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不仅会听到“激光”这个词,有时候还会听到“镭射”这个词。那它俩究竟指什么,有什么区别吗?
鐳射是英文单词LASER的音译,LASER这个词取自英文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的各单词的首字母,意思是“受激辐射的光放大”。
什么是“受激辐射”?它基于科学家爱因斯坦在1917年提出的一套全新的理论。这一理论指出,在组成物质的原子中,有不同数量的粒子(电子)分布在不同的能级上,在高能级上的粒子受到某种光子的激发,会从高能级跳到(跃迁)低能级上,这时会辐射出与激发它的光相同性质的光,而且在某种状态下,会出现一个弱光激发出一个强光的现象,这就叫作“受激辐射的光放大”。在港澳台地区,人们通常将受激发射的光称作镭射,而我们则按照钱学森先生的建议将其称作激光,这是更合适的翻译。所以,“镭射”和“激光”是指同一个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