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颖
【摘要】目的 观察新生儿科实施优质护理的疗效评价。方法 选取2019年06月~2019年12月期间于我院新生儿科出生的婴儿10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務,对两组婴儿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临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1.满意度调查表:新生儿出院前对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观察组总体满意率为100%(50/50),对照组总体满意率为84.0%(42/50),观察组满意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观察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降低新生儿不良事件情况的发生,可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优质护理;婴儿;新生儿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1..01
新生儿指婴儿从分娩出生后到不满28天的婴儿。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人民群众健康意识的提升,新生儿科的护理工作被越来越多的重视。新生儿科收治的婴儿多为早产儿,因此较足月胎儿身体更为弱小,更容易出现临床并发症。新生儿家长由于医学知识的缺乏,对新生儿的科学护理方式相对不够了解,无法彻底保证新生儿的护理质量[1]。我院新生儿科开展优质服务工程,改革之前传统单一的护理模式,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06月~2019年12月期间于我院新生儿科出生的婴儿10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男婴27例,女婴23例,孕周为35~42周,平均孕周为(38.7±2.6)周;对照组男婴26例,女婴24例,孕周为36~43周,平均孕周为(38.3±2.8)周。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具体内容:严格遵守我院新生儿科医嘱,并给予常规治疗性护理操作。责任护士需仔细观察新生儿病情变化,并记录好相关的医学记录数据。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具体内容为:1.完善科室规章制度:依据之前总结的经验及教训,规范新生儿科的护理操作流程,完善护理常规,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将制度修订成册并配备相应的操作视频,置于护理示教室内,便于护士工作查阅;2.坚持以“患儿为中心”的工作理念,任何护理及操作的环节都需以患儿的实际病情为出发点,选择最为适宜的方法及时机进行操作;3.改善与婴儿家属的常规沟通模式,责任护士与婴儿家属进行密切沟通,了解家属的心理状态,解答家属的疑惑,对婴儿家属进行心理疏导,使其清楚治疗的流程,消除其对于治疗的紧张情绪;4.给予新生儿亲子护理:护理人员需与新生儿进行适当的互动,并对新生儿家属进行指导,以科学的触摸、拥抱等方式接近新生儿,从而加强新生儿与家人的有效交流,降低新生儿恐惧不安的不良情绪;5.给予新生儿合理饮食护理:医护人员指导和鼓励产妇尽早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并告知家属母乳喂养的优势和合理姿势;6.新生儿出院时制订个体化护理计划,叮嘱家属需要掌握的护理知识,建立出院后定期随访护理服务,了解新生儿的发育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并予以纠正。
1.3 观察指标
(1)新生儿出院前行对其家属发放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
(2)对新生患儿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臀红、输液液体渗漏及留置针滑脱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课题数据收集后,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2.1 满意度调查比较
新生儿出院前对其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观察组总体满意率为100%(50/50),对照组总体满意率为84.0%(42/50),观察组满意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 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出现臀红1例,发生率为2%(1/50);输液液体渗3例,发生率为6%(3/50);留置针滑脱1例,发生率为2%(1/50)。对照组新生儿出现臀红8例,发生率为16%(8/50),输液液体渗10例,发生率为20%(10/50),留置针滑脱9例,发生率为18%(9/50)。观察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
3 讨 论
新生儿科优质护理服务是医改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新型护理模式的构架[2]。自我科实施优质护理以来,新生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明显加强,由之前的被护理转变为主动积极护理,最大程度的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谢俐萍.新生儿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做法与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2):1515-1516.
[2] 唐万秋,伍娟英.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在护理管理中的实践与作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3):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