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人民至上依法履职行权

2020-09-02 06:53黎堂斌
人大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群众

黎堂斌

2020年5月28日,为期7天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胜利闭幕。这次会议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召开的,意义非同寻常,既向世界发出了中国有效控制疫情的有力信号,又明确了今后一个阶段的发展思路和具体举措,更彰显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决心。

大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将首次“下团组”安排在内蒙古代表团,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行了深刻系统全面论述,共28次提到“人民”,开启了此次大会人民主题的序幕。在之后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和看望全国政协经济界委员时,又一再强调“人民”这一主题。总书记这三次重要讲话,虽然主题不同、内容不同、对象不同,但对党和国家的全局工作、地方和部门的具体工作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既讲出了我们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的大道理,也讲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大情怀;既蕴含着坏事变好事的辩证法,也饱含着危中见机、化危为机的大智慧;既坚持底线思维,也充满底气自信,为我们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重要理念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我们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作为地方人大,要吃透吃准大会的精神实质,切实贯彻落实好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履行好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进一步发挥地方人大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根本利益中的作用。

要抓住以人民为中心这条主线,更好把准大会精神。通过审议此次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两院”工作报告,乃至民法典草案和“港版国安法”决定,可以发现“人民”是贯穿始终的主色彩、总基调,是大会的鲜明特征。2019年,政府工作着眼改善民生福祉,不断提高基本养老、医疗、低保等保障水平,深入推进保障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义务教育学生生活补助人数增加近40%,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109万,贫困发生率降至0.6%,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全国人大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加快民生领域特别是医药卫生立法,为全方位全周期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法律保障;关注老百姓牵肠挂肚的急事难事,督促“一府一委两院”依法正确行使职权,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两院”关注人民群众的揪心事,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下,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各有关部门履职尽责,各方面全力支持,开展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疫情,保障了人民基本生活。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只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当前的难关一定能闯过,中国的发展必将充满希望。

要认清人民性这个本质属性,更好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独特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深刻总结近代以来中国政治生活惨痛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国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运的必然选择。这就决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这个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来实现当家作主。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人大及其常委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忠诚为党分忧、忠实为民代言,有为立法为推进依法治省提供了坚实保障,有力监督为推动决策落实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履职为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作出了有益探索。特别是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各级人大代表挺身而出,充分彰显“人大代表为人民”的深厚情怀和强烈担当。这些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套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的好制度,保证了党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实现了人民享有广泛充分的民主权利,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解放和发展。我们要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的维度,深刻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进一步增强制度自信,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切实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发展好,为改革事业激发更大活力、凝聚更强合力。

要站稳人民至上这个根本立场,更好依法履职行权。人民立场是人大的根本立场,人大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始终不渝的价值追求。要着眼保障群众切身利益推进立法。更加突出民生立法,关注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领域,着眼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某些事项,力争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比如,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前不久通过的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农村公路条例等等,都是为了适应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要围绕解决民生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监督。民生热点难点,往往也是监督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只有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改进监督方式方法,灵活运用多种监督手段,才能持续增强监督的实效性,切实满足群众期盼。比如,江苏省人大常委会针对广大群众关心的生态环境治理问题,上下联动开展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引起了较好反响;首次听取审议年度民生实事工程进展情况报告,督促有关方面将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办实办好,办出民众满意的良好社会效应。要呼应群众重大关切作出决定。重要时刻、危急关头,人大必须体现应有的作为和担当。比如,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临时加开会议,作出《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依法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对全省范围内防控疫情的有关活动及其管理工作作出了规范,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及时有力的法治保障。总之,在履职过程中,我们要时刻站稳人民立场,力争使每一件立法、每一项监督、每一个决定都体现和维护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愿、增进人民福祉,真正做到为人民担当、为人民尽责。

要汇聚人民智慧这个力量源泉,更好改进工作机制。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智慧是推动历史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人大各项工作机制的改进完善,依靠人大代表助力推进,有赖于人民群众献智献策。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人大工作也随之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坚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地改进完善各项工作机制,更好地听取民情民意、汇聚民智民力。要不断健全“两个联系”常态化、制度化机制,堅持“请上来”与“走下去”相结合,确保人大常委会领导与代表特别是固定联系的基层代表做到真联系,取得好效果;坚持经常性联系与发挥履职平台功能相结合,促进代表胸怀人民当好“代言人”、情系百姓当好“贴心人”。要持续完善代表对人大工作的融入机制,做好代表履职服务平台、议案建议办理系统和人大网之间的“信息链”补链扩链工作,把代表的议案建议作为立法监督立项的重要依据,把代表的全程参与作为法规制定和立法监督实施的必经程序,力争把人民群众的智慧通过代表工作有效嵌入人大履职行权的过程之中。要加快建立人大系统信息化工作机制。这次疫情期间,关于改进人大会议形式、建立视频会议机制的呼声很高,全国人大积极回应,在常委会会议和本次代表大会上较好地运用视频会议系统,有力保障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今后,要顺应信息化时代要求,大力整合预算联网监督、法规备案审查、代表履职、议案建议办理等现有各类平台载体,实时快捷地与群众互动,逐步推出信息兼容、功能完善、反应迅捷的“智慧人大”品牌。

(作者单位: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监督协调处)

猜你喜欢
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群众
河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
多让群众咧嘴笑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研究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西宁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