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

2020-09-02 06:54杜家毫
人民论坛 2020年23期
关键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湖南省

杜家毫

【关键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最后一公里  湖南省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步。近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湖南咬定目标、攻坚克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提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番目标,形成了3个万亿级产业、11个千亿级产业和一批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13.6:47.4:39优化为2019年的9.2:37.6:53.2,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8.7%。三大攻坚战取得重要突破,2012-2019年共减少贫困人口747万人,51个贫困县、692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从13.43%降至0.36%,连续两年获评全国脱贫成效考核“综合评价好省份”,十八洞村成为全国精准脱贫样本;实施湘江保护治理“一号重点工程”3个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一江一湖四水”系统联治,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政府债务、金融等领域风险有效防控。城乡融合发展成效显著,交通、能源、水利、信息“四张网”建设加快推进,高速公路覆盖全省98%的人口,高铁通车里程位居全国前列,所有乡镇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水泥(沥青)路;以精细农业为特色的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建设扎实推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57.22%。基本民生保障持续改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基本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和县市二甲公立医院实现全覆盖。与此同时,政治生态和社会生态持续净化,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等方面有了更多获得感。

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冲刺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牵涉到方方面面,但补短板是硬任务”“当前,我们既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跑好‘最后一公里,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今年5月下旬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没有设定GDP增长的量化指标,而是提出“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释放了不因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而放慢全面小康步伐的鲜明信号。湖南将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信心决心,保持定力韧劲,奋力冲刺攻坚,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

从思想行动上对标看齐,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国之大者”装在心中、扛在肩上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全面小康不落一人,是“国之大者”的题中之义。抓紧抓好这个“国之大者”,最根本的是深学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论述,从中明方向、找思路、学方法,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强大动力。

把握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的辩证统一。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首先用小康来诠释中国式现代化。其后,我们党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明确到上世纪末使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系列新要求。立足我国发展从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进程,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赋予了全面小康社会更高的标准、更丰富的内涵,与我们党对小康社会建设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我们要深刻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的辩证统一,更加坚定不移地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

把握战略目标与实践路径的贯通融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个阶段性目标,在时间上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紧密衔接;着眼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着眼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而且更重要的也是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强调“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这些重要论述,融战略安排和战略步骤于一体,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我们要深刻领会把握,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切实把蓝图和目标变为现实。

把握不忘初心与牢记使命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论述,贯穿其中的一个永恒主题就是以人民为中心,集中体现了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总书记多次讲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一个‘数字游戏或‘速度游戏,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目标”;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必须实现,而且必须全面实现,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等等。我们要用心感悟这些重要论述蕴含的强大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自觉从政治担当上、为民情怀上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际行动守初心、担使命。

把握正确认识论与科学方法论的有机结合。注重“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既要求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人口、区域要全面,又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注重补短板与固底板相统一,把握好整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定量分析和定性判断三个关系,抓好脱贫攻坚这个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人群上瞄准老弱病残贫困人口,在区域上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在领域上着力补齐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短板。注重转方式与防风险相统一,既要明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新一轮大干快上,不能靠粗放型发展方式、靠强有力刺激抬高速度实现“两个翻番”,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動;又要增强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如果发生重大风险又扛不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就可能被迫中断。我们要深入理解把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战略战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从短板弱项上精准发力,抓实抓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阶段工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抓短板,不是看尖端到哪里,而是要看基础水平线在哪里,看基础水平线能不能达到小康。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既要着眼“小康”提升发展水平,也要立足“全面”增强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避免短板弱项影响既定目标实现。

牢牢稳住经济基本盘。紧紧扭住新发展理念推动发展,把注意力集中到解决各种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上来,下大力补齐我省县域经济、区域协调、城乡统筹、产业发展等方面短板,使全面小康建立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之上。主动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认真落实援企纾困举措,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松劲、不停步。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把扩大投资与提振消费结合起来,加大对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老旧小区改造等投资力度,通过增加公共消费、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推动电商向农村拓展等方式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持续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坚定不移抓产业、强实体,推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制造业集群发展,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5G与大数据等新业态新模式,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培育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外部环境越复杂,做好自己的事就越重要。只要我们把经济基本盘稳住稳好,把发展第一要务抓紧抓好,就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三大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经关口,能不能打赢打好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关系到我省开启基本现代化建设有一个什么样的开局。始终强化底线思维,紧盯地方政府债务、金融、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市县“三保”等领域加强风险防控,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以“一江一湖四水”为主战场,久久为功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着力解决突出环境污染问题。当前全省仍有近20万贫困人口未脱贫、近20万脱贫不稳定人口和边缘人口,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扶贫项目开工建设、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扶贫产业发展等带来不利影响,一些贫困人口返贫致贫风险增大,更加需要拿出顽强意志、精准战法。坚持“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标准,锁定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组织精锐力量强力帮扶、挂牌督办、打好歼灭战,攻克最后的深度贫困堡垒。以迎接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问题整改专项督查和扶贫成效考核为推动,一项一项查漏补缺,一户一户对账销号,确保“全面脱贫、不落一人”。强化“五个一批”“六个精准”措施落实,建好扶贫车间,增强产业就业扶贫可持续性,加大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稳住和巩固脱贫成果。健全和执行好返贫人口监测帮扶机制,加强对不稳定户、边缘户以及因疫情和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的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及时预警、及时帮扶。总书记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攻坚不仅要立足当前决战决胜,更要着眼长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形成农村良性发展格局。

用好改革开放关键招。改革开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也是破解小康路上各种矛盾困难的关键一招。突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一体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十九届四中全会部署的改革任务,推动各项改革任务、制度建设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目标聚焦,向构建发展新体制聚焦,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牢牢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强化创新对经济发展支撑作用,把结构性去产能与系统性优产能、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结合起来,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持续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提升国企国资、财税金融等领域改革成效,破除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体制机制障碍,更好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用好中非经贸博览会、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平台,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复制推广自由贸易区做法,完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吸引更多国内外大企业、大项目落户湖南。随着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深入实施,这些年湖南与国际市场联系更加紧密,这次境外疫情蔓延和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影响正在凸显。只有着力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坚持用改革开放办法稳就业、保民生、促消费,才能走出一条有效应对冲击、实现良性循环的新路子。

兜牢织密民生保障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在同老百姓见面、对账,关键看老百姓的现实获得感,看群众是不是看病不再愁了、上学不再难了、养老有依靠了、舌尖上的安全有保障了。无论什么时候都应把以人民为中心贯穿始终,认真抓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工作,实实在在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群众享公平。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坚持减负稳岗扩就业多管齐下,分类指导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把全面小康体现在稳定就业、增加收入上。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强化低保和救助兜底保障,对城乡困难家庭应保尽保,对因灾因病因残遭遇暂时困难的人员实施救助,做到凡困必帮、有难必救。以“全面小康决胜年”为抓手,扎实推动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安全饮水、公共服务、危房改造、通组道路“六覆盖”工作,搞好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微建设”“微服务”,让全面小康成果普惠寻常百姓家。聚焦这次疫情防控暴露出来的短板弱项,坚持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提升全面小康整体性。全面小康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必须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不能长的很长、短的很短。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以文化小康助推全面小康。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特别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需要,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加快法治湖南建设步伐,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湖南,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从组织领导上狠抓落实,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证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必须兑现的军令状。越到最后越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团结引领全省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实干作风和社会动员,形成决战决胜的磅礴力量。

压实责任强担当。全面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主体责任,坚持“一把手”抓、抓“一把手”,层层传导知责明责、履责尽责压力,示范带动广大干部尽锐出战、担当作为。贫困县脱贫奔小康任务艰巨,要严格落实“四個不摘”要求,坚定不移稳队伍、稳人心、稳干劲;县委书记应胸怀大局、靠前指挥,发挥好“一线总指挥”作用。各级党委、政府组成部门应根据职能职责,细化分类指导、差异化支持政策,抓好中央和省委制定的本系统政策措施落实落地。注重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对表现突出的干部大力褒奖、大胆使用,对不担当不作为、失职渎职的干部严肃问责。

改进作风求实效。全面小康等不来、要不来,唯有干出来。大力倡导重实干、讲实绩的鲜明导向,引导各级干部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真正扑下身子抓落实,心无旁骛干事业,以优良作风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坚持从严从实、精准精细,驰而不息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让干部手脚从无谓事务中解脱出来。准确把握好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关系,既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又防止急躁抢跑、吊高胃口,在数字上层层算账、层层报账甚至弄虚作假。

广泛动员聚合力。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两方面力量作用,引领市场、社会协同发力,广泛开展“户帮户亲帮亲、互助脱贫奔小康”、民营企业“万企帮万村”等行动,形成全社会共建共享全面小康的格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靠群众参与,也要靠群众监督。坚持群众主体地位,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听真话、察实情,把评判的尺子交给群众,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切实把人民群众积极性调动起来、创造性释放出来。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着力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责编/常妍    美编/宋扬

猜你喜欢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湖南省
爱上写信的大树
党的100年
发生逻辑、哲学意蕴与当代价值: “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多维透视
如何有效发挥离退休干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实施“十个全覆盖”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农村文化建设思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农村文化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