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业资源优化配置的多维后评估探究

2020-09-02 07:30刘贝刘军皮向红
湖南农业科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探究

刘贝 刘军 皮向红

摘 要:多维后评估是在评估、后评估的基础上发展升级而来的。研究科学界定了多维后评估的内涵,阐述了其多维动态性、虚拟互动性的根本特征以及客观公正性、整体综合性、全过程系统性、总结前瞻性、多重实效性的基本特征,阐述了“理论+方法+技术体系”三位一体的多维后评估理论基础体系,以及多维后评估思路与评估难点。

关键词: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多维后评估;探究

中图分类号:F30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0X(2020)07-0107-05

Abstract: Multidimensional postevaluation is developed and upgraded on the basis of evaluation and postevaluation. The research scientifically defines the connotation of multidimensional postevaluation, expound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dimensional dynamic and virtual interaction, as well a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objective fairness, overall comprehensiveness, systematization of the whole process, foresight and multiple effectivenes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sic system of multidimensional postevaluation theory of "theory + method + technology system", as well as multidimensional postevaluation ideas and evaluation difficulties.

Key words: optimal allocation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multidimensional postevaluation; research

多維后评估是在评估、后评估的基础上发展升级而来,是后评估的更高级发展阶段,不仅包含了后评估的基本概念与特征,更在“后评估”内涵基础上导入了“多维”“信息化”等元素。研究多维后评估内涵与基础理论方法,有利于丰富和完善后评估理论体系,更有利于为农业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前置条件,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

1 多维后评估的意义

1.1 为涉农后评估转型升级提供科学途径

传统涉农后评估属于典型的二维平面静态性研究,既不能在理论层面使之具备多维立体动态仿真的特征与功能,也不能满足在社会发展实践层面对涉农后评估工作具有数字化管理决策的合理诉求。因此在后评估环节为更好地实现农业资源的多维优化配置,有必要科学引入“多维”“信息化”等元素,积极拓展涉农后评估的内涵、外延及其支撑理论体系,构建并完善具有多维立体特征的新时代涉农后评估理论体系;利用多维地理信息技术,实现涉农后评估与农业资源多维优化配置的无缝对接与高度融合,促进传统涉农后评估向农业多维后评估转型升级。

1.2 为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方案和指导农业综合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后评估是在前评估、中期评估、活动或项目完成基础上或之后进行的,后评估将活动或项目的结果与前评估的预想目标、中期评估的操作过程或调整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发现在农业规划、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农业政策实施等过程中存在的资源优化配置不合理等问题,探究问题存在的缘由,为下一步优化项目方案提供科学支撑,及时纠正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不足并快速做出反应,合理调配资源更好地指导农业综合开发,使农业开发在农业资源配置方面实现最优化和开发效益最大化。

1.3 满足社会发展对后评估广度与深度的需要

传统涉农后评估往往侧重于效果评估,而农业多维后评估既要对效果进行评估,也要对评估对象的编制过程与编制技术、评估对象的执行过程等开展全方面的评估,使评估贯穿于评估对象从顶层规划设计到真正落地、从执行到效果甚至再优化等整个链条过程的评估,全方位地拓宽了评估的广度,使评估贯穿于项目活动的整个环节;同时对农业规划、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农业政策等不同类型的涉农活动进行后评估研究,开展农业规划多维后评估、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多维后评估、农业政策多维后评估等不同类型多维后评估的研究工作,满足农业主管部门、社会发展对不同类型多维后评估的需求。

传统涉农后评估属于典型的二维平面静态性的后评估,而通过导入“多维”“信息化”元素,拓展并深化了传统涉农后评估的内涵;同时利用多维地理信息技术构建的多维后评估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不仅能实现多维立体动态仿真的功能,也能实现后评估参与各方良性的互动,使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学业水平的参与者能更好地更形象地表达其各自想法,满足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合理诉求,全面提升公众参与广度和深度,协调平衡并真正落实公众的合理性、有效性参与意见,落实以人为本的高质量发展理念。

2 多维后评估内涵

2.1 多维后评估的内涵

多维后评估是指在项目已经完成并运行一段时间后,采用数字沙盘在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中动态推演并筛选评估方案,对项目编制方案方法技术、执行过程、实施效果及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客观系统的分析总结评价、科学预测的一种技术经济活动。

2.2 多维后评估的分类

按照不同评估时间进行分类,多维后评估分为实施效果评估和影响评估两大类。其中:项目实施效果评估也称为项目后评估,是指所实施的项目,完全竣工一段时间后,再进行的评估;项目影响评估又称为项目效益评估,是指所实施的项目后评估报告完成一定时间之后所进行的评估[1]。其次,根据决策需求不同,多维后评估可分为宏观决策型多维后评估和微观决策型多维后评估两大类。其中:宏观决策型多维后评估,指涉及国家、地区、行业发展战略的评估;微观决策型多维后评估指仅为某个项目组织、管理机构积累经验而进行的评估。

2.3 多维后评估的目的

构建多维后评估体系,在多维后评估理论体系的指导下,评估农业规划、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农业政策等实施后主要成效、主要指标完成程度;科學评估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剖析不足与负面影响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有效反馈信息,提出项目调整优化措施与资源优化配置思路;客观公正地评估决策者、管理者的工作业绩和存在问题,为项目建设管理单位相关政策调整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2.4 多维后评估的作用

多维后评估不仅需要多活动或项目制定过程、执行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评估,还要将活动或项目的结果与预期目标进行有效对比,得出活动或项目制定过程、执行过程及完成效果的正确性评估,不仅是政府、企业实现现代化治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政府、企业公信力的重要载体。同时多维后评估还会体现由评估结论和未来趋势预测相结合提出的中肯建议,有利于提高政府、企业重大决策的质量与水平,能为下一个活动或项目的决策、管理与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可靠的参考依据,与下一个活动或项目的前期评估进行有效衔接,是优化农业资源配置的重要环节。

2.5 多维后评估与前评估的联系与区别

2.5.1 多维后评估与前评估的联系 两者性质相同,都是对活动或项目生命期全过程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其次,目的相同,都是为提高活动或项目效益与决策管理水平,达到相关农业资源的高效持续配置,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协调发展。

2.5.2 多维后评估与前评估的区别 (1)评估的理念与技术手段不同。前评估以系统论方法为指导,主要采取人工调查、人工作业等传统方法并结合GPS等先进信息化技术进行评估;而多维后评估,以生态循环型生命周期——系统论的方法为指导,以多维地理信息技术为主并结合相关传统技术手段,构建多维后评估管理决策支持系统,采取数字沙盘动态推演评估方案,从而实现后评估向多维立体动态仿真展示与数字化管理转型升级。(2)评估的主体不同。前评估主要由投资主体及其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多维后评估则是以项目运行的监督管理机构或后评估权威机构或上一层的决策机构为主,按照自我评估、行业主管部门评估和国家评估等多个层次组织实施,以确保多维后评估的公正性和客观性。(3)评估的性质不同。前评估是以定量指标为主侧重于经济效益的评估,以直接作为项目审批决策的重要依据;多维后评估主要结合行政、法律、经济、社会、决策和实施等各个方面进行的综合性评估,对项目编制过程、执行过程、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评估。(4)评估的内容不同。前评估主要对其必要性、可能性和技术方案与建设条件等进行评估,对项目未来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多维后评估除了对上述内容进行评估外,还要对立项决策和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对实施运行状况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系统研究。(5)评估的依据不同。前评估主要以历史资料和经验性资料,以及国家或部门颁发的政策、规定和参数等文件为依据;多维后评估则主要是把历史资料和现实资料结合起来进行对比分析,要求准确程度较高。(6)评估的阶段不同。前评估是在项目决策前的前期工作阶段进行,作为决策的依据;多维后评估则是在项目实施一段时间内,对项目全过程的效益、效果进行评估。

3 多维后评估特征体系

3.1 根本特征

3.1.1 多维动态性 多维动态性指项目管理的发展是具有多种维度的发展空间,其发展过程在时间、空间层次上具有多种维度的表现和存在性。多维后评估对象不是静止的,而是时刻处于变化之中,需要用动态发展的角度进行评估,但一般的评估手段难以实现评估的动态化,而在多维后评估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中能达到动态化管理的目标,实现向多维立体动态仿真展示与数字化管理转型升级。

3.1.2 虚拟互动性 科学引入“多维信息论”,充分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数字化技术、空间技术、智能采集测量技术、三维建模技术、多媒体交互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图像识别技术、多指触控技术等多维地理信息化技术,在农业资源多维优化配置信息化共享管理平台中搭建多维后评估管理决策支持系统。采用数字沙盘在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中虚拟动态推演并筛选评估方案,实现评估各方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参与各方积极表达并满足其合理诉求,具有虚拟互动性的显著特征。

3.2 基本特征

3.2.1 客观公正性 客观公正性是多维后评估最基本的属性之一,缺乏客观公正性的后评估只能是一种伪评估。坚持历史的、唯物辩证的理念,不带个人偏见与喜好,事实求是地对农业规划、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农业政策等进行多维后评估,力求评估结果客观公正、中肯。

3.2.2 整体综合性 多维后评估是在活动或项目完成基础上或之后进行的,是对前评估的延续,因此,多维后评估不能只对项目的预期目标进行评估,应综合考虑项目发展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包含项目策划与编制过程、项目执行过程、项目实施效果等全方位的评估,合理评估相关农业资源在全过程的配置效率,才能保证多维后评估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3.2.3 全过程系统性 多维后评估从多维和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丰富完善后评估理论体系,结合多维后评估的核心理论、支撑理论等,系统构建多维后评估理论体系,其过程具有全面系统性;同时多维后评估涉及多个部门、多个产业门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作,必须按照系统论的方法合理调配相关资源,进行统筹综合考虑。

3.2.4 总结前瞻性 需要对项目评估之前已发生的与项目密切相关的所有事情进行系统的总结性阐述,系统阐述项目建设的有效性及农业资源优化配置成效,通过构建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筛选合适的评估方法与构建相应的评估模型[2]。为了更好地为部门决策提供参考,更好地指导生产实践,需要对项目编制的过程、项目执行的过程、项目实施的效果等多方面进行总结性评估,提出有前瞻性的调整优化措施。

3.2.5 多重实效性 多维后评估的评估对象具有多目标性,其评估结论显然也具有多目标性;同时多维后评估是对项目编制—执行—成效等全过程进行系统性评估,系统阐述项目实施存在问题并剖析其原因,项目目标完成程度、重点项目与保障措施落实情况,同时提出项目调整优化与资源合理配置的前瞻性建议,为指导部门科学决策与生产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其作用具备多重实效性。

4 多维后评估理论与方法技术体系

4.1 理论体系

4.1.1 核心理论 (1)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动态管理理论。项目多维后评估是反馈控制法这一理论在项目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比较项目制定的过程、执行的过程、执行的结果和预期的目标,方便进行下一步的决策;任何项目都不是静止的,项目时刻处于不断地动态变化过程中,要从动态发展角度实现对环境资源的永续利用、代际公平等,在原有资源配置的基础上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现实与深远意义[3]。(2)系统工程理论。多维后评估方法是根据活动或项目的生命周期划分成为若干个阶段,由于各个阶段的工作重点有所不同,评估内容与方法也有所区别,根据不同评估阶段的评估内容和方法分别对每一个阶段进行评估。按照系统工程的思想,活动或项目本身作为一个大的开放的动态系统,与外部环境进行信息交换及资源和技术的输入,通过实施完成,最后向外界输出产品;同时活动或项目系统的各项状态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而产生动态变化。这个动态系统包括项目的全过程,主要包括活动或项目制定、活动或项目执行、活动或项目实施效果等方面。活动或项目实施全过程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不能将其孤立地切割成几个部分,而要从系统的观点来进行活动或项目的后评估。

4.1.2 支撑理论 (1)公共治理理论。该理论对政府应付各种繁琐事务不作要求,但要求政府做自己应做和能做的事。该理论对于完善和改进政府治理能力,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为政府提供社会服务方式转变增加了新的视角[4]。借鉴公共治理理论,建设公共治理体系,聘请独立于政府之外的第三方,对相关活动或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估,为活动或项目下一阶段的实施调整优化或终止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为合理调配相关农业资源促进活动或项目的调整优化提供支撑。(2)反馈控制理论。反馈控制理论是指在反馈控制的系统中,控制装置对被控制的对象施加控制作用,并收集反馈信息,不断修正被控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偏差,从而实现对被控制的对象进行控制的任务。将活动或项目系统划分为输入、执行、输出和反馈等4种基本要素[5]。其中,输入表现为诸如资金、技术、人力等资源的投入;执行表现为实施过程;输出表现为投产后的产品;反馈则表现为对产品进行的分析研究,反馈到输入中,以对今后的活动或项目投入产生影响。为保证经济的良性循環和农业资源高效持续配置,在对活动或项目管理中,应具体应用反馈控制理论做好项目的后评估工作,对活动或项目制定的过程、运行的过程进行监控,对其演变或后续发展做出分析判断,以实现管理的科学化[6]。

4.2 方法体系

4.2.1 通用方法 (1)逻辑框架分析法。该方法以待解决的问题为基础,逐级向上推断影响或后果,逐层向下分析根本原因,最终得出“问题树”;将“问题树”描绘的因果关系转换为手段-目标关系,得到“目标树”;通过“规划矩阵”,按宏观目标、具体目标、产出成果和投入的层次,归纳目标及其因果关系。通过确立目标与投入、产出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进一步分析效率、效果、影响和持续性等[7]。(2)综合评估法。该方法由第三方专业信用评估机构以定性及定量的分析,对评估对象做出整体性的评价。通过列出多维度的评价因素,并用同一标准进行量化,使各评价指标具有可比性。该方法是在各专项评估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结论性意见的评估方法。该方法既可以在各层级评估的基础上,谋求整体功能的优化,亦可以从不同观察角度中得出结论[8]。包括层次分析法、相对差距和法、主成分分析法、TOPSIS法、德尔菲法、人工神经网络法、蒙特卡洛模拟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度管理聚类法等方法[9]。(3)市场法。市场法通过被评估资产与类似资产的异同比较,从而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的一种资产评估方法[10]。随着社会经济的完善,该方法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资产评估方法。使用该方法进行资产评估,主要包括市场调查并选择参照物;因素比较来调整差异;根据结果进行综合定价。按照评估对象与参照物的近似程度,该方法的包括直接比较法、间接比较法两大类[11]。(4)信息调查法。信息调查法是多维后评估中一类获得评估所需信息的方法的统称[12]。信息调查法通过各类调查、查询或问答等手段,获得第一手的定性资料和定量数据,或者获得第二手统计资料,以及获取项目参与利益各方、专家的观点看法等,从而为后评估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具体而言,信息调查法可以分为资料查阅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讨论会法、相关单位或人员访谈法、现场调查法、电话调查法、互联网调查法等[13]。

4.2.2 专用方法 (1)定性经验评估法。定性经验评估法是用语言描述形式以及哲学思辨、逻辑分析揭示被评估对象特征的信息分析和处理的方法。其目的是把握事物的规定性,形成对被评估对象完整的看法[14]。定性经验评估强调观察、分析、归纳与描述。定性经验评估法主要包括调查分析法、历史周期分析与发展趋势外推法、相似推断法、因果分析法、专项调查法、专家意见法、用户意见法等方法。为进行设计方案的综合评价以及多方案的比选,宜采用数学处理方法对定性经验评估所得的结果进行量化处理,即定性经验评估定量化[15]。(2)定量模型评估法。该方法基于数据统计来建立数学模型,通过计算分析对象的各项数值来评估的一种方法,与定性分析评估相对应[16]。定量模型评估法主要包括时间序列外推趋势预测法、回归模型及相关关系预测法、马尔科夫预测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预测法及组合预测、综合效益评估法、系统分析法、统计数据分析推断等方法[17]。(3)对比法。该方法通过对比实际数与基数,分析二者之间的差异,借以了解问题。对比法是将活动或项目执行前后或是否执行的有关情况进行比较,用于衡量项目实施效果与价值的分析法,可以定性描述也可以定量说明[18]。定性与定量的结合可以使项目执行前后的改变易于理解,帮助项目利益相关方了解项目实施的效果。对比分析法根据分析的特殊需要分为相对数比较和绝对数比较。

4.3 技术体系

技术体系主要由多维后评估传统技术和多维地理信息技术组装配套而成。其中多维后评估传统技术主要包括人工调查法、电话调查法、手工制图技术等;多维地理信息技术主要包括5S技术、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互联网技术等。

5 多维后评估思路与评估难点

5.1 评估思路

按照生态循环型生命周期——系统论的方法,把多维后评估纳入农业资源多维优化配置信息化共享管理平台,作为其循环系统、管理决策支持体系的子系统,在子系统中设置农业规划多维后评估、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多维后评估、农业政策多维后评估等模块,实现子系统与模块、子系统与循环系统及其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无缝对接与高度融合;利用多维地理信息技术,构建符合项目实际需求的基础空间数据库,采取数字沙盘动态虚拟推演评估方案,实现评估各方的良性互动、全过程的信息化、全景化、仿真化的动态展示与数字化管理。

多维后评估作为农业资源多维优化配置循环系统、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子系统,与农业资源优化配置紧密相关,通过构建符合要求的农业多维后评估体系,重点对农业规划多维后评估、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多维后评估、农业政策多维后评估进行系统、客观分析与评估。系统分析现行已实施的农业规划、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农业政策的编制过程是否合法合规,执行过程是否落实了相关保障措施与构建了有效的管理机制,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及相关主要指标的实现程度,进而提出科学合理的评估结论与建议等,最终形成各自的多维后评估报告,为项目单位或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5.2 评估难点

5.2.1 真实还原后评估对象编制实施过程当时场景并客观公正评估 首先,由于后评估技术单位与项目编制技术单位分属不同的单位,技术单位之间存在专业知识背景的差异,后评估单位不可能完全理解项目编制技术单位的整体思路;其次,后评估与项目编制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后评估单位很难真实还原项目编制实施过程的当时场景。尽管专业背景存在差异、真实还原项目编制实施场景有难度,但通过搜集所有与项目编制、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的相关资料,系统整理与科学分析,充分了解项目编制单位的总体思路、主要技术手段与编制方法、区域地方政府与主管部门及其相關部门的初步想法等等,尽最大努力争取还原项目编制实施过程的真实场景,保证后评估客观公正。

5.2.2 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与遴选评估方法 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以及评估方法是开展农业多维后评估工作的核心,评估指标体系以及评估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影响后评估的结果。因此,在开展农业资源优化配置的多维后评估前,应全面地了解项目生命期全过程,坚持“简洁明了与因地制宜、全面保护和发展、数据准确可获取”三大原则,客观系统的确定评估指标体系,遴选合适的评估方法,保证后评估的合理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彭雪君. 水资源论证后评估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D].武汉:长江科学院,2014.

[2] 刘乾进. 路桥投资项目后评价反馈机制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25):195.

[3] 刘秀荣. 高等教育投资项目后评估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7.

[4] 何永浪,吴宗法. 发展结果导向的公共项目管理模式及方法研究[J]. 经济论坛,2009(23):10-13.

[5] 景丽星. 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粮食储备库的投资分析[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6] 宫 文. 接替资源找矿对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影响分析[D]. 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

[7] 金 江. 现代物流企业价值评估方法选择与模型构建[J].科技经济市场,2010(7):95-96.

[8] 何 灵,赵建娜. 基于综合评估法的电网企业物资招标评标方法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36-39.

[9] 吴宗法,马振鹏,孟秀焕.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公共项目绩效评价模型研究:以发展结果为导向的理论框架构建[J].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5,12(1):85-94.

[10] 姚 捷. 上海重大项目后评估方式[J].上海经济,2005(3):34-36.

[11] 郭少军. 治理理论对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启示:以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价值工程,2016,35(9):181-183.

[12] 井瑞祥. 水利工程项目评标方法研究[J]. 内江科技,2011,32(1):18,13.

[13] 梁大伟. 智慧社区安全防范风险评估方法研究[J]. 信息系统工程,2018(1):81-82.

[14] 温晓玲. 关于科技项目评估的几点思考[J]. 技术与市场,2008,15(2):38-40.

[15] 许 暖,沈 波,王 欢,等. 基于熵权法的信息安全健康度评价模型[J].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3):32-36.

[16] 马 磊,乔芳丽,张青山. 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定量研究[J]. 经营与管理,2011(8):86-88.

[17] 夏佐铎,姚书振,余瑞祥. 地质调查项目社会评价分析[J]. 中国矿业,2003,12(2): 19-20.

[18] 唐 伟,朱玉洁,王 喆. 气象现代化区域发展水平评估实证研究[J].阅江学刊,2018,10(3):31-39.

(责任编辑:高国赋)

猜你喜欢
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进一步探究与归纳得到的结论
Stolz定理及其应用探究
一道解析几何题的分析与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一道圆锥曲线试题的探究
一类概率模型的探究与应用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