨给径流流速所带来影响得到有效遏制,暴雨及洪水不断冲刷土壤所引发的问题,因此而得到解决。事实证明,对树木及其他植被进行增加,对绿地占比进行提升,通常会带来如下积极影响:其一,地面蒸发及树冠截留雨量被减少;其二,径流流量出现明显减少,土壤中水分的增加,使水土得到有效保持;其三,风速得到显著降低,地表土壤获得有力保护,随着风蚀扬尘的减轻,城市环境更加符合人们预期。
(4)提高空气质量
林业强调对叶片、树木可使空气得到净化的作用进行充分发挥,通过对空气污染物进行吸收的方式,将有害物、污染物占据空气的比重,维持在合理范围内。由实践所得经验可知,部分树木可对杀菌物质进行分泌,因此,加大对绿化树种进行种植的力度,既有利于CO2的吸收,又对植物含碳量的增加有积极作用,空气质量自然会得到提高。除此之外,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对乔灌木进行组合种植,还可使城市噪声得到减弱,满足宽阔、稠密及高大特征的绿化植物,对噪音污染的减弱有积极作用,城市向人们展示出的形象,通常会因此而得到提升。
(5)社会经济效益
林业所带来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其中,经济效益更加明显,例如,为药材、木材和果木行业,提供了前进的动力,旅游业所获得经济效益,也因此而得到提升。由上文分析可知,林业所带来生态效益十分显著,拥有优美、宜居环境的生态城市,对投资方的吸引力极大,以水土保持为代表的功能的完善,又为粮食、蔬果产业的前进提供了支持。除此之外,随着对药材、木材进行种植的面积的扩大,建材供不应求的问题得到解决,对生态城市进行建设的速度大幅提升,这也是林业的作用之一,应当引起重视。
2、发展方向
要想使林业、生态城市得到发展,关键是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对林业的价值加以明确,其使命感与责任感,自然会得到增强。当然,将林业发展纳入城市建设规划也很有必要,通过多方协调的方式,确保林业拥有理想的发展平台。另外,有关部门还应对以下内容引起重视:第一,适当扩大森林及绿地面积,确保城市拥有更加优质的绿地和林木,当然,二者数量也应获得显著增加;第二,落实依法治林政策,完善林业建设所涉及的法律及规章制度;第三,对投资渠道进行增加,避免资金不足,導致生态城市建设受阻的情况出现。
(作者单位:065000河北省廊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