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娜
本文主要探讨了水稻的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的相关技术,以期能够对相关人员水稻的种植起到一定借鉴意义。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伴随着国家人口数量的连续上涨,我国的水稻种植规模也相应扩大。在国内,不论是南方,亦或是北方,水稻都是广泛种植的农作物,为了提高水稻的品质与产量,有关工作人员做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水稻的种植技术与病虫害的防治仍然是我们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
一、水稻栽培技术
1、做好水稻选种工作
水稻种植的质量与产量和水稻品种的选取密切相关。所以,农户选取水稻品种时,需要从种植地区的土壤、地质等各个层面全方位考量,选取出合适的水稻品种,这样才能有效规避水稻种植之后发生不适应的情况,最大程度减小外界原因给水稻种植质量与产量带来的不利影响。此外,技术工作人员需要结合有关试验和水稻品种的各项指标,选取达到标准的水稻品种,这样才能够保证水稻种植工作的有效开展。
2、做好水稻育苗和播种工作
水稻种植的质量和产量中,水稻苗木栽植水平的高低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一方面,农户需要严加根据种植地域的土壤、含水量等各方面条件,选取最适宜的水稻品种,并做好育苗及播种工作,为日后水稻的种植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因为水稻品种的不同,其对水分以及土壤等方面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农户种植水稻时,需要严加根据所选取水稻品种的生长特征,选取与种植要求相契合的床土,并在第一时间内做好床土的疏松工作,给水稻种植工作的有序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3、做好水稻灌溉和施肥工作
水稻种植过程中,要想保证其能够正常生长,合理灌溉和施肥是十分重要的。换言之,只有保证水稻生长中肥料以及水分的充足,才能够有效确保水稻的迅速生长。因此,实际种植中,需要将水稻的生长状况当作前提,采取科学的灌溉及施肥技术,才能确保水稻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并保证生长中营养成分的充足。倘若水稻生长中发生肥料不够充足的情况,不但会大大影响水稻的生长,也会致使水稻产生生长变慢以及叶子发黄的状况,从而进一步给水稻质量与产量的提高带来不良影響。
二、水稻的病虫害防治
1、加大病虫害防治的宣传力度
要想做好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提升农户的病虫害防治意识非常重要。有关部门需要大力应用网络、电视等媒体做好病虫害防治的相关宣传,使人们意识到预防大于治疗。病虫害是对水稻质量与产量带来影响的重要原因,只有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才可以给农户带来更多经济收益。
2、强化病虫害的预测及预报
水稻种植过程中,虫害的预测及预报是预防病虫害的重要方式,同时是水稻病虫害合理预防的前提。有关部门需要保证病虫害预测的精准性,利用微观和宏观相融合的方式创建病虫害的动态监测,同时利用媒体手段指导农户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工作。
3、运用生态调控技术针对病虫害实行分区块治理
当前水稻病虫害预防大致都是以农作物总体来实行的,在相同生长区块中,水稻栽植时间不同,其具体生长中的病虫害类型也会存在一定差异,并且病虫害交叉传染的概率也会比较大。因此,预防水稻病虫害需要将区块当作预防对象,实行相应的策略研究,运用水稻周围的其它生物、栽植技术以及前茬农作物抵抗病虫害水平等方面实行生态调控,最大程度降低农药的使用量。
4、生物防治
水稻种植中病虫害的防治不但要控制人为以及天气等各方面因素,采用天敌制约也是一种重要的办法。因此,具体种植中,可以通过人为的方式给水稻营造较好的生长条件,运用天敌实现病虫害的有效防治。这种病虫害防治方式便于操作,成本较低,同时对人畜与环境也不会产生危害,是一种十分良好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综合所述,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具有十分大的种植规模,然而由于地理条件等各方面原因,实际种植中不免会发生一些病虫害的情况。因此,农户应该从品种选取、田间管理等各层面实行合理种植,以促进水稻的优质、高产。
(作者单位:121004辽宁省锦州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