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玺文
农业经济发展过程,畜牧养殖贡献了巨大的力量。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存在畜牧养殖区。养殖过程中,若动物患各类疾病,就会对养殖效益造成影响。动物疾病种类较多,分析原因,部分原因为气候环境因素,部分原因为人员管理因素。因此,针对不同的成因,可以使用不同的防控措施,防患于未然,为畜牧养殖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一、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病因
畜牧养殖环节,部分群居动物出现疾病,原因有多种,可能动物自身体质较弱,导致机体患病。还可能由于气候环境等影响,导致动物患病。针对上述问题,需要饲养人员随时关注动物生长状态,结合动物对生长环境需求合理做好防范。
同时,人员在管理过程若出现操作不当问题,也会导致动物患各类疾病,此因素可对动物生长造成较大危害。例如:部分动检站人员对于动物流行疾病了解不深入,采取预防措施时,按照以往经验,为动物注射特定比例疫苗,导致动物免疫力受损,诱发多种疾病。
此外,动物饲养人员在日常管理过程,没有关注动物住所的清理,导致住所内垃圾较多,通风不畅、卫生设施配置不完善,在高温环境下极易滋生细菌,导致动物患多种疾病。
二、畜牧养殖动物常见疾病
1、普通疾病
动物养殖过程,普通类疾病较为常见,此疾病通常危害性小,但是若管理不善,也极可能造成巨大损失。具体而言,常见疾病有三种:第一,外科病,部分动物身体存在外伤,如眼部、四肢等患病;第二,内科病,主要患病部位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以及泌尿系统等;第三,产科病,此类疾病较为复杂,主要包括动物怀孕期、分娩期、产后各个阶段出现的流产、浮肿、难产、产后截瘫等疾病,需要结合不同疾病类型,分别处理。
2、寄生病
寄生类型疾病主要是指动物体内存在寄生虫。在畜牧养殖当中,寄生虫分为原虫、节肢动物以及蠕虫等,其中原虫、蠕虫等均属体内寄生,而节肢动物为体外寄生。寄生类疾病需要通过介质,才可传播。畜牧养殖过程,动物食用饲料或者饮用水源当中若包含上述寄生虫,那么此类病原就会通过食物和水进入到动物体内,导致动物患病,因此,需要在养殖过程,做好动物饲料水源的管理工作,及时杀菌除虫,防止动物患此类疾病。
3、传染病
传染类疾病对动物产生危害较大,通常此类疾病产生主要受细菌、病毒影响,动物患病会经历潜伏期和发病期等阶段,若管理不善,可能威胁人类健康。因此,需要妥善处理,及时防控。
三、畜牧养殖动物疾病防控措施
1、重视饲养管理
为高效控制畜牧养殖环节动物患病概率,需秉承“预防为主”的管理理念,重点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制定严格管理制度,及时对动物畜舍消毒。选择对动物机体无害的消毒剂,防止毒素在动物体内积累,保证饲养过程人员、动物的安全。每天按时展开养殖场消毒,继续将动物粪便进行清理,使用清水清洁养殖场,保证动物时刻处于干净的生长环境之中。具备条件的养殖场,还可购买通风设备,保证养殖场内空气流动性,确保动物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防止内部滋生细菌。在饲料的选择方面,需要结合动物种类、生长阶段等不同,为其配备不同比例的营养物质,保证动物机体生长所有营养需求,提升其机体免疫力,降低到各类疾病的侵袭概率,提高畜牧养殖效益。
2、强化检疫,控制动物患病
为防止动物患各类疾病,需要做好动物检疫相关工作。具体而言,应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健全畜牧养殖、动物防疫等管理机制,重点管理好动物的疫苗接种工作,防止动物患各类疾病。第二,增加畜牧养殖过程和疾病防控相关技术研发与投入力度,针对动物常见疾病,研发出有效的药物,缓解养殖人员压力,保证对动物疾病高效防控与治理。第三,及时监测动物病情,由于动物患病并非突发现象,而是循序渐进过程。动物疾病防控相关人员需要做好监测工作,结合动物病症,为其注射科学计量的疫苗,保证对动物疾病的高效治疗。
3、建立检疫机制
畜牧饲养过程,为保证动物健康生长,需要制定完善的检疫机制,防止疾病传播。针对外部引入的动物,需要做好检疫、消毒各项工作。具体来讲,可先将新购买的动物进行隔离观察,同时,展开驱虫工作,并注射相应疫苗,确保动物机体健康,之后才可放入养殖场和原有动物进行混养。在养殖厂区内,还需制定进出标准,养殖区域只有工作人员以及饲养员才可进出,外来人员、车辆等,需要先行消毒、检疫,之后才可进入养殖场展开交易。若饲养过程,盛行流行疾病,需要对养殖场全面消毒,重点做好疑似病例处理工作,为动物种群健康生长提供保障。同时,为防止动物受到外来病原的影响而患病,尽量“自繁自养”,打造健康种群,防止外来动物引入携带疾病,造成交叉感染。此外,还需按时对动物进行免疫接种,接种过程对疫苗品质、免疫时间全面检查,保证免疫时期疫苗充分发挥作用,降低动物患病概率。
4、做好疫后治理工作
部分养殖户,养殖知识薄弱,在疫情突发时,过于关注眼前利益,没有做好疫情治理工作,对养殖场内环境严格消毒,导致疫情迅速蔓延,造成巨大损失。针对此问题,需要提升人员疫后处理意识,饲养过程关注动物状态,发现动物患病及时隔离,若判断为传染类疾病,需要结合动物患病情况采取处理措施。如果十分严重,立即扑杀。及时对动物用药,提升其免疫能力,并对用药情况详细记录,寻求兽医建议,给药、停药时间合理把控,并将用药处方合理保存,保证停药时间合理,防止药物残留,对动物产品质量产生影响。
总之,畜牧养殖过程,需要对动物常见疾病以及致病原因展開分析,制定出防控措施。关注饲养管理,强化动物检疫过程控制,并建立完善的检疫机制,结合动物疫情发生情况,做好疫后治理工作,保证畜牧养殖过程效益。
(作者单位:733015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永丰镇畜牧兽医服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