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诗学中重塑地域历史与文明

2020-09-02 06:34刘波
散文诗 2020年6期
关键词:小沙弥散文诗文明

刘波

之前读阳飏的作品,我看出他喜在诗中钩沉历史,这是一种古典爱好,也是诗人的美学。历史是理性的,我们似應更多地以寻求真相的目的来切入其内核,当然,这是历史学家的专业。对于文学来说,历史也是可演绎的,小说是运用最多的体裁,而散文诗如何对接历史,还真是一个挑战。阳飏的定位并不复杂,他写下的这一组《甘肃:史与事》,不仅仅局限于历史片断的再现,而是撷取与甘肃这一独特地域有关的历史物事,进行了一种诗化的重塑。

与很多纯粹的历史抒情不一样的是,阳飏没有将此题材直接处理成严格分行顿挫的诗歌,他选择以散文诗来容纳历史的烟尘,重叙远古文明的遗产。由故事进入那些人物和事件,就不至于将历史写得只剩下线性的时间和空洞的概念。史在事中,方见生动;而以事见史,可在时间与空间的转换中保持历史的真实和主体性。在《黄河古象》中,对于大象这动物,阳飏一直从远古讲到清代,简单的勾勒皆通过一个个场景来串联起大象之演变的整体。它作为景观的有用,见证了整个华夏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最后回到了当下对黄河古象的凭吊,“让我的想象踩着桥一样的象牙从马莲河的这边散步到那边”。诗人的落脚之处在于唤醒绵延不绝的生命意识,那些景观和遗址,无不与人有关,人并非要征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但人创造的文明,经由这些“风景”来保存和延续,这本身就是阳飏写下这些文字的初衷。

如果要追问阳飏何以重新发现这些历史的变体,我想除了语言创造的动力,很大可能还是基于对遗忘的抵抗。他写礼县秦公簋的传奇故事,写齐家坪遗址,写《西狭颂》摩崖碑刻,写唐代天水籍画家“大小李将军”,这些地方历史遗迹虽然被呼吁要保护,但还是离我们越来越远,而我们对这些文明也相对陌生,这可能就是历史的宿命,然而,我们对待历史的态度正折射出了人类善于遗忘的本性。唯有如实地记录,可让历史成为引领我们反思与求索的思想源泉,成为我们不断靠近内心的美学实践,这些可能不是阳飏预设的写作目标,但他以娓娓道来的文字印证了历史的启蒙之意。“簋更像是大腹便便的文官。秦公簋一口气念了篇一百多字的铭文。古文字拗口,连续念30遍始觉典雅”(《礼县秦公簋的传奇故事》)。拟人的描绘中,古代祭器中的极品获得了美学修复,它不仅是艺术的瑰宝,也是文明的象征。阳飏的这种历史书写,立足于史实,没有过多地停留于细节的叙事,他所要体现的还是历史的气息,修辞上虽趋于古雅和精练,但透过表象的罗列,仍然呼应着现代性的历史书写范式。

由此,我也读到了理性背后的某种神秘感,阳飏不需要像科学家和历史学人那样精准地定义这些文明遗迹,他以多向度的视野参与对其审美价值的重建,为它们在文学地理学的意义上确立了自身的丰富性。他在书写《中国邮政标志“驿使图”》时,对于甘肃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驿使图”作了清晰的梳理,从汉代到唐代,从宋代到清代,驿使骑马疾驶,越跑越快,诗人还对唐代杨贵妃吃荔枝要驿使赶路送达作了丰富的联想,“安史之乱逃亡的唐玄宗再一次想起荔枝牙疼肚子疼,跳胡腾舞旋转如风的大胖子安禄山蛔虫一样,在唐帝国的肠子里蠕动着”。历史的漫画化并不一定是真要还原当时的现场,在说明和陈述性的文字之外,这恰恰可能是阳飏在散文诗里要完成的文学铺陈,否则,它很可能就变成了单纯的“事件的分行”。在《仇池国,及杨大眼》中,诗人戏剧化地讲述了仇池国和将军杨大眼的奇闻轶事。在“乱世枭雄者圈地称王”的背景之下,杨大眼“其眼大如车轮”的奇异形象呼之欲出,他让小儿停止啼哭,以强力获得“军主”之位,其显赫一生的事迹都记录在书法史上的北魏名碑《杨大眼造像记》之中,对此诗人写道:“西汉水,溯河而上顺流而下的人,骑着马儿,带着他们的铜剑远去。他们会去涉另一条河,依旧带着他们的铜剑。/这些落日下的身影,始终与西汉水缠绕在一起。”历史在人物远去后逐渐定格为一幅幅沧海桑田的画卷,诗人要留下的,就是“西汉水”和流逝岁月交织的倒影,这些唯美的图景表征了历史的存在与其当代回响。

无论如何,诗最终还是要回到文学的体验中,因为过分拘泥于史,就丧失了以这种方式书写的意义,其价值正在于语言世界内的历史形象的再造。阳陋在写天水麦积山小沙弥时,为历史劈开了一道透亮的缝隙,让文明之光照射进来。他是如何为小沙弥素描画像的呢?“细眯的双眼,嘴角上的微笑。这尊北魏133窟的小沙弥造像,亦如一个面对老师的学生”(《天水麦积山小沙弥》)。一场仰望的观看,勾起了无数令人难忘的场景。当思绪被拉回到记忆中时,历史也必须回到当下,回到具体的个人,就像他在写华夏第一县甘谷时,甘谷一汉墓曾出土盛有半壶酒的青铜壶,穿越千年的酒,让诗人羡慕起周代“酒人”之职,遂感慨道:“天天闻着酒香,微微醺,真好。”这才是鲜活的人生,无需过多渲染,所有的生动、快意与美感尽藏字里行间。

生活是至高的历史,也是最大的现实,再多的美化和虚构,都不足以让历史在真相的层面上获得勃勃生机,如同阳飏在参观平川瓷窑遗址且用了很多比喻后所言,“放弃所有关于瓷器的比喻”。我们进入历史的语境,最终还是要走出来,回到个体生命的当下,接受现实的检验和洗礼。在阳飏的散文诗中,历史和现实的对接,是要以史为鉴吗?他可能并无此意,只是回溯历史,难免要以当下作为参照,唯有如此,那丰沛的历史才是我们生活和思考的镜像。我们在阅读这一组历史镜像时,于古雅语言的接受中,又获得了一种“诗与思”的超越和升华之美。

猜你喜欢
小沙弥散文诗文明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散文诗八骏
神从不担心自己
对不文明说“不”
一尺为戒
文明歌
一尺为戒
老沙弥与小沙弥